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布雷特修道院
波布雷特修道院为一座西多会修道院,由三个院落构成。修道院始建于1150年,14世纪时达到鼎盛,管辖权一度覆盖了7个男爵领地。当时建造的宏伟建筑、藏书丰富的图书室和缮写室充分体现出修道院的丰厚财力和影响力。
目前所见的修道院建筑陆续修建于12-18世纪,并在近代重修,现在有约30位修道士在此隐修。1991年,波布雷特修道院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目录
基督教建筑
初期基督教建筑反映了当时一些奴隶和贫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现在纪念死者、寄托对来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于1~2世纪开始流传。罗马帝国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后,教堂建筑逐渐发展起来,罗马一地就有30余座。5 至 10 世纪西欧的基督教建筑,主要的类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罗马建筑作为礼拜仪式之用,没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将罗马的巴西利卡改为教堂。教堂平面有圆形和多边形的。
教会规定:圣坛必须在东端,大门朝西。圣坛为半圆形穹顶所覆盖,圣坛前设祭坛,祭坛前又增建一横翼,比较短;与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长十字形平面,称为拉丁十字,象征基督受难。一般在巴西利卡前还有一个三面有围廊的前庭,中央设洗礼池。独立的钟楼位于教堂一侧,形成完整的群体。这种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欧中世纪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实例是罗马圣彼得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