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語
基本信息
詞彙現象
流行語,作為一種詞彙現象,反映了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在一個時期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和事物。
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流行語,而不同的流行語則作為社會一根敏感的神經,反映出社會的變化。伴隨着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出現了很多新思想、新事物,而"流行語"正是這些新思想、新事物最好的見證。可以說,在中國社會發展的進程中,還沒有哪一個時期能夠湧現出這麼多的流行語,那麼集中、大量地豐富漢語的詞彙。現如今,每一個經過改革開放歲月的中國人,隨口都能說出幾句改革開放的流行語。
細心地體味一下改革開放的流行語,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改革開放,理解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種種進步。[1]
重要意義
"流行語"昭示了人們思想的解放。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摸着石頭過河",到"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發展才是硬道理",看出人們思想的解放和思想解放的程度。曾幾何時,凡是先哲說過的話就不能改變,凡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都不許違背,被小人物的一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攪了個底兒朝上。從此,是真理還是謬誤,不再看是誰說的,而要看是不是能夠經得起實踐的檢驗。至於好與不好的區分,不看你說得如何,也不管你出身貴賤,而只看你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本事--"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同樣,這道理,那道理,不發展就沒道理;這有理,那有理,經濟社會發展不上去就是沒道理。一句話,"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些話,聽起來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可是,回想當初它們是怎樣打破了幾十年、幾百年乃至幾千年思想的禁錮,產生石破天驚的效應,就會發現解放思想是多麼來之不易,多麼值得珍惜。
"流行語"昭示了社會的進步。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提出,到"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標誌着科學重新得到了它應有的地位,標誌着搞建設、辦企業開始注重科學性,不再盲目蠻幹。昔日的動輒"加班加點"、"大會戰"、"為節日獻禮"等只求數量不講質量、違背科學的舉動開始為科學精神讓路。"和諧社會"、"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更是為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定下了科學的基調。這些流行語告訴人們,科學的、協調的、可持續的發展才是向好的方向發展,向有利於人類子孫後代生存的長遠發展,是毫不摻假的真發展,而那些竭澤而漁、殺雞取卵式的違背科學、違背自然規律的所謂"發展",將被等同於"破壞",理所當然地受到人們的鄙視和憎惡。瞧,同30年前相比,社會是不是有了很大的進步?
"流行語"昭示了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的提升。這30年,特別是近些年來,"民生"、"以人為本"、"群眾滿意不滿意"、"關注民生"、"民心工程"之類的詞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級政府的文件中和各級領導幹部的講話中。可以說,有史以來,政府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關注民生,把老百姓這麼當回事兒。在今天的中國,民生成了全中國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什麼是民生?簡單地說,就是人民的生計;複雜一點兒說,就是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一句話,就是要讓老百姓有活干、有學上、有飯吃、有房住,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如果這些事政府都給解決了,老百姓還有什麼後顧之憂!當然,不能把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停留在這樣的程度,更不應該滿足於只是"有"的低水平。問題是,只有先解決了這一步,才能說下一步啊!再說了,這一步邁出去了,下一步還遠嗎?
毋庸諱言,改革開放的流行語除了較多的頌言贊語,也還有諷喻和微詞。常能聽到看到的就有"邊腐邊升"、"幾十個圖章管不住一張嘴"、"形象工程",以及那句人所共知的"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等等,極為形象地道出了人們對在改革開放中出現的不良現象的不滿和反感。這說明,生活中還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尚需進一步完善。換個角度看問題,這些不滿的詞語得以流行,得益於寬鬆的政治環境,倘若政府容不得不滿情緒、聽不得不同的聲音,這些不滿的詞語又怎能成為"流行語"?[1]
流行特性
流行語的本質特性是"流行",因此流行性是流行語的本質屬性。"流行"是針對"不流行"而言的,時間性是"流行"的第一個涵義。換句話說,流行語都有一個從流行到不流行的過程。流行語的發展前途只能有兩種:一是消失,即在使用中被淘汰;二是被接納,進入一般詞彙。第一種前途說明流行語是一個歷史範疇,昨天的流行語不等於今天的流行語,甚至連今天的一般詞彙都不是,換句話說,已不屬於現代語言的詞彙系統,只具有歷史詞彙的身份。比如北京話的"蓋",上海話中的"阿飛"等。流行語是一種動態現象,產生、消失或被接納都有一個過程。儘管這個過程可以有長有短,甚至有些新詞新語本身就是作為流行語而創造的。處在這種過程兩端的流行語,前端與新詞新語、後端與一般詞語容易混淆,這就給流行語的定性帶來一定的困難,要求我們進一步探討流行語的其他屬性。
流行語 流行語 "流行"的第二個涵義是階段性,一般來說,流行語的"流行"過程是比較短暫的,或者說短暫性是流行語時間性的一個特點。當流行語使用一個時期後,就會消失,如果沒有消失,而在這個流行層面達到一定的普遍性時,比如作為北京、上海的地域流行語在北京、上海區已經相當通用的時候,並逐漸失去新鮮感,使用的頻率相應降低的時候,流行語就進入了地域方言,成為當地方言的一個普通詞語,儘管它們來源於流行語。比如"二百五""沒戲"(北京),"十三點""炒冷飯"(上海)等,這些當年的流行語早已成為一般詞語。像"路子""翻船""二進宮"等還進入了書面語。有些流行語只在中老年中使用,也早就失去了流行語的性質,如上海話的"兜得轉""掮木梢"等。可見,"流行"幾十年的流行語是沒有的,老的流行語總要被新的流行語所替代,如北京話表示"好"的流行語由"棒"到"帥"到"蓋"再到"頂級",上海話表示"鄉下人"的"阿鄉"為"巴子"所替代。被替代的流行語或消失,或進入一般詞彙。[1]
"流行"的第三個涵義是高頻性。流行語的使用頻率比一般詞語要高,是一段時間內群眾所喜聞樂用的。比如北京話的"打的""倒爺"等,上海話的"搗漿糊""勿要忒"等。高頻是針對流行面而言的,上面幾個流行語都具有地域性,在地域的層面上具有高頻性,而像北京話的"潮""栽"等,上海話的"門汀""條子"等,只在社會方言的層面上具有高頻性,換句話說,只在一定社會群體中具有高頻性。高頻性還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因為流行語的"流行"都有一個過程,而且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修養、不同語言習慣的人使用流行語的態度也不相同,流行語的使用有很大的選擇性,高頻只是相對於一般詞語的平均使用頻率而言的。
"流行"的第四個涵義的新型性。因此,流行語必然都是新詞新語,或者說新詞新語是流行語的基礎。但不能反推,因為新詞新語並不一定都是流行語。比如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的急遽變化,必然會湧現大量表示新情況、新事物、新概念的新詞新語,如"創收""個體戶"等,這些詞語雖然也具有新型性,但只是一般詞彙,而不是流行語,因為它們還缺乏流行語的其他特徵。"新"大致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結構新,比如北京話的流行語"玩一把""愛你沒商量"等,上海話的流行語"勿要忒""拎勿清"等;第二是語義新,比如北京話的"鐵""款兒"等;上海話的"(一粒)米""大興"等;第三是感覺新,因此不少流行語借自外地方言或外國語言,比如北京話借自港台的"酷"、借自東北方言的"造"、借自英語的"ByeBye"等,上海話借自港台的"大哥大"、借自北京話的"斬"、借自英語的"達孛留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