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渾南區遼寧省瀋陽市的一個市轄區,始建於1964年,時名東陵區,2014年8月更為現名,因大部分轄區在渾河南岸而得名,位於瀋陽市東南部,介於東經123°18'41"至123°48'19"之間,北緯41°36'10"至41°57'54"之間,總面積896.41平方公里,轄15個街道,人口超過41萬。 遼寧省第二大河流渾河蜿蜒境內,轄區南部低山丘陵,世界最大的古隕石群19億年前光顧這裡,轄區北部有棋盤山、植物園等。 渾南區是聯接瀋陽與遼寧中部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樞紐,瀋陽桃仙國際機場位於境內,瀋撫高速公路、瀋丹高速公路、沈鐵高速公路、瀋陽繞城高速公路、大二環路以及長大鐵路、瀋撫鐵路、瀋丹鐵路貫穿境內。

2016年,渾南區實現GDP33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48元,位列瀋陽市區縣第三名。

渾南區是瀋陽市改革開放特別試驗區,也是瀋陽市改革開放的窗口。

2016年5月,被國務院確立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

目錄

建置沿革

1964年始建東陵區,因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寢——福陵坐落於境內而得名。

東陵區是由當時的大東區瀋河區和平區三個區所屬的14個農村人民公社組成的近郊區,次年又併入蘇家屯區所屬的三個人民公社,遂擴展成瀋陽市轄區中面積最大的區,區域面積約913平方公里。

1988年5月,建立瀋陽市南湖科技開發區,位於東陵區境內。

2010年2月28日,中共瀋陽市委、市政府決定,將原東陵區渾河以南區域和渾南新區(瀋陽高新區)、航高基地整合為瀋陽市東陵區(渾南新區),東陵區區域面積約600平方公里。東陵區、渾南新區(瀋陽高新區)和航高基地合署辦公。新區實行區政府和功能區「兩級兩制」行政管理體制,形成覆蓋全域的「7+1」發展模式(8個功能區)。功能區設置管理委員會,並在東陵區區委、區政府領導下開展工作,對承擔的工作任務負全責,行使一定的管理權限。

2014年6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批覆同意東陵區更名為渾南區

2014年8月1日,東陵區正式更名為渾南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渾南區共有15個街道,分別為:英達街道、高坎街道、滿堂街道、王濱街道、五三街道、東湖街道、渾河站東街道、營城子街道、汪家街道、深井子街道、白塔街道、桃仙街道、祝家街道、李相街道、望濱街道。

瀋陽市渾南區人民政府駐世紀路13號。

地理環境

渾南區位於中國東北地區中心城市瀋陽市的東南部,介於東經123°18'41"至123°48'19"之間;北緯41°36'10"至41°57'54"之間,地跨渾河、太子河兩個流域,東部和撫順市山水相連;南與蘇家屯接壤;北與瀋北新區毗鄰,位於鐵嶺撫順鞍山本溪、遼陽等遼寧中部城市的中心。

渾南區地處遼東丘陵和下遼河平原過渡帶,境內地形大體由渾河衝擊平原和長白山余脈的低山丘陵所構成,其地勢由西向東逐漸升高。全區境內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最高海拔323米,最低35米。 渾南區溫差較大,四季分明。春季受季風影響,風大雨少,空氣乾燥。夏天炎熱,雨熱同步。秋季日照充足。 渾南區境內主要有渾河、桃仙河、楊官河、張官河、白塔堡河、小沙河、拉古峪河、王濱河等河流,其中渾河為遼寧省第二大河流,由中部斜穿流經域內達45公里長,兩岸分布12條河流,水域面積約占全區面積的7%。

自然資源

渾南區東部山區蘊藏着大量的鐵礦、花崗岩、白泥和優質礦泉水。世界最大的隕石瀋陽古隕石19億年前就客居在饅首山上。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東陵區總人口601489人,其中:泉園街道55591人、南塔街道33501人、豐樂街道44289人、馬官橋街道31746人、東陵街道52536人、輝山街道12086人、高坎子鎮21021人、深井子鎮22465人、白塔堡鎮28123人、祝家屯鎮16687人、英達鎮16805人、桃仙鎮20236人、汪家鎮31165人、古城子鎮20293人、李相鎮13687人、五三鄉59288人、前進鄉41037人、長白鄉25406人、渾河站朝鮮族鄉38091人、滿堂滿族鄉8366人、王濱鄉9070人。

2008年,全區人口出生率為0.937%,比2007年下降0.026個百分點;死亡率為0.543%,比2007年上升0.063個百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94%,比2007年下降0.037個百分點。2008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達81100人,比2007年增加2765人。在總人口中,農業人口40764人,非農業人口40336人。

民族

渾南區以漢族為主,其次人口較多的民族有滿族和朝鮮族。

渾南旅遊景點

渾南區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地域。 區域內存有距今19億年前隕落的世界上最大的古隕石群。並發現有多處史前文化遺址。汪家鎮上下伯官屯、古城子鎮古城子村發現有大範圍的漢魏墓葬群;莫子山有遼代文物出土;白塔堡有明代白塔遺構;朝陽山上的朝陽寺,明萬曆年間已是遼東都司一聞名古剎。清入關之前這裡是就畿之地,域內的天壇、南塔等都是當年的建築。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寢福陵,就建在天柱山南麓,民國以來已闢作東陵公園,是瀋陽的主要名勝之一,東陵區亦因而得名。 瀋陽植物園

 瀋陽植物園,位於瀋陽市東陵區高坎鎮中馬村,被命名為「遼寧省五十大佳景」、「瀋陽市十五大旅遊景觀」和「瀋陽市十大科普教育基地」等光榮稱號的瀋陽植物園,是一座以植物科研、植物科普和植物景觀為主,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觀賞性與知識性、娛樂性為一體的科研、科普基地和旅遊觀光勝地。瀋陽植物園,位於瀋陽市東陵區雙園路301號,西距市內僅十公里。占地面積211公頃。其中,綠地面積196公頃,水面6.5公頃,道路及建築6.9公頃。園址境內山崗起伏、湖水蕩漾、松杉蒼翠、花團錦簇、葉舞藤飛、草坪如鋪、亭台潔雅、飛瀑如練、五光十色,香飄滿園,步移景異,美不勝收。園區匯集和展示東北、西北、華北和內蒙古等地各類植物1700餘種,有些屬於珍稀植物和瀕危植物,是東北地區收集植物種類最多的植物園。豐富多彩的遊藝活動更令人目不暇接、難於盡顧,特別是五十餘座式樣新奇、情趣各異的「遊藝橋」,以及驚險刺激的「攀岩」尤其讓人稱奇叫絕,心馳神往……這裡堪稱是「植物王國」、「遊藝橋天地」、旅遊觀光休閒渡假的佳境。[1]

東陵公園

原名福陵,是清朝開國皇帝清太祖努爾哈赤和皇后葉赫那拉氏的陵寢,因地處瀋陽市之東,所以,通常被稱為「東陵」。福陵始建於1629年,經23年建設,於1651年基本完成,此後康熙、乾隆年間均有增建。新中國成立後,將其闢為公東陵公園

園,使昔日皇家禁地,成為廣大人民群眾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福陵建在距瀋陽城東10公里的天柱山上,這裡地勢雄偉,丘陵起伏,環境清幽,景色壯觀,蒼松翠柏,參天蔥鬱。福陵前臨滔滔渾河水,後倚綿綿天柱山,碧水索繞,青山似拱,萬松疊翠,大殿凌雲,別具一種肅穆之感。

陵寢巧妙地利用山勢布局修築在山巔的一塊平地上,由一百零八蹬石階與山腳相連,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建築形式。遠遠望去,富麗堂皇的紅牆綠瓦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巍峨壯麗的陵園建築匯於湖光山色之中,仿佛一幅山水畫一般。因此,被人們譽為瀋陽八景之—一「天柱排青」。福陵既是皇帝陵寢,自然是塊「風水寶地」。這「風水」的選定還有一則傳說。努爾哈赤駕崩後,為了使子孫後代永遠稱帝,皇太極四處派人尋找埋葬「龍體」的「吉壤」,終於在天柱山下找到了「風水『'。天柱山前臨渾河,後靠大台山,中間一條「興隆嶺」。常言道「兩山夾一崗,輩輩出皇上。」天柱山不僅依山傍水,林木蔥籠,而且山中又有百涌甘泉,泉水清澈甘美,四季滋潤,實在是塊難得的風水寶地。皇太極大喜過望,於是將努爾哈赤的遺骨安葬於此,並廣植松林,大造宮殿,遂有今日秀美的東陵。[2]

交通運輸

渾南區境內的瀋陽桃仙國際機場是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航空港,截至2008年已開通60多條國際國內航線,成為環太平洋地區重要的空中走廊,乘車僅20分鐘。 瀋陽市內主要線路公交車直達渾南區內,境內有瀋大高速公路、瀋撫高速公路、瀋丹高速公路、沈鐵高速公路、瀋陽繞城高速公路以及102國道、大二環路等8個城市道路入口,19條縣級以上公路。

渾南區境內有長大鐵路、瀋撫鐵路、瀋丹鐵路、哈大客運專線、瀋丹客運專線和瀋陽地鐵2號線等鐵路幹線,7個客貨運車站,18條鐵路專用線。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