海軍廣場街道
海軍廣場街道,隸屬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地處中山區的東北部,東、北兩面臨黃海,南與老虎灘街道相隔,西面與青泥窪橋街道、人民路街道相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千米,總面積6.4平方千米。[1]
民國四年至民國十七年(1915~1928年),逐步屬市街區,設東山、汐見、大江、日出、初瀨等町。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3月,建七星、春德、丘家屯、老虎屯、春華、春生、學士、春和東、春和西坊公所。1953年7月,坊改居民委員會。1954年1月,居民委員會改街道辦事處。1959年2月,春德、華樂、春海、春和街道合併為春海街道。1968年9月後,春海街道先後改春海街道革命委員會、春海公社革命委員會,春和街道先後改為迎新街道革命委員會、迎新公社革命委員會。1978年6月,恢復春海、春和街道。2004年,春海、春和2街道合併為海軍廣場街道。2011年末,海軍廣場街道轄區總人口60352人。截至2020年6月,海軍廣場街道轄9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勤儉街59號。
2011年末,海軍廣場街道有商業網點1200個,職工6500人。
中文名:海軍廣場街道
外文名:Navy Square Sub-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210202
行政區類別:街道
所屬地區: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
地理位置:中山區東北部
面 積:6.4 km²
下轄地區:9個社區
政府駐地:勤儉街59號
電話區號:0411
郵政區碼:116001
車牌代碼:遼B
人 口:60352人(2011年)
目錄
歷史沿革
沙俄統治時期屬老虎灘區。
日本統治時期屬老虎灘會。
民國四年至民國十七年(1915~1928年),逐步屬市街區,設東山、汐見、大江、日出、初瀨等町。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3月,建七星、春德、丘家屯、老虎屯、春華、春生、學士、春和東、春和西坊公所。
1953年7月,坊改居民委員會。
1954年1月,居民委員會改街道辦事處。
1959年2月,春德、華樂、春海、春和街道合併為春海街道。
1968年9月後,春海街道先後改春海街道革命委員會、春海公社革命委員會,春和街道先後改為迎新街道革命委員會、迎新公社革命委員會。
1978年6月,恢復春海、春和街道。
2004年,春海、春和2街道合併為海軍廣場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海軍廣場街道轄華樂、春景、春山、春德、春海、春和、海軍廣場、港灣、育才9個居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海軍廣場街道轄9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勤儉街59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軍廣場街道地處中山區的東北部,東、北兩面臨黃海,南與老虎灘街道相隔,西面與青泥窪橋街道、人民路街道相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千米,總面積6.4平方千米。
人口
截至2010年末,海軍廣場街道戶籍人口63213人。
2011年末,海軍廣場街道轄區總人口60352人。另有流動人口17000人。總人口中,男性26130人,占43.3%;女性34222人,占56.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91萬人,占98.0%;有回、滿、朝鮮、蒙古、土家、維吾爾、藏、苗、壯9個少數民族,共1207人,占2.0%。2011年,人口出生率0.08‰,人口死亡率0.06‰,人口自然增長率0.0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430人。
經濟
2011年末,海軍廣場街道有商業網點1200個,職工6500人。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海軍廣場街道有文化站10個,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0個,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藏書10000冊;檔案室1個,建築面積100平方米。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海軍廣場街道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900人,專任教師150人;小學3所,在校生1200人,專任教師12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00人,專任教師11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海軍廣場街道有衛生院3所。專業衛生人員60人。
體育事業
2011年末,海軍廣場街道有體育社團3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50人。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羽毛球、老年人健身球、排球等。95%的城市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85.6%。
社會保障
2011年,海軍廣場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71戶,人數1186人,支出4379萬元;城市醫療救助3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共支出12.9萬元,比上年增長32.3%。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10人,接收軍隊離退休幹部1人,接收無軍籍職工52人。
視頻
海軍廣場街道的領導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