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油草

油草,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油草Leptochloachinensis(L.)Nees的全草。分布於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及陝西等地。具有行水破血,化痰散結之功效。常用於症瘕積聚,久熱不退。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油草

別名; 油麻、千金子

性味歸經; 味辛、淡,性平。歸肝經

毒性; 無毒

藥材分類;

功效作用

功能

行水破血,化痰散結

主治

症瘕積聚,久熱不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相關論述

《湖南藥物志》:「行水破血,攻積聚,散痰飲,解蠱毒。治症瘕,久熱不退。」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症瘕:(千金子)全草15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2、治久熱不退:千金子9g,路邊荊9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夏、秋季採收全草,曬乾。

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禾本科植物油草。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根須狀。稈叢生,直立,基部膝曲或傾斜,着土後節易生根,高30-90cm,平滑無毛,具3-6節。葉鞘無毛,大都短於節間;葉舌膜質,長1-2mm,多撕裂,具小纖毛;葉片扁平或多少卷折,先端漸尖,微粗糙或下面平滑,長5-25cm,寬2-6mm。圓錐花序長10-30cm,分枝及主軸均微粗糙,前者長達9cm;小穗多帶紫色,長2-4mm,含3-7小花;穎具1脈,脊上粗糙,第1穎較短而狹窄,長1-1.5mm,第2穎長1.2-1.8mm;外稃先端鈍,具3脈,無毛或下部被微毛,第1外稃長約1.5mm;花葯長0.5mm;穎果長圓形,長約1mm。花、果期8-11月。

分布區域

分布於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及陝西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潮濕土地。[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