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疙瘩
洋疙瘩 蕪菁甘藍(學名:Brassica napus var. napobrassica (L.) Rchb. )蕪菁甘藍俗稱洋疙瘩、洋大頭菜,是大頭菜(學名:蕪菁)和捲心菜的雜交是十字花科、蕓薹屬二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灰藍色,被粉霜;塊根卵球形或紡錘形,肥厚,無辣味,一半在地上為青紫色,一半在地下;莖直立,有分枝,無毛。基生葉倒卵形;葉柄長1.5-2.5厘米;上部及頂部莖生葉長圓形至長圓披針形,兩面無毛。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後延長達45厘米;花直徑1.5-2厘米;花梗長5-10毫米;萼片線形,花瓣淺黃色,倒卵形。長角果線形;果梗較粗。種子卵形,黑棕色。花果期5-6月。被視為健康的土豆替代品,相比之下擁有更豐富的營養而非碳水化塊根作蔬菜食用,可鹽醃或醬漬供食用,又可炒食或煮食,也可生食,莖葉可以做飼料。
目錄
分布範圍種植
中國東北、華北、華東及西北部分地區有栽培。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蕪菁甘藍 拉丁學名 Brassica napobrassica 別稱 瑞典蕪菁、蔓菁甘藍、羊蔓菁、洋疙瘩、洋大頭菜、卜留克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五椏果亞綱 目 白花菜目 科 十字花科 屬 蕓薹屬 種 蕪菁甘藍
生長特點
蕪菁肉質根的生長喜涼爽的氣候,有一定的抗寒性,幼苗可耐2-3℃的低溫,成長的植株可耐輕霜。肉質根膨大生長的適溫為15℃-18℃.如果溫度過高,肉質根生長緩慢,養分積累少,糖分含量低,品質下降。
形狀特徵
蕪菁甘藍是與蕪菁(turnip)有密切親緣關係的一種根用蔬菜。根部肥大,呈球形或紡錘形,單根重0.5千克--3.5千克。葉色深綠,葉面有白粉,葉肉厚,葉片裂刻深。總狀花序,花黃色。蕪菁甘藍能蕪菁及甘藍雜交,留種時應注意隔離。蕪菁甘藍為長莢果,成熟時果莢開裂,種子散落 ,應及時采怍。種子略呈球形,深褐色,千粒重3.3克左右。蕪菁甘藍耐寒耐熱性強。種子能在2℃--3℃時發芽,生長適溫為13℃--18℃,幼苗能耐-1℃至-2℃低溫。幼苗的耐熱、耐旱性較強,能在7--8月份高溫季節播種。
蕪菁甘藍的營養價值
吃蕪菁甘藍的好處,蕪菁甘藍它富含大量的植物化合物、營養素和花青素,被認為有相當強的抗發炎、抗氧化效果,還能降膽固醇。 好處:清濕熱;散熱毒;消食下氣。主濕熱黃疸;便秘腹脹;熱毒乳癰;小兒頭瘡;無名腫毒;骨疽。[1]
蕪菁甘藍的副作用
1、皮膚瘙癢性疾病、眼部充血患者忌食。 2、甘藍菜含有粗纖維量多,且質硬,故脾胃虛寒、泄瀉以及小兒脾弱者不宜多食。 3、腹腔和胸外科手術後,胃腸潰瘍及其出血特別嚴重時,腹瀉及肝病時不宜吃。
主要價值
相關資料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