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丘丈人
浮丘是廣州一石,與海珠、海印合稱「廣州三石」。浮丘的得名,是因浮丘公的傳說而來。相傳浮丘公是南海人,在周靈王時,他陪同周太子晉入嵩山修煉。後來,浮丘公至羅浮得道,經常往來廣州西門外。後人指其地叫「浮丘」。[1]
目錄
簡介
浮丘是廣州一石,與海珠、海印合稱「廣州三石」。浮丘的得名,是因浮丘公的傳說而來。相傳浮丘公是南海人,在周靈王時,他陪同周太子晉入嵩山修煉。後來,浮丘公至羅浮得道,經常往來廣州西門外。後人指其地叫「浮丘」,浮丘的山稱之為「浮丘山」,浮丘的石稱之為「浮丘石」。古時文人騷客常常在其地成立「浮丘社」,吟詩作對。據清范瑞昂《粵中見聞》記載:明萬曆年間,學士趙志皋以謫官至粵,在浮丘開浮丘社,與士大夫賦詩,並塑造浮丘丈人、葛稚川二仙人像,供人們祭祀。
相關典故
屈大均(1630-1696年),初名邵龍,字翁山。廣東番禺茭塘人,出生於明清鼎革之際,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氣節的著名詩人、學者,被稱為明末清初詩壇「嶺南三大家」之第一人。屈大均出生於南海縣西場(即今之廣州西場),少年時期居住在廣州撒金巷(今廣州積金巷),浮丘山就在撒金巷附近。古老繁華的撒金巷附近流傳着很多傳說。屈大均在《西園》一詩中有「少小撒金仙巷住,仙人精舍傍芙蓉」的描述;在《答伍鍊師》詩中又寫道:「予幼好吹笙,吹笙作鳳鳴;浮丘垂玉手,相接上層城。」屈大均幼年所受民間傳說的有益涵養,在他後來的反清鬥爭和詩詞創作中發揮了相當積極的作用。屈大均幼時聰明活潑,數就珊瑚井旁嬉戲為謠。他從小聽歌謠、唱歌謠並創作歌謠。《浮丘謠》是他流傳下來最早的詩歌作品,一共只有三句:浮丘叔、浮丘丈人同一目撒豆成金人不知肩上珊瑚擔一束。
相傳浮丘丈人和浮丘叔兩人合共只有一隻眼睛。平日裡,兩人互相攙扶,一起上山打柴,賣柴禾度日,日子過得很艱難。附近的居民很同情他們,經常送一些雜糧給他們。但他們哪裡知道,浮丘丈人和浮丘叔是神仙,裝扮成殘疾人到人間察看善惡。他們得到人們善意的幫助後,便以法力報答那些救助過殘疾人的人們。他們背上一袋黃豆,挑上一束禾草,來到這些善良人家的門前,向屋內撒一把黃豆,黃豆立即變成金子;又向屋內塞進一把禾草,禾草立即變成珊瑚。撒金巷的得名據說由此而來。
長安君反心早決,假以伐趙為名,領十萬大軍在手,意在和樊於期裡應外合,取孫兒而自代也。趙國聞知吾大秦鐵騎將臨,大懼,三遣使節入咸陽媾和。一旦秦趙言和,長安君再無名據十萬大軍自有。因此,趙國使節三度,皆於途中為長安君所殺。長安君迄今未反者,為王翦、桓齮所阻,胸無勝算,故而遙遙觀望,不敢驟然發難,絕非天良發現,自慚戴罪也。」
昌平君幫腔道:「長安君垂涎王位已久,縱無謠言在先,長安君謀反必也。太后何疑哉!」
華陽太后動情道:「夏太后在日,爾等兄弟曾發誓相扶相持,永不離棄。夏太后西去未遠,言猶在耳,陛下卻已欲取長安君性命,老婦誓死不能從。手足斬斷,不可再續。骨肉相殘,動祖宗之怨,招天下之笑。陛下三思。長安君縱千錯萬錯,陛下為長兄,獨不能慈憐而活之歟?」
華陽太后祭出感情攻勢,嬴政自然不便接招。好在他幫手眾多,落井下石之事,自有旁人代勞。昌平君接話道:「太后想來定然記得,長安君常欲追查先王死因。臣以為,先王英靈已逝,不宜多擾。其中縱有蹊蹺,也不必再究。有些秘密,該當長久沉睡,不為生者觸及。未知太后之意如何?」
華陽太后聞言心中一沉。昌平君話裡有話,隱含威脅。說起來,孝文王之死,她是脫不去干係的。那日,她和孝文王例行房事,孝文王本已酒醉,還硬要竭力索歡,是為雙斧伐柴,不覺馬上風而亡。華陽太后暗想,聽昌平君的意思,明明是在暗指此事。這內宮秘辛,難道他已然知曉?一念及此,華陽太后不由默然。昌文君也站出來發言道:「長安君恃太后之寵,目無今王,妄生不臣之心。太后仁厚寬慈,疼愛幼孫,卻不免為長安君所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