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浪淘沙·其二 劉禹錫

浪淘沙·其二
圖片來自搜狐網

浪淘沙·其二是一首七言絕句。此詩首聯勾勒出一個具體的時空背景;頷聯進一步細化了景象;頸聯筆鋒一轉,打破前兩聯營造的靜謐氛圍;尾聯是整首詩的高潮部分,這一幕生動地展現了自然界的生機與變化。

目錄

原文

劉禹錫〔唐代〕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清淺見瓊砂

無端陌上狂風疾,驚起鴛鴦出浪花。

譯文

洛水橋邊春天的太陽西斜,碧流又清又淺看得見水底的瓊砂。

路上無端颳起急劇的狂風,驚得鴛鴦逃出了水中浪花。

賞析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輕淺見瓊砂。無端陌上狂風急,驚起鴛鴦出浪花。這首詩中用了多個意象。首先是「橋」。其次是「春日」,春日高照猶如沐浴浩蕩的皇恩。「日斜」則意味着恩惠漸少。美如玉的瓊砂沉入水底,有才能的人沒有被任用。平地突起的狂風恰似劉禹錫順利的政治生涯突遭貶謫的厄運。

創作背景

  唐朝自安史之亂後,氣勢頓衰。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才人被外放,憤激之際,怨刺之作應運而生。劉禹錫從京官調到地方官之後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組詩當為劉禹錫後期之作,且非創於一時一地,此詩即為其中之一。據詩中所涉黃河、洛水、汴水、清淮、鸚鵡洲、濯錦江等,或為輾轉於夔州、和州、洛陽等地之作,後編為一組。有學者認為這組詩作於夔州後期,即長慶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貶所所作。

簡析

  《浪淘沙·其二》是一首七言絕句。此詩首聯勾勒出一個具體的時空背景;頷聯進一步細化了景象;頸聯筆鋒一轉,打破前兩聯營造的靜謐氛圍;尾聯是整首詩的高潮部分,這一幕生動地展現了自然界的生機與變化。這首詩敏銳攝取了春日洛水橋邊的生動畫面,語言清麗,生趣盎然,頗堪品讀。

劉禹錫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籍貫河南洛陽,生於河南鄭州滎陽,自述「家本滎上,籍占洛陽」 ,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時期大臣、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