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螈
洞螈 学名:Proteus anguinus 是一种罕见两栖类动物。由于它的身体呈灰色、粉红染色,斯洛维尼亚和克罗埃西亚当地居民将它们称为“人鱼”。[1]洞螈透过一次进食便能饱上数年。由于环境中没有更高级的掠食者,洞螈可以在完全黑暗的水底存活长达一世纪。[2]
目录
形态特征
洞螈成体长约30厘米,身体呈白粉色,它们的皮肤中没有色素,加之常年生活在水里,因此显得柔软苍白。在光照下的条件下,它们的肤色可变成黑色或褐色,回到黑暗处肤色又恢复原状。洞螈有3对外鳃,头后的羽状鳃为红色。在它们的皮层下有一双退化的眼睛,看不见东西。
洞螈通过腮呼吸,腮位于头的后面身体的外面,两侧都有,是透明的,看起来微带红色,因为里面有血液在流动。洞螈是两栖动物,在陆地上用肺呼吸。[3]
习性
洞螈是一种两栖动物,终生栖息在地下水形成的暗洞内,在地面用肺呼吸,在水里用腮呼吸。它们虽然没有视力,但可以通过身上的感受器来感知外界信号,帮助自己猎食,洞穴中的螃蟹、蜗牛和昆虫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洞螈能够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生存10年之久,十分耐饿。由于它们终身生活在水下洞穴里,食物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它们对食物的利用非常充分,每次捕到食物之后不咀嚼,直接吞下去。这些食物会变成脂肪和糖类储存在洞螈的肝脏部位,当食物短缺的时候,体内的储备资源能够让它们支撑一段时间,而且洞螈自身也会在这种情况下减少新陈代谢,条件过于极端时它们甚至会吸收自身组织来维持生命。[4]
生态研究
英国和匈牙利科学家在波士尼亚与赫塞哥维纳(Bosnia-Herzegovina)境内一处水中洞穴里,针对这种特殊生物展开了长期观察研究。研究人员确认一只洞螈在完全静止状态下度过了 7 年。在这项研究中,团队标记并追踪了 19 只洞螈在自然栖息地的活动,其中一些追踪了 28 个月,一些个体则进行长达 8 年的观察。其中最活跃的个体在 230 天内移动了 38 公尺,比较多数洞螈每年只移动 4.8 公尺,其中一只表现出极度的静止,长达 7 年丝毫没有移动。
研究指出,洞螈只有在进食或交配时会有意愿活动,当洞螈进食时,会利用敏锐的听觉来寻找小虾和蜗牛,而交配虽能提升洞螈行动的动力,但周期约 12.5 年一次。[5]
影片
参考文献
- ↑ 没有眼睛的人鱼——洞螈 每日头条
- ↑ 不吃不动安静的活著,科学家观察到完全静止 7 年的洞螈 科技新报
- ↑ 没有眼睛的人鱼——洞螈 每日头条
- ↑ 洞螈没有食物仍然可以存活10年,简直成精了 每日头条
- ↑ Extreme site fidelity of the olm (Proteus anguinus) revealed by a long‐term capture–mark–recapture study 动物学杂志(Journal of Zo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