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浮泥是中國生態學一個名詞術語。

中華文化,亦稱 華夏文化[1]、 漢文化,是指以中原文化為基礎不斷演化、發展而成的中國特有文化。歷經千年以上的時間歷史演變,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2]

目錄

名詞解釋

浮泥的定義,主要以含沙量或密度為判別參數,並結合流變特性進行界定, 即以流變模型由中頓流體轉為賓漢流體時為浮泥的下限,當浮泥的流動性明顯消失,流變參數隨浮泥重度的增大而明顯加大時為浮泥的上限。另外還有學者綜合考慮流變特性,平衡坡度、絮凝結構、界面波等因素來確定浮泥的界限。但不同學者採用的標準不同,為便於描述,按浮泥是否流動作為劃分依據,將其簡單劃分為流動型和穩定型浮泥兩大類。

一足流動塑浮泥,文獻認為蛣沙濃度介於3〜30 kg/ 時,絮凝沉速達到最大約為1〜10mm/s,當懸沙濃度進一步增加時沉速卻迅速減小,在濃度約為 50〜100 kg/ 時沉速變得很小趨於0,此時粘度遠大於純水的粘度,但尚可以流 動,而稱為浮泥:當濃度大於50〜100kg/ (轉化為密度,約為1030〜1060kg/ ) 時,粘度己經足夠大到阻止其發生流動,儘管其可沿足夠陡的斜坡向下以蠕動的粘性流運動。文獻認為當粘性泥沙濃度超過凝聚點(gellingpoint)即10〜100 kg/ 時,稱為浮泥。其表現出明顯的非牛頓體,要麼穩定要麼以層流方式流動, 而且其動力與上層水流關係不大。因此這些文獻中定義能夠流動的浮泥,密度約 為1030〜1060kg/ ,粘度較小。

二足穩定型浮泥,而更多的文獻界定的浮泥對應的含沙量要遠大於100 kg/ ,綜合國內外的成果界萣浮泥為1030 (1030-1100)〜1250 (1200-1300) kg/ 。特別地,國內研究人員定義的浮泥大多為穩定狀態。

針對浮泥的形成原因及條件,已取得了較為一致的認識 浮泥的形成主要為細顆粒泥沙懸揚後,隨水流運移到航道或掩護區而落淤,粘性土迠沙在沉降過程中,由於絮凝作用,使得泥沙顆粒形成絮凝顆粒,到一定濃度後絮凝顆粒聚 集成蜂窩狀高含沙絮團結構,並與上層水體間出現清晰界面,當濃度大到足以改變流變特性時,懸浮物將變成浮泥:或者海床表層淤泥軟化後在水平方向發生流 動後聚集在一起,或者具有一定坡度的海灘、航槽邊坡或峽谷坡面上的泥沙在大風浪作用下起動後形成高含沙水體然後在重力作用下向坡腳運移匯聚而形成浮泥。總結浮泥產生需具備以下條件:海域的泥沙粒徑細、泥沙來源較為豐富、水 動力較弱、鹽度利於泥沙絮凝沉降等條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