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法国朗香教堂

法国朗香教堂 - 十座全球最美的现代教堂之8

朗香教堂(法语:Notre-Dame-du-Haut)坐落于法国东部边界的弗朗什孔泰大区上,索恩省廊香镇(Ronchamp)的一座罗马天主教堂,原是圣母玛利亚的朝圣地。[1] 1944年,于战争中被炸毁

1954年,由瑞士籍建筑师勒·柯比意于完成的。被认为是柯比意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20世纪教堂建筑的一个重要典范。

2016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目录

一个视觉领域的听觉器件

柯比意(Le Corbusier)接受了重建教堂的委托,他被这里的环境和历史所吸引,决心建造一个“寂静、祈祷、和平和内心欢愉的场所”。[2]

这座造型奇异的混凝土教堂是建筑师打造的“一个视觉领域的听觉器件”,象征著人与上帝声息相通的媒介,使前来朝圣的信徒能在这里实现与上帝的沟通。此外,教堂的每座塔楼下还分设了礼拜室,信徒可以自由地在这里祈祷、冥想。这时,光线从塔顶泻下,置身其中宛若在进行一次人与神之间的对话。

造型奇异

柯比意把重点放在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人的感受上。

他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

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塔楼式的祈祷室的外形像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著,它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40厘米高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著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著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墙面与塔楼的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著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设计过程

创作思想和立意的形成

在创作朗香时,在动笔之前柯比意同教会人员谈过话,深入了解天主教的仪式和活动,了解信徒到该地朝山进香的历史传统,探讨关于宗教艺术的方方面面。勒氏专门找来介绍朗香地方的书籍,仔细阅读,并且作了摘记。大量的信息输进脑海。

过了一段时间,柯比意第一次去到布勒芒山(Hill of Bourlemont)现场时,他已经形成某种想法了。勒氏说他要把朗香教堂搞成一个“视觉领域的听觉器件”(acoustic component in the domain of form),它应该像(人的)听觉器官一样的柔软、微妙、精确和不容改变”(《柯比意全集1946—52》P.88)第一次到现场时,柯比意也在山头上画了些极简单的速写,记下他对那个场所的认识。他写下了这样的词句:“朗香与场所连成一气,置身于场所之中。对场所的修辞,对场所说话。

在另一场合,柯比意解释说:“在小山头上,我仔细画下四个方向的天际线,……用建筑激发音响效果——形式领域的声学”。把教堂建筑视作声学器件,使之与所在场所沟通。进一步说,信徒来教堂是为了与上帝沟通,声学器件也像征人与上帝声息相通的渠道。这可以说是勒氏设计朗香教堂的建筑立意,一个别开生面的巧妙的立意。[3]

方案的设计和改进

1950年5月到11月,是形成具体方案的第一阶段。现在发现的最早的一张草图作于1950年6月6日,画有两条向外张开凹曲线,一条朝南像是接纳信徒,教堂大门即在这一面,另一条朝东,面对在空场上参加露天仪式的信众。北面和西面两条直线,与曲线围合成教堂的内部空间。

另一幅画在速写本上的草图显示两样东西。一是东立面。上面有鼓鼓地挑出的屋檐,檐下是露天仪式中唱诗班的位置,右面有一根柱子,柱子上有神父的讲经台。这个东立面布置得如同露天剧场的台口。朗香教堂最重大的宗教活动是一年两次信徒进山朝拜圣母像的传统活动,人数过万,宗教仪式和中世纪传下来的宗教剧演出就在东面露天进行。

草图只有寥寥数笔,但已给出了教堂东立面的基本形象。这一幅草图上另画著一个上圆下方的窗子形象,大概是想到教堂塔顶可能的窗形。此后,其他一些草图进一步明确教堂的平面形状,北、西两道直墙的端头分别向内卷进,形成三个半分隔的小祷告室,它们的上部突出屋顶,成为朗香教堂的三个高塔。有一张草图勾出教堂东、南两面的透视效果。整个教堂的体形渐渐周全了。然后把初步方案图送给天主教宗教艺术事务委员会审查。委员会只提了些有关细节的意见。

1951年1月,开始进入推敲和确定方案的阶段,工作在柯比意事务所人员协助下进行。这时做了模型——为推敲设计而做的模型,一个是石膏模型,另一个用铁丝和纸扎成。对教堂规模尺寸做了压缩调整。

柯比意说要把建筑上的线条做得具有张力感,“像琴弦一样!”整个体形空间愈加紧凑有劲。把建成的实物同早先的草图相比,确实越改越好了。

形象结构

朗香教堂的引人之处又在于它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形象结构。

本世纪初期,柯比意和他的现代主义同道们提倡建筑形象的简化、净化。柯比意本人在建筑圈内与美术界的立体主义派呼应,大声赞美方块、圆形、矩形、圆锥体、球体等简单几何形体的审美价值。

20年代和稍后一段时期,柯比意设计的房屋即使内部相当复杂,其外形也总是处理得光光净净、简简单单。萨伏伊别墅即是一例,人们很难找出一个比它更简单光溜的建筑名作了。

走向简化的反面——复杂

在朗香教堂,柯比意放弃了往日的追求,走向简化的反面——复杂。试看朗香教堂的立面处理,那么一点的小教堂,四个立面竟然那样各个不同,你初次看它如果单看一面,绝想不出其他三面是什么模样,看了两面,也还是想像不出第三面第四面的长相,四个立面,各有千秋,真是极尽变化之能事,与萨伏伊别墅几乎不可同日而语。再看那些窗洞形式,也是不怕变化,只怕单一。

再看教堂的平面,那些曲里拐弯的墙线,和由它们组成的室内空间,也都复杂多变到家了。当年勒氏很重视设计中的控制线和法线的妙用,现在都甩开了,平面构图上找不出什么规律,立面上也看不出什么章法。

如果一定说有规律,那也是太复杂的规律。萨伏伊别墅让人想到古典力学,想到欧几里得几何学,朗香教堂则使人想到近代力学,非欧几何。总之,就复杂性而言,昔非今比。

与中世纪哥特式教堂不同

朗香的好处:它的复杂性与中世纪哥特式教堂不同。哥特式的复杂在细部,那细部处理达到了繁琐的程度,而总体布局结构倒是简单的,类同的,容易查清的。朗香的复杂性相反,是结构性的复杂,而其细部,无论是墙面还是屋檐,外观还是内里,其实仍然相当简洁。

在这样的教堂里向上帝祈祷

朗香教堂的怪诞同它那原始风貌有关。它兴建于1950—55年间,正值20世纪的半中间,可是除了那个金属门扇外,几乎再没有什么现代文明的痕迹了。那粗粝敦实的体块、混沌的形象,岩石般稳重地屹立在群山间的一个小山包上。

“水令人远,石令人古”,它不但超越现代建筑史、近代建筑史,而且超越文艺复兴和中世纪建筑史,似乎比古罗马和古希腊建筑还早,……它很像原始社会巨石建筑的一种,“白云千载空悠悠”。

朗香教堂不仅是“凝固的音乐”,甚且是“凝固的时间”永恒的符号时间。时间都被它打乱了,这个怪诞的建筑物!

由此又生出神秘性。朗香教堂那沉重的体块的复杂组合里面似乎蕴藏著一些奇怪的力。它们互相拉扯,互相顶撑,互相叫劲。力要进发,又没有迸发出来,正在挣扎,正在扭曲,正在痉挛。引而不发,让人揪心。

在这样的教堂里向上帝祈祷,多么好啊!这都是猜测、是揣摸、是冥想,无法确定。因为它们在我们心中引出的意像是不明确的,有多义性,不同的观看者可以有不同的联想。同一个观看者也会产生多个联想,觉得它既像这,又像那,有多义性、多义性带来不定性。

越出欧洲古典美学的轨道

20世纪中期的一个建筑作品越出欧洲古典美学的轨道!

陌生、惊奇感、突兀感、困惑感、复杂、怪诞、奇崛、神秘、朦胧、恍惚、剪不乱、理还乱、变化多端、起伏跨度很大的艺术形象,其中也包括建筑形象,在今天更能引人驻目,令人思索,耐人寻味,予人刺激和触发人的复杂心理体验。

因为当代有更多的、愈来愈多的人具有这样的审美心境和审美要求。朗香教堂满足这样的审美期望,于是在这一部分人中就被视为有深度、有力度、有广度,有烈度,从而被看作最有深意,最有魅力的少数建筑艺术作品之一。

视频

像蘑菇?像鸭子?它在法国🇫🇷一个神秘的地方!香朗教堂是最特别的教堂之一 勒·柯布西耶代表作 今天设计师带你去认识它!#小柯柯建筑设计分享#【教堂系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