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窝水电站
洞窝水电站位于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文物遗址年代判定为1921年。2012年7月16日公布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洞窝水电站原名“济和电厂”,位于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罗汉镇,属龙溪河上最末一个梯级发电站。洞窝水电站始建于1921年,是泸州人、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九三学社重庆主任委员税西恒先生于1921年集资筹建。洞窝水电站初建规模为一台140千瓦德制西门子卧式机组,1923年安装投运,主要用于城市照明和打米厂等小型工业加工发电。1917年安装两台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引进的500千瓦立式小轮发电机组,沿用至今,运行不衰。20世纪80年代,设备进行增容,现发电量1250千瓦。洞窝水电站是四川省第一座,我国第二座建成的水力发电站[1],至今仍在使用。
目录
概况
1920年由泸县白云乡人税西恒(又名税绍贤)创议集资建设,工程于1922年下半年开工,用条石砌筑圆拱形滚水坝,长82米,高2.5米,形成日调节池,并从坝上游修建长250米的引水渠,落差39米。从德国购来1台卧式水轮发电机组,于1925年2月建成发电。机组额定功率140千瓦,用6千伏输电线路送往泸州市,供照明用电。工程共耗资31万银元。
建成后作用
洞窝水电站建成后,负荷增长很快,由于是径流式电站,发电量少,不能满足需要。为了调节径流,在洞窝上游陆续兴建了谷西滩、得龙桥、高洞和鱼眼滩等4座水库,其中谷西滩水库蓄水量226万11平方米,为洞窝水电站的主要调节水库,从而保证了电站的长年发电。1934年又向德国订购了1台立式水轮发电机组,额定功率240千瓦,1937年冬正式投产,从而使电站装机容量增加到380千瓦。1946年11月20日,洞窝水电站改建,安装2台单机容量为500千瓦的机组,使电站装机容量增加到1000千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加高了洞窝、高洞和鱼眼滩等3座水库大坝,并且都增建了小水电站,形成5个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3420千瓦。
主要遗存
拦河坝、进水闸、输水渠(第一代输水管道)、调压池;1925年电站厂房及输水管道遗址、3套发电机组设备(其中2台1947年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发电机组)、尾水消能和导控工程厂房;开关站、输电线路;调速器、机柜;档案、回忆录、历史照片、碑刻。
入选理由
内地继石龙坝水电站之后的第二座水电站,四川第一座水电站;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座水电站,体现了中国当时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的最高水平,将西方大坝工程设计理论与中国传统水工建筑材料、施工工艺有机结合(采用糯米浆拌石灰浆安砌条石,修建厂房及主机基础,仅使用少量水泥),设计者税西恒被称为“中国小水电之父”;历经近百年仍在正常运行中[2],为抗战时期及以后的军工生产提供能源供应;首次采用交流升压交流输电;两台通用产发电机组是通用公司同批机组中唯一还在工作的机组。
视频
洞窝水电站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透过民国档案,看洞窝水电站的前世今生,泸县政府网 ,2018-04-24
- ↑ “不服老”的水电站 9旬“高龄”仍在运行,搜狐,201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