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泊里红席

泊里红席

山东省胶南市泊里红席有悠久的历史,据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后经代代相传,编席技术便在泊里一带流传下来,成为一种传统的家庭手工工艺。这种席是用高粱秸劈成篾子,有红白两种颜色,交叉编织出各种不同花纹的图案,故称红席。因其编织严密、纹理清晰、光滑柔软、美观轻便,故深受民间喜爱,远销全国各地,并作为本地土特工艺产品进京展览。泊里红席,采用手工编织,绿色无污染,现已发展出红席手工制品。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泊里红席

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地点:山东省胶南市泊里镇

收入:900余万元

传说由来

据史料记载,编织红席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泊里大场镇等地的老席匠们口口相传,战国时期孙膑遭庞涓陷害,流浪并寓居于泊里一带,由于生活贫困、身无长物便用当地老百姓广泛种植的农作物高粱的秸秆,亦称秫秸,劈成篾子,编成席子。秫秸原本为白色,因为孙膑膝伤未愈,编席时鲜血滴在席子上,便形成了席子红白相间的颜色。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孙膑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便按着孙膑的方法编席铺在炕上,并给这个席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红席”,编织红席的手艺和在炕上铺席的风俗从那时起便在泊里一带流传开来,世代相袭,孙膑也就成为当地席匠心目中的祖师爷。由于红席的颜色红白相间,色泽鲜艳喜庆,在炕上铺上一领红席趋凶避邪逐渐演变为当地百姓婚庆嫁娶、欢度年节的一种风俗习惯。

当地习俗

炕上没有席,脸上没有皮。在胶南市泊里镇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在炕上铺红席的习俗。无论娶亲还是过年,泊里红席在当地都是亲朋好友间互相赠送的高档礼品。作为一种纯手工艺制品,泊里红席在全国独一无二,实际上,泊里红席的编织和使用在当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初期,泊里红席作为名优特产品,进京参展。《胶南县志》记载,1958年,泊里红席年产20万领,此前的1955年高产时,年产51万领。

1986年,泊里镇种席高粱8000亩,全镇除少数沿海村外,几乎村村从事编席业,投入劳力1.5万余名,只编席一项收入,镇人均达到100元。

1987年,原胶南市在泊里镇建立了“红席市场”,使这项传统手艺以家庭为单位得到进一步推广。

泊里镇相继成立了泊里红席协会和青岛泊里红席生产专业合作社,组织了编席技艺大赛,选拔出了红席技艺传承人,专项扶持奖励之外,还成立了红席专业推广公司,不断引进高水平工艺美术公司,辅导提升红席品质,实行个性化定制……越来越多的匠人重拾这一古老技艺,使泊里红席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新的传承和新生。

2011年,“泊里红席”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13年,为了对泊里红席进行保护和进一步传承,“泊里红席”商标被国家工商局注册为国家地理商标。

在位于新区泊里一路西段的“泊里民俗博物馆”,有超过600平方米的研学体验馆,供市民游客与编织匠人们面对面交流学艺,穿越2000年,红席织就的这一老青岛的地道民俗从未真正远离青岛人尤其是泊里镇周边老青岛人的生活视线。

在红席合作社的带动下,泊里镇已有500多农户重新拾起了多年不干的“手艺”,变“单打独斗”为“联合舰队”,提高了“红席匠”们对红席市场的“话语权”。管家庄、张家庄、常河店等4个村已成为小有名气的“红席”专业村,全村60%以上的农民常年编红席,户均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全镇年生产红席3万余领,收入900余万元。仅编织红席一项,预计全镇农民可增收100多万元。

技艺传承

泊里红席编织的主要村庄——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张家庄内,红席编织匠人们纷纷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助战疫情防控。他们通过编织带有文字的红席,表达自己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八个红白相间的文字红席展现在众人面前。[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