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庄镇建设村
河庄镇建设村。东临河庄直湾(河),南和南阳镇横蓬村相依,西以永丰湾(河)为界,北与钱塘江南沙大堤接壤。据民国《海宁州志稿》记载,河庄镇一带原是海宁南部的沙滩,曾为钱塘江中小门。18世纪初,江道出北大门后,南沙渐与海宁分离,成为隔江相望,至清嘉庆十八年(1813)遂划归萧山。清光绪九、十年间(1883~1884),海宁、绍兴等地移民迁此定居,繁衍生息。村民中以高姓为多,约占总人口的半数,另有曹、沈等姓氏。原称河庄四村,1956年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意,改名为建设村。全村,其中有农业耕地3402亩(含江涂垦地783亩),水面205亩。1992年村委会下设21个村民小组,有1089户、3549人。[1]
中文名: 建设村
位 置:萧山市东北部30公里处
隶属于:河庄镇
总面积: 为3.2平方公里
目录
社会事业
生活改善建设文明随着经济发展,村民生活不断提高。1992年,建设村工农业总产值达2161万元(其中工业1609万元,农副业552万元),比1978年增加16.4倍;人均收入1506元,比1978年增加4倍多。1979年起,由新建的二三层楼房取代了世世代代的草房和平房。至1992年底,已有87%的户乔迁入既宽敞又明亮的新居,人均住房面积达56.2平方米。同时,许多高档的家电产品也陆续进入村民家中。据最近调查统计,全村平均每户有1台电视机;每3户有1台洗衣机;每8户有1只电冰箱;每12户有1辆摩托车;有53%的户使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个体户拥有汽车5辆、其它机动车41辆、运输船10只,另外,村民还装有电话11部,录像机56台。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村民和乐是当今建设村的新面貌。随着农工副业的全面发展,村里重视文明建设。1980年投资15万元办起村卫生保健室,为改善卫生条件还做到户户改厕,家家打井。1987年,获得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杜尼博士的好评,1992年又通过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达标验收。1981年投资文化设施5万多元,建立起村文化中心(俱乐部),设有图书室、阅览室、乒乓球室。该文化活动中心,1987年团省委授予"红旗青年之家"称号。从1982年起,用于教育的投入累计达60多万元。特别是1992年新建了135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530平方米的教工宿舍各1幢,教育设施齐全,成为村中最醒目的建筑群;全村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近10年来累计升入高中的学生有756名,进入大专院校的有19名。修建道路,美化环境。1991、1992两年间安排资金40万元,拓宽村中主要通道4000米,并铺上沙石路面,为浇柏油路面打基础。同时,还修筑纵横的机耕路15000米。经逐年投入和建设,一些主要道路两旁已绿树成荫,汽车直达村民家门口。重视思想教育,提倡新风气,是建设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1992年,全村评出遵纪守法户359户,"五好"家庭512户、双文明户11户,以及萧山市级敬老好儿女、"三八"红旗手各1名,杭州市农家女能手1名。1985年萧山市首次命名文明单位中,建设村榜上有名,并保持到现在。1978年以来,村党支部连年被评为萧山市级先进党支部,其中5次被评为杭州市级先进党组织,1982年还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1991年,建设村又被中共萧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标兵村"。
经济
科技兴农
粮麻发展建设村地处钱塘江冲积平原,以前此地还是芦苇丛生、禽兽出没的荒滩,后经几代人垦荒种植,始逐步得以发展。1949年前受咸碱沙土和水源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无法耕耘水稻,只能单一播种络麻,每亩产量只有150~200斤,收入微薄,村民生活艰难。1949年后,人民政府重视兴修水利,开掘人工河道,并从萧山西部引入淡水灌溉,使土地的咸碱程度逐年下降,农作物的种类也不断增多。1969年试种水稻成功,从此建设村走上了粮麻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道路。1981年以后,为巩固农业基础,每年从工业利润中安排6万元资金贴补农业,主要用于减轻农民承包费用、支持农科试险、推广新产品、引进良种、创办配药站等。1991、1992两年中又拨专款25万元,其中投资12万元新装变压器2台,计100千瓦;投资6万元,新建"三面光"渠道3500米;投资5.8万元,新砌排水沟1450米;投资1.2万元,新增机埠2个。从而增强农业的抗灾能力,确保农业生产旱涝保收。实现亩产"千斤麻"、"吨粮田"是建设村科技兴农的目标。1972年村建立农科队,从实际出发,进行多种农业科学试验。据统计,至1992年农科队共搞试验项目107项,其中农户已普遍应用的有85项。效果最明显的是由传统阔畦套种,改变为稻、麦、麻窄畦套种,提高了复种指数;采取"开沟深施(肥)、地膜覆盖"播种红麻新技术,得到了浙江省、杭州市和萧山市农科部门的肯定和推广。1989年,18亩青皮三号红麻高产模式栽培试验,经省农业厅农科院测定,亩产达到775.5公斤,比普通田块每亩增加300多公斤,刷新了当时中国红麻的高产纪录。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科学种田兴起,使粮食和络麻两大主要农作物连年获得好收成。1992年,全村1267亩粮食,亩产1117公斤,总产达1415吨;1741亩络麻,亩产472公斤,总产为822吨。尤其是粮食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国家每年供应村民的口粮由70年代的50%至80年代减为30%,进入90年代后已达到自给有余。工业致富副业兴旺农业基础的稳固,为工副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建设村的村办工业起步于1975年的建设农机厂(后易名河庄汽车配件厂)。创办时,仅有600元资金,两间旧平房,经过几年的努力,至1978年又办起建设预制厂。第二年,两厂实现工业产值27万元。进入80年代,在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鼓舞下,除汽配厂改名为萧山润滑工具厂外,1980、1981、1984年又先后建立起永丰闸百杂商店、联营菜厂和化纤厂等5家工商企业,共有职工348名。主要产品有汽车配件、建筑构件、化纤织造、蔬菜成品。其中1990年萧山润滑工具厂生产的400克高压黄油枪获省优质产品,畅销中国,出口美国、日本和东欧许多国家及地区,成为中国十大黄油枪生产厂之一。是年,该厂被列为萧山市二级企业,1992年还被萧山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永丰闸化纤厂近年生产的新特呢、麻纱王等新产品,货畅其流,远销山西、山东、辽宁、四川等地。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菜厂,立足传统、科技配方,其生产的小包装萝卜干、榨菜、胡瓜、什锦菜等,也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1992年,村办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609万元,创利润6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是1978年的58倍之多。建设村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开展多种经营。近年来,全村种养项目达38个,主要有养禽、畜、鱼,发展水果,种植蔬菜,还有运输、建筑和服装等第三产业,从中也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专业户。在诸多农副业生产中尤以传统名菜--萧山萝卜干为最,遍及家家户户。1992年,全村收获萝卜达到1500吨,加工成萝卜干700多吨。是年,村里集体和个体的多种经营收入为322万元,占村总收入的15%。
政治
党员干部为了充分发挥建设村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村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三个代表”和“党的先进性”学习,全面提高党员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凝聚人才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依法按章办事的能力。认真组织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以“培”为重点,以“带”为目的,把产业链接起来,把经济发展起来,把农民致富起来,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人们每个党员干部的责任,建设村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广大农户向来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发展缓慢,村两委的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由于广大农户思想守旧,不敢大胆地尝试,村两委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带头试种棉花、西瓜等经济作物,每个党员户选种一亩,中干部选种2亩,结果收入相当可观,一亩棉花的收入超过了两季水稻的收入。2019年建设村的棉花种植大面积展开,平均每个农户增加两千元的收入。以上的事例足以说明建设村的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与基层党员干部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成绩为了更好地发展建设村的经济建设,村支部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召开部分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开座谈会,总结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邀请部分有爱心,有经济头脑的打工、经商人士参加,让他们给建设村的经济建设献计献策,传授外地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尽力引进外来资金对建设村投资建设。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两委投资两万多元,创了中老年人活动室,生产技术传播室。两室的开办,使建设村精神文明创建著有成效,控制了过去的赌博风气,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和睦相处。自2004年以来,全村无一例刑事案件发生,并荣获肥西县政府授予:人民调解工作先进调委会;严店乡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支部等称号。家家争创家庭文明户蔚然成风。
领导“人们选对了好领导”,这是建设村村民的共同语言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积极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是人们党员干部的宗旨。由于村里没有通沙石路,导致群众买肥料卖粮出行难、不方便,严重制约村级经济发展,村民反映强烈,村两委看在眼里,急在心中,通过多方筹集约30万元,修通了18个村民组之间约10公里的沙石路,根据群众意见和建议,并且利用“一事一议”的形式,筹集资金6万元,对村沙石路进行一次全面维修。建设村属蒋口河灌溉范围,涵闸、斗门较多,现有更生站两座,由于年久未修,机械老化,不能承担平山势主产的灌溉任务,每逢雨水季节,群众叫苦不迭,反应强烈,村党支部通过多方筹集,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筹集4万元对机械重新维修和涵闸配套。从而使全村广大村民真正得到实惠,深受群众欢迎。2005年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为了使先进性教育落到实处,村党支部筹集资金贰仟多元和棉被,对五保老人、特困户进行送温暖活动,使他们在年关有饭吃、有被盖,真正体会到在党的领导下,感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爱心。
视频
最美宁晋-北河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