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波兰走廊

波兰走廊。原图链接

波兰走廊,波兰领土,属于当时波兰的波美拉尼亚省。它属狭长型土地,把东普鲁士与德国其他领土分开。在北部地区,走廊的宽度仅仅有40公里长。由于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东普鲁士的经济发展被严重阻碍。1922年,德国运输部为此成立航海服务(Seedienst Ostpreußen)连接两地,减少依赖陆路交通。

目录

概述

波兰走廊是魏玛德国在1919年根据《凡尔赛条约》割让予波兰第二共和国的一块狭长领土,现在是波兰的领土。也叫“但泽走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复国。根据《凡尔赛条约》,把原属德国领土东普鲁士和西普鲁士间、沿维斯瓦河下流西岸划出一条宽约80公里的地带,称为“波兰走廊”,作为波兰出波罗的海的通路,并把河口附近的格但斯克港,划为“但泽自由市”,归国际共管,使德国的国土分成两个不连线部分。1939年,希特勒借口收回走廊,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波兰走廊”也叫“但泽走廊”,德国一战战败后,在1919年根据《凡尔赛条约》,把原属德国领土东普鲁士和西普鲁士间、沿维斯瓦河下流西岸划出一条宽约80公里的地带,作为波兰出波罗的海的通路,并把河口附近的格但斯克港,划为“但泽自由市”,归国际共管。虽说是共管,实则由波兰控制。

这条“波兰走廊”,把德国的国土分成完全不能连接的两部分,这让德国人心中有挥之不去的恶心。事实上,一战后德国被割走的领土何止这一条走廊,但它却让德国人愤怒不已、痛恨至极。[1]

演进过程

德国根据凡尔赛条约割让予波兰的一块狭长领土,基于三项考虑:

  1. 历史原因:该地区在15世纪至18世纪曾经是波兰王国及波兰立陶宛联邦的一部分 (1453年/1466年至1772年),直至这地区被普鲁士王国吞并,并且一直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份。
  2. 种族原因:波兰人占地区人口的大部分,尤其在维斯瓦河西岸、但泽附近。但同时那里也有不少德籍的居民。
  3. 政经原因:波兰人认为,如果新独立的波兰没有延伸至波罗的海的海岸线,她便会在经济、以至政治上依赖德国。英国与法国都希望借著波兰在东线来制衡德国,故此这种论调获得支持。

美国著力

让波兰拥有海岸线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让波兰拥有海岸线。他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发表了著名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其中第十三点就是应该让波兰独立—她的领土将会包括住著波兰人的领地;要确保她拥有自由、安全的海岸线。在国际公约之下,波兰将可享政治、经济上的独立。

“波兰走廊”北部地区宽度虽仅有40公里,“两个德国”却可望不可及。尤其是作为德意志民族精神象征的东普鲁士,在此后的经济发展中遭到严重阻碍。为弥补陆路交通缺陷,德国只得利用海路运输服务两地,其成本之高可以想见。[2]

德波恩怨

割让领土令德十分愤怒

在国际公约之下,波兰将可享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重要海港有但泽(格但斯克),但居民大多是德国人,而国际联盟在没有准许公投之下,把该港变为受保护的但泽自由市。为了减少对但泽的依赖,波兰在附近建立了新的海港格丁尼亚。波兰走廊是狭长的领土,属于现在波兰的波美拉尼亚省。它把东普鲁士与德国其他领土分开。在北部地区,走廊的宽度仅仅有40公里长。由于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东普鲁士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1922年,德国运输部为此成立航海服务连线两地,减少依赖陆路交通。重要海港但泽(格但斯克)的居民大多是德国人,但国际联盟在没有准许公投之下,把该港变为受它保护的但泽自由市。为了减少对但泽的依赖,波兰在附近建立了新的海港格丁尼亚。

拒绝确认东部边界

割让领土令德国人十分愤怒。所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政府,都拒绝根据凡尔赛条约下的德国东部边界。例如:德国领导人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因他对西方国家的友好政策著名,更在1925年签署罗加诺公约,确认德国与法国、比利时接壤的西部边界。但是,他好几次宣称拒绝用同样的方式确认东部边界。

1933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夺权成功。希特勒大肆宣扬与波兰修好,促成1934年的德波互不侵犯条约。但德国分别在1938年及39年吞并奥地利与瓜分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随即纳粹德国就对波兰虎视眈眈。

1939年初,纳粹德国进一步要求兼并但泽,又想建立连接德国本部与东普鲁士的跨境公路。在担心德国扩张的英法两国支持下,波兰政府在3月拒绝以上要求。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把以前割让予波兰的一切领土和波兰西部全数吞并为自己的省份。

波兰领土终获承认

1945年德国战败。在波茨坦会议上,盟军答应苏联的要求,把被苏军占领的波兰重划边界。奥德河-尼斯河线以东,包括波兰走廊和但泽的德国领土尽数被割让予波兰。1953年,东部边界由东德确认,再分别在1970年及1990年获得西德与重新统一的德国承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