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小院閒窗春已深
浣溪沙·小院閒窗春已深 |
作品名稱: 浣溪沙·小院閒窗春已深 創作年代: 宋代 文學體裁:詞 作者:李清照 |
浣溪沙·小院閒窗春已深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之一。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6年),號易安居士,出生於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1]
目錄
詩詞正文
小院閒窗春已深, 重簾未卷影沉沉。 倚樓無語理瑤琴。
遠岫出雲催薄暮, 細風吹雨弄輕陰。 梨花欲謝恐難禁。
作品賞析
此詞主要是抒發閨怨,但通篇大多是景語,極少情語。詞人惆悵的感情,無聊的意緒,大都浸透在周圍的景物上,通過從室內到室外的景物描寫,逐次展示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起句中的「小院」點明詞中女主人公所在之地。這小院蔭蔽在春色已深、綠樹繁花中,天快黑了,樓上窗子一直閒掩着。庭院中未見人來往,窗欞間沒有燕穿簾,顯得寥廓落漠,真可謂深閨似海。
第二句寫少女身處這深院之中,感到孤零岑寂、悽苦難言,一任簾幕低垂;因是重簾,室內光線暗淡。沉沉,是形容室內深邃。這裡「影沉沉」不是說夕陽投影拉得很長很長,而是說室內陰暗,更覺黑黝黝的。
這兩句中的「小院閒窗」和「重簾未卷」,一是從外面看出的實景,一是就內面見到的現狀,並非兩處,只是一個地方的互文。通過環境描繪,女主人公因春意闌珊、幽閨深邃而產生的孤寂和愁苦統統突現了出來。
上片到了歇拍一句,方始推出人物。在這枯寂愁悶時,少女將是怎樣破岑寂、遣愁懷的呢?她信步走向樓前,憑樓遠眺,希望在開闊的自然景象中尋求一些慰藉。然而卻只見白雲催暮,風雨弄陰;天色轉暗,夜暮將臨,幾乎同自己的陰沉鬱悶的心情一樣,反而增添苦惱,煩悶起來。她開始站在那裡發愣,接着坐下來彈起琴來:「倚樓無語理瑤琴。」這句就是與她無可奈何時希圖擺脫心情苦惱、煩躁不堪的一種下意識動作。事實上詞中女主人並非有意練琴,只不過是藉以破除孤寂,訴說愁懷。所以不像毛熙震《後庭花·鶯啼燕語芳菲節》中的少女「倚闌無語搖輕扇」那樣輕鬆明快,自不及馮延巳(一作歐陽修)《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中的女友「淚眼倚樓頻獨語」那樣淒楚。儘管這樣,但她的閒愁鬱悶終於沒有被琴聲驅走,精神枷鎖,無法解脫。「倚樓無語」形象地寫出了那由愁苦鬱積進而陷於神魂無措的精神狀態。「無語」二字更深切地表達了她的苦澀難言的心情。
過片兩個對句,與前段結語緊密聯繫,是她在樓前所見的實景,從正面揭示愁思之由:「遠岫出雲催薄暮」為遠景。這句是說地面水氣,入夜遇冷而成雲霧,籠罩峰巒,白天經太陽蒸發,逐漸消散,峰巒再現。而山穴中雲氣,日照困難,要到日將落時才冉冉升起。陶淵明《歸去來辭》云:「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就是寫傍晚景象,故云「催薄暮」。薄暮,日將落時之謂。「細風吹雨弄輕陰」為近景,是說傍晚時分,天色漸暗,暮靄沉沉,而微風吹拂,雨花飛濺,好似與輕陰相戲弄,故云「弄輕陰」。 前句中着一「催」字,加速了夜暮降臨;後句中用一「弄」字,使輕陰轉濃,融成一片,天色變黑。既生動,又形象,無異於在愁人心上加蓋了一層厚厚的陰影,愁懷難遣,自不待言。
結句「梨花欲謝恐難禁」是承「春色深」而來,按節候與「梨花落後清明」(晏殊《破陣子·春景》中語)相合。因此以「梨花欲謝」總括環境和景色,以「恐難禁」概述落漠和愁苦。詞中女主人愁思之由,至此道出。出於它,才將細微的景物與幽渺的感情極為巧妙而和諧地結合起來,使由惜春引起難以捕捉的、抽象的愁思就成了可以接觸的具體形象。[2]
作者簡介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3]
主要作品
參考資料
- ↑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 趣歷史網,
- ↑ 「李清照」詩詞全集 浣溪沙·小院閒窗春已深, 詩詞名句網
- ↑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 趣歷史網,
- ↑ 「李清照」詩詞全集 李清照, 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