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興寺
法興寺,始建於十六國時期的後涼神鼎元年(401年),唐咸亨四年(673年)高祖十三子鄭惠王賜藏經三千卷,並建石舍利塔一座,高宗上元元年(674年)改名「廣德寺」,唐大曆八年(773年)又造燃燈石塔一座,宋元豐四年(1081年)重建十二圓覺菩薩殿,並更名為「法興寺」,元、明、清又屢有修葺。
法興寺,坐北向南,規模不大,主要建築都分布在中軸線上,分列着舍利塔、燃燈塔、圓覺殿和後殿。
中文名:法興寺
門票價格:5.0元
建造時間:十六國時期的後涼神鼎元年
著名景點:舍利塔、燃燈塔、圓覺殿和後殿
地理位置:長子縣城東南20公里張店鄉莊頭村
所屬國家:中國
開放時間:8:00-18:00
目錄
寺廟簡介
在長子縣東南20公里處,有一座海拔1160米的慈林山。山上有一座名揚華夏的法興寺。法興寺始建於後魏神鼎(後涼呂隆的年號)元年(公元401年)。據說,當年有一高憎雲遊至慈林山,十分欣賞這裡的佛地風光,便在山上修了這座慈林寺。
唐高宗上元元年,李治皇帝從開封去太原,途中曾遊覽慈林寺,改寺為「廣勝寺」並送給寺院兩株壯丹花。宋英宗治平年間,趙曙皇帝又把廣勝寺改為「法興寺」。
法興寺因年久失修,面貌破舊,加之所處位置正是慈林山煤礦的主要採掘區域,七十年代後期出現地面陷廟基裂縫,殿宇傾斜,院牆走形,有倒塌被毀的危險。縣、市、省沿至中央文物部門反覆勘察研究,確認這座北魏建築原地已不能修復,於是,便確定把法興寺搬遷到對面的翠雲山上。
史料記載
據記載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唐高祖第十三子鄭惠王李元懿做潞州史時曾到法興寺觀光,他看到這裡風景壯麗便大施錢財擴建親自主持建造了這座石塔。將自己珍藏的37顆舍利子和大藏經贈送給寺院,並被保存在這座石塔之內。他主持建造的石塔,雖經千年風吹雨淋,仍完美無缺,矗立如故。
該塔外形似塔非塔,似殿非殿我國現存古塔中這是絕無僅有的。舍利塔通體用砂石板構造,平面為正方形,外形呈重檐樓閣式,內部構成四方藻井,四角為攢尖寶珠頂[1] 。下層內槽,四壁有壁畫,寶頂藻井內浮雕精美,壁畫人物形象端莊,全塔造型十分精緻。當年建塔時正逢佛教臻於極盛的唐代,鄭惠王賜予舍利子和大藏經更造成深遠影響,後人都把此地稱作福地,從而才帶來了法興寺的興盛。
多次修繕
法興寺於1980年動工搬遷,現已基本竣工。
新建的寺院座落花翠雲山南麓,占地面積60畝是原寺面積的6倍。寺前新修的停車場與山腳下的崔莊村連為一體。人口處巧妙地保留了二棵長存山坡、伸向前方的柏樹,象黃山的迎客松一樣。以它四季常青的綠色,歡迎遊客的光臨。車場周圍垂柳下的長凳供遊人乘涼歇腳。
從停車場登上60個石階方到山門。此門屬於復建部分。法興寺原址的平面布局形式,雛形定於唐代,並經宋、元、明、清各代多次修繕增建,清代的一次竟用十三年之久。但漫長的歷史中常遭損毀,山門不知何年己蕩然無存。
「後魏建修知創始,大唐完構夏更新。
真實寫照
興廢幾經春」這就是對法興寺歷經滄桑的真實寫照,新修的山門是依照遺址尺寸而復建的。進入山門後對稱地立於東西兩側的是關帝殿和迦蘭殿。關帝殿三間,為明清兩代風格,內供俸關帝神迦蘭殿為新增的建築。穿過兩殿位於中軸線上的便是舍利塔。
此塔在法興寺發展史上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興盛時期
舍利塔後,前殿之前有一座燃燈塔。燃燈塔隔柱上刻有「唐大曆八年清信士董希璇於此寺敬造長明燈台一所」之句,所以人們又叫它石雕長明燈。全部為石雕,形制美觀,雕工精細,反映出唐代的石雕藝術水平。國內現存唐代石燈塔僅有三個,法興寺這盞石燈造型最精巧,雕刻工最細,保存最完整,被譽為古石雕的珍品。
布局結構
前殿,又叫園覺殿,是寺內最大的建築,建於宋元豐三年(公元1066年)。殿高約8米,石門框,格扇窗、骨架全為石柱、木柱支撐,斗拱肥碩,飛檐騰空,氣勢非凡,雄渾莊重。頂為六架椽懸山頂,五脊六獸。前檐青石牆上雕有動物、蓮花圖案,刻工細緻,生動有力。殿內的18簿佛像多為宋代泥塑。殿中石砌一「凹」字佛台,中放釋迦佛像高約3米,端坐方形蓮台上。
左有為文殊、普賢菩薩列座。台前分站兩掀護法金鋼。南海觀音則與釋迦佛像背向而坐。兩邊靠牆豎着12尊圓覺像,或裸露上身,或披衣裸,面龐圓韻,高髻秀眉,神態莊重俊逸,服飾色彩柔和,衣紋起伏流暢富有韻律感。特別是一手托腮作思考狀的圓覺像,神情溢於眉梢,流於眼角,造型優美逼真。
寺內建築
舍利塔
又稱「石殿」,通體以砂石板砌成,塔平面呈回字正方形,每邊長8.8米,安拱形石板門,重檐樓閣式,塔檐疊出三層,內部構成四方藻井,上面四坡施檁椽,斗栱支檐,四角攢尖寶珠頂;下層內槽可繞行一周,四壁壁畫,人物形象端莊,服裝色彩深沉。整個建築的外形似塔非塔,似殿非殿,這在中國現存的古塔中是獨一無二的。
燃燈塔
通高2.26米,平面呈八角形,有兩層基座,下層基座為疊澀束腰式,底盤周圍雕刻有跑獸,壺門內雕有伎樂天八個;隔柱上刻有「唐大曆八年清信士董希睿……於此寺敬造長明燈台一所」,底座雕圓形仰覆蓮瓣,上雕四門空心八角燈亭,塔身中空,每門邊雕束蓮柱一根,上置櫨斗,兩柱間上刻闌額,雕有方形門與破子欞窗,夜間燈光由四門射出,光照寺院的四周。塔的整體造型十分秀美,雕刻精細,是國現存石燈塔中的上佳之品。
中圓覺殿
六架椽懸山頂,五脊六獸,石門框,木板門,青石小八角柱上刻纏枝花紋,前檐石牆上雕有動物蓮花圖案,刻工細緻、生動;殿門上檻刻有銘文。
殿內的佛壇十分寬大,平面成凹字形,壇上釋迦結跏而坐,二弟子躬身相侍,文殊、普賢分駕獅、象位於兩側,護法金剛兩尊位於台上前角。
殿的兩次間各塑圓覺像六尊,面部豐腴,肌肉豐滿,高髻秀眉,莊重優美,神態俊逸,服飾色彩柔和,衣紋起伏流暢,極富韻律感,體態自如而神情各異,項下瓔珞簡練,特別是北宋政和元年(111年)塑造的圓覺像,一手托腮作沉思狀,神情溢於眉梢,流於口角,更給人以和顏悅色可親之感。此殿彩塑造型俊美,工藝極精,是宋代彩塑的精品,與大同華嚴寺遼代塑像、太原晉詞的宋代塑像都是同一時期彩塑藝術的代表作。
周邊景點
廣志山
在黎城與襄垣兩縣搭界處有一座海拔1807米高的廣志山。廣志山俗稱廠志垴,又名中陽山。此山巍峨險峻,峭壁如削,峰頭聳入天際。晴天麗日,在此登高望遠,百里之內,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胸志開豁,故從黎城乘車西北行30公里,使可以到達廣東山的山腰。這裡腹地坦闊,草綠如茵,林泉相映,環境幽美。基於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解放以後,黎城縣在這裡建立了藥材場,進行經濟開發。他們種植品質優良的黨參、連翹、黃芪、紫胡等數十種名貴藥材;還飼養着許多活潑可愛的梅花鹿,鹿兒活蹦亂跳,煞是好看。每當春夏之際,此地林木青翠,鳥語花香,景色十分迷人,在這蒼山翠松之間,掩映着一座千年古剎---老君廟。老君廟始建於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 是上黨地區員古老的寺廟之一。
供奉的乃是道教鼻祖、曾將孫悟空煉成鋼筋鐵骨、火眼金晴的太上老君。老君廟在古時曾是一座雄偉壯麗的建築:前後三殿,一殿更比一殿高。大殿懸樑挑角,雕樑畫棟。可惜年久失修,現僅存梳妝樓、戲樓和廂房數間。從老君廟沿山徑小路攀援上山,山石層層疊疊,青蒼撲野 。
約行二里許,便可直達峰巔,峰尖有二個, 相距20餘米, 中間有一條高達9米的人造天橋相接。 這兩個峰頂, 高接雲天,上面分別建玉皇殿和碧霞宮一座 ,相互輝映,蔚為壯觀。隔日登臨山巔,上撫藍天,下履松濤,如臨仙境一般。在這裡放眼遠眺,八百里太行干山萬壑,峰巒疊翠,氣象萬千,使人神移目眩,心胸豁朗。自古許多名人雅士在此登高言志,留下過許許多多詩篇。真是「凌巔始識天地雄」。清朝名士李潔登峰之後,賦詩讚嘆:「歸途還與銀蟾接,帶得天香下暮煙」。足見詩人迷戀廣志之深。「登上廣志垴,一覽眾山小」。
千百年來,登臨廣志山的遊人絡繹不絕。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和十月初—兩次傳統廟會,規模盛大,香客無數。
趕廟會的絕大多數是黎襄兩縣的百姓。提起廣志山的奶奶廟會,還流傳着這樣一個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相傳在很早以前,襄垣縣城北關住着一戶姓王的人家,老夫妻膝下只有一個女兒取名叫王招弟。這個招弟長到十七歲,仍沒招來一個弟弟。老兩口相隨上山燒香求子。誰知這招弟不守「本分」,她不顧當時未婚女子不能上山拜佛的封建規矩,竟然悄悄地跟隨而來,到了山上,老兩口到廟裡燒香,招弟媽突然發現招弟也跪在自己身後叩拜。她非常生氣,就衝着招第罵道、「我的姑奶奶,誰讓你來的?」隨手一巴掌打在招弟頭上。不料一巴掌擊中要害,把招弟打死了。招弟死後,人們就把她「說骨親」嫁給一個黎城人埋在廣志惱上,據說她成了神。人們為了紀念她,給她塑了像,修了一個奶奶廟,自此以後,「奶奶廟」香火不絕,襄垣黎城兩縣百姓也就結起了「親家」。黎城人見了襄垣入叫「小舅子」,襄坦人見了黎城人戲稱「小外甥」。如此逗叫了數千年,誰也沒意見。廣志山不僅有着秀麗的風光和優美的民間傳說,它更是—座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勝地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開來華北前線,以太行山為依託,開闢了晉冀魯豫根據地。八路軍總部後方醫院就駐紮在這裡。1941年秋天,總部特務團在地方民兵的配合下,居高憑險英勇地痛擊了日軍的進攻。這就更為廣志山增添了光輝的色彩。今大的廣志山,已經成為名聞遐邇的遊覽勝地。為了適應旅遊業的發展需要,黎城人民政府拔款修繕了古遜遺址,修築了公路,提供了旅遊服務設施,對這裡進行了綜合開發利用。可以預見,廣志山一定會變得更加絢麗多姿。
太行峽谷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壺關縣東部的晉豫兩省交界區,北距壺關縣城30公里,蔭林路、福川路、壺平路、紫盤旅遊公路橫穿其中,鄉村道路遍及全國,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公園涉及三個鄉鎮的23個村,占地面積達4389.4公頃,其中林木面積3287.6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74.9%。公園風光旖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資源十分豐富。規劃以五指峽、龍泉峽、五莽峽三大峽谷為主線,開闢紫團洞、雲蓋寺、水妖洞和真澤宮四大景區。共有峽景、水景、山景、石景、樹景、林景和名勝古蹟景觀44處,景點400餘個。有綠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懸崖,千姿百態的山石,如練似銀的瀑布,碧波蕩漾的深潭,雄奇壯麗的廟宇,引人入勝的溶洞,令人神往的傳說。景點有實有虛,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險,巧奪天工,使公園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珠聯璧合,相映成趣。
公園的景點主要集中在紫團山上。山距壺關縣城東南60公里,因山有紫氣繚繞成團而得名。山區萬峰突兀,方圓百里。古稱抱犢,風光絕佳,有「南武夷(山),北抱牘(山)」之說,是「海內不可多得」之勝境。歷史上有頌揚它的詩詞百餘篇及36景詩傳世。主要有八大景色:仙翁崖、雲蓋寺、照壁山、倚秀峰、南參園、唐崖碑、將軍峰、翠微洞和白龍潭。雲蓋寺在山巔,亦稱白雲寺,有南向的二進院佛寺建築,大殿斗拱層疊,木質透雕,尤以4組戲劇磚雕而著稱。紫微洞亦稱紫團洞,是紫微道人面壁之處。洞如迷宮,寬窄不等,最高處達50餘米,最寬處達30餘米,最低窄處則僅容一人側身而入。洞中有「天神」、「羅漢」、「八仙過海」、「玉龍捧壽」等溶岩層景點151處,已開發1500米,接待各方賓客。真澤宮景區以真澤宮為中心,位在紫團山區樹掌鎮神郊村。宮內供奉着樂氏二仙女,又稱「二仙奶奶廟」、「二聖廟」。宮外紅牆碧瓦,巍峨莊嚴,內部雕樑畫棟,結構巧妙,占地7000平方米,依山築砌成五進院落,一院高於一院。有香道、牌坊、山門、當央殿、萬壽亭、鐘鼓樓、寢宮、聖公母大殿及兩側的樓閣式配殿,有陽宮、陰宮、嬰兒宮、奶水宮、梳妝樓等,使整個建築統一在古樸典雅、高低錯落的環境之中。太行山峽谷,古有「藏龍臥虎之地」的美稱。不久太行峽谷森林公園,將以「返璞歸真」的氛圍展現 在世人面前,為遊人讚賞、青睞。
老頂山森林公園,老頂山在長治城東北七公里處,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這就是老頂山,又叫百穀山。老頂山方圓40多平方公里,從北向南由五個山峰組成,所以又叫五頂山。這五個山峰依次叫老頂、南頂、玉皇頂、奶奶頂和新頂。老頂山層巒疊障,氣勢雄偉,林海茫茫,景色壯美,名勝古蹟,遍布全山,歷來為上黨一方勝地。老頂是五頂之最,海拔1378米,是太行山西南部的主峰之一。老頂上原建有玄天大帝廟。現為長治市電視轉播台。
登臨老頂,近望高樓錯落,道路井然,市區景致盡收眼底;遠望漳澤水庫壯如錦帶,飄浮於天際,上黨盆地一覽無遺。在老頂東北峰,有一處天然巨石形成的峰巒,高居於層巒疊嶺之上,形似雄獅蹲踞,它就是獅巒」。《長治縣記》曾有記載,清朝有入曾稱讚此峰:「北猛得獅象,猙獰鎮此幫。臥雲峰疊疊,吼澗水淙淙」。當您在天光淺黛的黎明攀此頂時,大有泰山觀日之感。沿東南方前行,叢林交映之中,有一寬闊的坡面。坡面的大石塊好象人工排列放置—般,遠觀象海濤乍起,微波蕩漾,這便是「死海微瀾」景觀。在起伏如龍的九龍脊嶺上,漫步在豌蜒曲折的古道間,有一塊面西斜鋪嶺背的巨大岩石,岩面平整光滑,在日上中天時,岩面幽青泛光,閃爍不定,猶如鏡面。人們把它叫做「鑒天石」。老頂之南,有一山峰聳立,其頂平整,草木繁盛,這便是南頂,又稱梳妝檯。山上原建有磚構二層樓一座,現塌毀無存,僅留石砌台夯,台夯上明清磚瓦散見。南頂之南的一個山峰上有五塊巨大的岩石,五塊岩石象五根玉柱,直頂天宇,俗稱「五頂摯天」。氣勢磅礴,令人嘆為觀止。玉皇頂與奶奶頂在滴谷寺村育面,山勢平緩連綿,松柏密布,翠綠蒼茫,兩頂相連。玉皇頂位於奶奶頂之上,由一天然巨石構成,長17米,寬19米,建有玉皇觀,俗稱九門九觀,建築風格獨特,現保存尚好。奶奶頂在玉皇頂半腰一平緩處,原建有「碧霞元君行宮」—座、座北向南。現為一火炬塔。兩頂招相呼應,鬱鬱蔥蔥,景致深幽。新頂,頂低而平,四周側柏叢生,整齊碧翠,環境幽雅。站在新頂觀景樓遠眺,老頂雄奇、玉皇頂峻秀、奶奶頂奇麗。當雲生霧起之時,雲海重霧環繞山腰,別有一番情趣。老頂山不僅山巒秀麗,林木繁生,而且天然岩洞眾多,景致各異。大小30餘座岩洞,多位於半山陡壁懸崖、深谷幽壑之地,或小巧玲戲,或寬敞深幽,或數洞並生,或洞體相連,且多數與炎帝神農、道家、仙釋、文人雅士相關。新頂的東南半山腰處,有老頂山最大的一座天然山洞,名為「南崖宮」。洞口為一仿古門庭,上方為一重搪彩亭。洞內寬闊。澗高數十米,面積約五百多平方米。洞頂種乳下垂,洞壁參差。洞腹自然分為內外兩洞。外洞正好供奉祖神像,對面為送子觀音像。內洞比外洞略高,亦寬闊,倚稱四壁伸縮而塑眾多動物雕像。入洞右側石壁上又開—個門,轉入一約20平方米,高2.5米;的山洞。岩洞正中拱奉如來佛祖神像,兩側凸凹不平的浮雕十八羅漢,工藝精湛,神形兼備,呼之欲出。新頂的正西方向,倚傍新頂有洞穴數處,名為朝陽洞。沿步道曲折而行,外側為彩繪廓壁,內側山崖峭壁之上有岩洞3個,間深7.5米,兩側均深3米,三洞所倚石崖及洞穴均已彩繪,洞體華麗,分別供奉三大士神像。與東下側的南崖宮遙相呼應。在滴谷寺正東半山腰處,有一神農洞,相傳為神農氏嘗百穀之所。洞口西向,在一天然青石上開鑿而成。洞口高1.7米,寬約l米。洞內寬5.7米,深6米,高約3米。洞口左側為一長方形石壁,似一天然石匾。洞外平坦,青草如菌,四周松柏掩映,若無人帶領,很難尋覓置身洞中,一種對先祖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在玉皇頂半山腰處,有一天然洞穴,兩面夾山、背山面谷,洞寬6米,深ll米,內套一小洞,洞壁玲磁泛光,洞內有石刻五處,保存清晰,特別是宋代秘書監知軍府事陳述古紀游題刻的「述古行之」、「述古遊子」、「宋治平仲」等,字體流暢,雕刻蒼勁,猶若石紋。老頂山除了這眾多的岩洞外,還有一處「寒泉絕勝」。在滴谷寺村老頂山鄉政府辦公樓下,有一股甘甜的清泉,洞口固額上嵌清朝所留楷書「古寒泉」。古寒泉即百穀泉,亦名神農泉。《潞安府志》稱:「百穀泉在百穀山神農廟前,礫石湧泉,寺僧引為優流,注為塘,由蛹口飛下大墊,注石子河,味甘。」洞口有宋代風格的浮雕龍頭,泉口雕有臥龍。龍嘴開張,下為圓形石鑿小井,布局招巧。眾貧寒泉列為古潞郡八景之一,流傳至今傳說甚多。及具錢表性的是:初建柏谷寺時,石龍嘴裡滴谷不斷,不緊不慢,長流不息,恰好可供全體工匠僧人所用,就將竣工時,在龍嘴邊接谷的小和尚漸感單調,便用木樟在龍口裡捅了幾下,只見龍嘴內突然飛出十對白鴿。從此龍嘴不再滴谷,只有一股渭細的泉水流出來。白鴿落在壺關境內,將一座山峰變為白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開發我們的始祖炎帝神農氏在太行山上嘗百穀、興農業、實現人類歷史上從遊牧到定居,由漁獵到農耕重大轉折的遺蹟,市委、市政府已決定,在炎帝昔日嘗百穀的地方構築一個宏大的炎帝紀念館。現在,高39米,堪稱亞洲第一的炎帝巨型銅像已屹立於聳翠疊嶂的百穀山損。以銅像為主體的祭壇、殿堂以及神農井、神農泉、百穀園、耒耜洞、神農村、碑刻等景觀正在籌建。在不遠的將來,這裡將成為炎帝子孫尋根問祖,瞻仰朝拜的一方熱土。
龍泉寺
在山西長治縣城南2公里南王莊村。寺側泉源,名曰龍泉,寺名因之。傳說始建於唐代,有造像碑為證;清嘉慶間增修碑文稱「建於金大定二年」,應是重建;元明清多次重修,始成現狀。寺宇規模不大,月山門,前殿,後殿及東西配殿。前殿為元代重建,後殿是金代原物,寬三間,六架椽,懸山式屋頂。柱子方形抹角,斗拱僅施在柱頭上,疏朗而蒼古。殿內兩山牆上各嵌古造像碑一塊,完好無損,上雕佛像一組,龕門作火焰形,內雕蓮台,佛像結跏呋坐,兩側為難迦二第子和二脅侍菩薩,共五尊。面形豐滿,線條柔麗,極富唐風。寺外西北角有元至正年間比丘尼首坐塔,平面方形,高2.3米,上刻佛像,序文和陀羅尼神咒,造形秀美,雕工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