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泰(漢語漢字)

來自網絡的圖片

泰,漢語一級通用漢字(常用字) ,讀作tài,最早見於戰國文字 。本義為滑的;還可指安定平和、奢侈、大之極、通達、寬裕等義

泰, 形聲字。《說文》於「泰」下古文,像正面站立之人形。中從「二」或表示身體部位(或以為區別筆畫以別於「大」),猶如甲骨文、金文之「文」字或加飾畫以表示文身交錯之形。《說文》古文形體為後世「太」字所本。按:商、周無「太」字,每以「大」為之。典籍亦每以「大」為之。「大」、「太」,古今字也,乃一字之分化。至戰國陶文而有「泰」字,是小篆形體所由出。漢後,漸合「𠬞」為「大」狀,復與上部相連,遂成「𡗗」形,為楷書所本。於是變小篆「泰」字由從大、從廾、從水三部結構為從𡗗、從水之兩部結構字。 按:諸家或由此以尋造字之義。

或謂古文「夳」下「二」形當作「仌(冰)」以取滑義;或謂「泰」為雙手(即廾)捧水,示水從手(指)中溜下以表滑義。然則是以會意釋之。清邵瑛《群經正字》謂「今經典無此義」,是釋字可,於義則無徵。姑闕之。或釋「太」之義,以為古文「夳」乃「太之上者,從大、從古文上(即二)會意」,似亦勉強。茲以古文「夳」為象形,以「泰」為形聲,俟考。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泰」下言:「後世凡言大而以為形容未盡則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謂『太』即《說文》 『夳』字,『夳』即『泰』,則又用『泰』為『太』。」按:大、太、泰三字之關係,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太」下說解至為簡賅。其言曰:「典籍之中,大、太、泰三字往往通用。大為象形,太為分化,泰為假借。」《書·泰誓上》孔穎達疏:「顧氏以為,泰者,大之極也,猶如天子諸侯之子曰太子,天子之卿曰太宰。此會中之大,故稱『泰誓』也。」 「泰誓」即「太誓」,極言其盛。《禮記·曲禮》:「假爾泰龜有常,假爾泰筮有常。」孔穎達疏:「泰,大中之大也。」上所列「泰」字多用為大、太義,例多不備舉。要之,大、太一字而分化;太、泰成兩條脈絡歧而為二,始每通用,後分而為三。

目錄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滑也。從廾從水,大聲。夳,古文泰。他蓋切 註:臣鉉等曰:本音他達切。今《左氏傳》作汏輔,非是。

說文解字注

滑也。

此以曡韻為訓。字從水,水在手中,下澑甚利也。與辵部達字義近,皆他達切。《周易》:「泰,通也;否、塞也。」《左傳》:「汏輈,及鼓跗,著於丁寧。」「汏輈,以貫笠轂。」皆滑之意也。滑則寛裕自如,故引伸為縱泰。如論語《論語》「泰而不驕」是也。又引伸為泰侈,如《左傳》之「汏侈」、《西京賦》之「心奓體泰」是也。汏卽泰之隸省、隸變,而與淅米之汏同形,作「汰」者,誤字。 從水。大聲。

會意。他葢切,十五部。按,隸作泰,字形字音字義皆與古絕異。

古文泰如此。

按,當作夳,從仌、取滑之意也,從大聲,轉寫恐失其眞矣。後世凡言大,而以為形容未盡,則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謂太卽《說文》夳字,夳卽泰,則又用泰為太,展轉貤繆,莫能諟正。

康熙字典

古文: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蓋切。音太。《說文》:滑也。 又大也。《前漢·郊祀歌》:揚金光,橫泰河。 又通也。《易·泰卦》:天地交泰。 又甚也。《詩·小雅》:昊天泰憮。 又寬也,安也。《論語》:君子泰而不驕。 又侈也。《晉語》:恃其富寵以泰於國。 又丘名。《爾雅·釋丘》:右陵泰丘。 又風名。《爾雅·釋天》:西風謂之泰風。註:西風成物,物豐泰也。 又山名。《爾雅·釋山》:泰山為東嶽。 又有小泰山,在朱虛縣,汶水所出。 又州名。本晉海陵郡,今屬揚州府。 又泰安州,本唐泰州,屬濟南府。俱見《廣輿記》。 又澤名。《山海經》:瀤澤之水,東北流,注於泰澤。 又社名。《蔡邕·獨斷》:天子之宗社曰泰社。 又尊名。《禮·明堂位》:泰,有虞氏之尊也。 又《韻補》葉他計切,音替。《曹植·七啟》:元化參神,與靈合契。惠澤播於黎苗,威靈鎭乎無外。超隆平於殷周,踵羲皇而齊泰。 《說文》亦省作太。從水。俗作,非是[1]

參考文獻

  1. 泰(漢語漢字),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