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
洱源县是云南省大理州下辖的县之一,它位于大理市北,洱海之源。国土面积2875平方公里,是汉、白、彝、回、傣、傈僳等24个民族杂居、以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县,1999年末总人口32.04万人。洱源因自然资源丰富,被人们赞誉为“鱼米之乡”、“梅子之乡”、“乳牛之乡”、“温泉之乡”、“兰花之乡”“高原水乡”“唢呐之乡”。 [1]
2018年9月29日,洱源县经云南省委、省政府研究,批准退出贫困县。
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
中文名称: 洱源县
外文名称: ErYuan County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中国云南省大理州
下辖地区: 6镇邓川、右所、茈碧湖、三营、乔后、凤羽。3乡炼铁、西山、牛街
政府驻地: 茈碧湖镇
电话区号: 0872
邮政区码: 671200
地理位置: 大理北部
面 积: 2875平方公里
人 口: 275844人(2006年)
方 言: 白族话
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
行政代码: 532930
目录
行政区划
2010年,洱源县设6镇3乡,下辖88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茈碧湖镇13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邓川镇4个村委会,乔后镇11个村委会,三营镇10个村委会,右所镇14个村委会,凤羽镇9个村委会;牛街乡11个村委会,炼铁乡11个村委会,西山乡5个村委会。
地理环境
位置
洱源,是高原明珠洱海的发源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东与鹤庆县相连,南与大理市、漾濞县接壤,西与云龙县分疆,北与剑川县毗邻。洱源县总面积2614平方千米,国道214线、省道平甸公路纵贯县境。县城驻茈碧湖镇,海拔2060米,距省会昆明公路里程389千米,距州府下关公路里程69千米。
气候
洱源县属北亚热带高原气候类型,干湿季节分明,光照充足,“四序恒温”,温暖宜人,境内立体气候和区域性小气候特征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在境内是常见的气候现象,气温和降雨量一般随海拔高度分布差异很大,一般情况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增多。平均气温随海拔增高递减率为0.63°C/100米左右。洱源坝区(温凉层)年平均气温13.9℃,多年平均降水732毫米,年日照2061~2439小时。有300天左右平均气温在10~30℃之间。
水文
县境内江河溪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黑潓江水系属澜沧江流域支流,入河支流41条,293千米,山溪227条,417千米;氵弥苴河水系亦属澜沧江流域支流,入河支流51条,327千米,山溪149条,232千米,平均径流量4.8亿立方米,占洱海平均径量的59%,是注入洱海的主要水源。每平方千米平均产水量42万立方米,地表水年降水总量3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12亿立方米,过境流水9亿立方米,共计21亿立方米,水资源丰富、水量充沛。洱源县水能理论蕴藏量20.7万千瓦,至2010年水电装机40300千瓦,尚有很大潜力可供开发。
地形
洱源县地处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交界地带,境内山岭纵横,层峦叠嶂,湖泊棋布,河流如织,盆地、河谷错落其间。东部马鞍山、中部罗坪山、西部西罗坪山3支主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县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湖泊随山势分为两大水系,东部是氵弥苴河水系,西部为黑潓江水系,均归属澜沧江流域。海西海、茈碧湖、绿玉池、东湖、西湖秀媲瑶池,散落县境东部,分别经氵弥苴河、永安江、罗时江南注洱海。东部多有盆地,由北至南分布有牛街、三营、茈碧湖、凤羽、右所、邓川等6个坝区镇乡;西部是高山峡谷,分布有乔后、西山、炼铁3个山区、半山区乡镇。东北部南无山为境内最高点,海拔3958.4米;西部黑潓江南出县境处的乌梢箐口为最低点,海拔1645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洱源素有“高原水乡”之称,水资源极为丰富。弥苴河水系多年平均径流量4.82亿立方米,占洱海多年平均径流量8.13亿立方米的60%,洱源因之被称之为洱海之源。黑潓江水系多年平均径流量6.38亿立方米,干流最大洪水达每秒1120立方米,境内落差达375米,平均坡降6.4%,极具水电开发价值。洱源县水能理论蕴藏量20.7万千瓦,至2010年水电装机40300千瓦,尚有很大潜力可供开发。
生物资源
洱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多样性特点突出。境内高山、亚高山与河谷、盆地相间,具备亚热带至高山寒温带的各种自然环境。现存蕨类以上高等植物700多种,种子植物的15个地理成分齐全,有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11种(一类1种,二类10种)。在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中,针叶林地域分布最广。常见树种分属43科、95属、249种。鸟类有上百种。罗坪山至点苍山一线及西部广大山区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其中久负盛名的鸟吊山,候鸟南迁时节百鸟翔集,蔚为壮观。境内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22种,其中一类的有金钱豹和黑鹿两种。中草药材品种多、蕴藏量大,植物类达860种,动物类也有10余种。花卉资源中,兰科植物约有16属、120种。
视频
洱源县 三年攻坚战贫困 合力摘除“贫困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