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洞头的由来(杨廷福)

洞头的由来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洞头的由来》中国当代作家杨廷福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洞头的由来

古人云,谱牒身之本也。翻开1996年在地锁中寨坪续修的九甲杨氏家族谱,家族的迁移路线及人口繁衍历史似乎历历在目,随着公路的维修与改变,迁移了许多地方却无从考证,我就从续修族谱上记录的点滴信息及前辈们的口述中,简单说说洞头的由来。

“万家炊烟结霓裳,四面金色锁玉堂。千年古道奔骐骥,百尺劲松宿凤凰。”1368年,九甲杨的第一代祖先杨昌文就这样在地锁中寨坪出生了。他点燃了家族的圣火,书写着生命的华章。在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地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先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土地面积的缩小,土地与人口矛盾问题日益严峻,当时化解这个难题的最佳方法就是外迁。

外迁不是儿戏,更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空有一个念头是不切实际的,不仅需要领头人的责任与担当,还需要开拓陌生环境的智慧和勇气。直到第十代的祖先杨昌甫(1608年出生),于1639年从地锁迁移到现在的阳合至洞头这一带,从此开启了洞头的繁衍历史。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书香中走来,给人以精神的震憾。透过家谱中曾经生命的厚重,追忆血浓于水的情感历史,感恩先祖的丰功伟绩。

在这里我最感兴趣的,也是最想探究的就是三百多年前的祖先为何要迁移到一个名叫洞头的小山村。洞头这个名字是他们命名的吗?还是他们来之前就有了,这些都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人们往往习惯用地形地貌的特征来命名,我们就从天然的地理位置上寻求答案。

洞头的前面是一条小溪,发源于北岭山脚下,流经阳合及半坡龙等地段,最后汇入瓮洞清水江。祖先最初选址在阳合暂时落脚,站在阳合的溪间谷底,两座对峙的岩山仿佛仅留一个洞口,洞口处一股清澈的溪水从百米高的断涯上涓涓流下,冲刷着光滑的青石壁形成独特瀑布,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沙子湾层峦叠嶂的山脉,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仙境一般。祖先们就沿着这条小溪的水源蜿蜒而上放牛、砍柴,发现在小溪的西边有一个被山峦围成“U”字型的地方风水很好。从沙子湾的高处看这个“U”型地貌,就如一扇开启的山洞门的头部形状,此地又恰好处在阳合洞上的上游,就形象地称呼为洞头,洞头这个地名从此就产生了。

三百年来袓先在洞头安居乐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规守纪,养成良好的民俗民风。在小溪两旁引水砌坎造田,先后造了段上、大龙头、马草坪长田、四方丘等大大小小的良田数百丘,如今用稻谷生机勃勃的景象诉说着它的变迁。百多年前的村民出工出力,集资修建的石拱桥依然完好。只是安放在独坡顶上镇压火灾妖魔的几口水缸了无踪迹。鳞次栉比的木皮房屋也演变为一栋栋的瓦房,那段剥落在房顶木皮上的时光无法拾起,只留下一缕温馨的久远令后人遐想。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山村,谈不上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没有名胜古迹可寻,但却为国家培养了不少的建设人才。不到200人的一个小村落,先后就为国家各部门输送了多名军人、教师、医生、公安干警、政府官员、企业领导、电力、农牧、林业等工作人员,分布在北京、上海、重庆、贵阳等大中型城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洞头一个充满生机勃勃名字,烙进了离乡游子的心里,桐油坡、黑荷湾、齐家冲、瓦厂田、马草坪、沙子湾、荒田冲等山林田土上,留下了童年时光砍柴、割草、看牛、采磨菇、拔笋子、打蕨菜那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寸心感受家乡。洞头它用独特的黄土气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杨氏后裔。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乡村与城市接轨,乡村的历史逐渐被淡忘,加上大部分人员的外迁,乡土味越来越淡。不由得想起刘伯温的一首诗“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刘伯温就是辅佐朱元璋筹谋天下大事的刘基。他胸怀全局,高瞻远瞩,以理性的思维重新审视了当时被人们视为“蛮荒之地”的云贵高原。这是一个智者的预言,它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洞头退耕还林、还草,山变得更绿了,水变得更清甜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天然氧吧里,沉淀了无与伦比的岁月之美,延续了一个家族生生不息的经典传承。洞头你很美丽,厌倦城市生活的人们一定会想起。

[1]

作者简介

杨廷福,散文在线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