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来自 全球华人科学博客 的图片

洋壳(洋壳)一般指大洋型地壳。大洋型地(oceanic crust)是地壳的一种类型,位于大洋盆地之下,相当于硅镁层。[1]大洋型地壳缺乏硅铝层,大洋型地壳厚度约5公里,密度为3.0克/立方厘米,池震波的P波传播速度大于每秒6.2公里。

目录

释义

大洋型地壳(oceanic crust)又称海洋地壳,简称洋壳。是分布于大洋盆地之下的地壳。根据地震和重力研究,大洋型地壳与大陆型地壳有根本区别。[2]它的结构比大陆型地壳更为均一,自上而下,系由沉积层和硅镁层(5—6km)组成,平均密度为3.0克/立方厘米,缺失硅铝层。近来一般把大洋型地壳从上到下分为三层:①未固结的沉积物,在大西洋中平均厚度为1km,在太平洋底厚度仅0.5km。②固结的沉积物,厚约1.7km,p波速度为5km/s。③厚度不到5公里的是玄武岩或辉长岩层,其中p波速度为6.7km/s。洋壳的沉积厚度在不同的海域也有显著的变化,但铁镁质的第三层却相当均匀,在这一点上与厚度变化甚大的大陆型地壳的硅镁层有很大不同。有人把“安山岩线”作为大洋型地壳和大陆型地壳的分界线。此线的大陆一侧主要是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等,硅质较多(>50%),为大陆型地壳;而此线的大洋一侧主要是橄榄玄武岩、粗面岩等,硅质较少(<50%),为大洋型地壳。

洋壳特点

当陆块形成并不断扩大后,陆块问的大面积区域岩浆海表面凝固较晚,水愈集愈多,同时岩浆海表面的结壳稳定下来,成为洋壳。因为洋壳形成较晚,其成分接近上地幔,所以具硅镁层的特点。

洋壳的稳定是相对的,因为地幔的岩浆活动迫使洋壳的薄弱部分开裂,成为岩浆上涌的出口。大洋中脊,洋中热点,陆边弧后海沟以及大陆上的裂谷是岩浆上涌、热量排出的出口。 大洋地壳不断更新,更新周期可能为2亿年。地幔物质从大洋中脊顶部缓慢涌出并冷凝,从中脊向两侧推移,不断形成新洋壳,新洋壳成分接近上地幔。洋中脊附近是最新洋壳,向大洋中脊侧边,洋壳的年龄越来越老。

洋壳组成

洋壳极薄,自上而下,系由沉积层和硅镁层(5~6km)组成,平均密度为3.0克/立方厘米。一般把大洋型地壳从上到下分为4层:

(1)未固结的沉积物,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约为300m,在洋中脊附近基本不能保存沉积物,在大陆附近深海沟的沉积可达数千米。

(2)固结的沉积物.厚度一般为几百米,也可达千米。

(3)玄武岩或辉长岩为代表,以镁铁含量较高,主要是橄榄玄武岩、粗面岩等,硅质较少(<50%),一般称硅镁层,厚度不到5kin,厚度均一。

(4)地幔顶部,水化作用形成蛇纹石等。 洋壳的厚度年龄随距洋中脊的距离加大而变厚、变老。但洋壳的年龄远远低于陆壳,多晚于中生代,少于2亿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