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婆街道
河婆街道,隸屬於廣東省揭西縣,位於揭西縣境西南部,東連龍潭鎮,西接五雲鎮,東南鄰坪上鎮,北毗良田鄉和梅州五華縣。河婆街道是揭西縣政府駐地,是揭西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河婆街道轄區面積128.6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2平方公里,下轄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6個村民委員會。
2018年底,河婆街道總戶數4.01萬戶,戶籍人口13.3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64萬人,非農業人口6.74萬人。
2017年,河婆街道實現農業總產值5.5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3.9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7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7.84億元;國地稅收收入8124.85萬元。
2002年,河婆街道被廣東省列為中心鎮。2004年,河婆街道被評為廣東省電子琴技術創新專業鎮。[1]
2013年,河婆街道被評為廣東省「教育強街道」。
中文名: 河婆街道
行政區劃代碼: 445222001000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
地理位置: 揭西縣西南部
面 積: 128.6 km²
下轄地區: 9個社區,26個村
政府駐地: 北環一路
電話區號: 0663
郵政區碼: 5154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3.38 萬(2018年)
著名景點: 霖田祖廟、廣德庵、天竺岩等
車牌代碼: 粵V
目錄
歷史沿革
明崇禎二年(1629年),在今河婆街道境內已有城寨,民國以前為圩。
建國後,河婆街道屬揭陽縣第一區。
1965年,河婆街道被定為揭西縣縣治所在。
1986年12月,改區體制為鄉、鎮制。原河婆區與河婆鎮合併,稱河婆鎮。
2006年5月31日,撤銷河婆鎮設河婆街道。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河婆街道下轄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6個村民委員會。
河婆街道下轄行政區劃
新建、新四、鄉肚、鄉新、北坑、西坑、六一、後埔、下灘、嶺豐、湖洋、廟壠、馬頭、廟角、欣堂、南新、新樓、南和、宮墩、溪角、河東、三星、東星、溪西、溪東、客潭。
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建新、東風、河山、新村、大同、河西、軍田、寶塔、新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河婆街道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境西南部,東連龍潭鎮,西接五雲鎮,東南鄰坪上鎮,北毗良田鄉和五華縣。轄區面積128.6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河婆街道居獨山、明山、巾山三山環抱之中,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變緩,西北為中低山區,東南為低山丘陵區,中部為丘陵河谷地帶,形似小盆地,橫江、榕江兩河溪交匯於河婆街道。
自然資源
河婆東星、鄉肚分布有地下熱水資源。
人口
2018年底,河婆街道總戶數4.01萬戶,戶籍人口13.3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64萬人,非農業人口6.74萬人。
經濟
河婆主要產業有電子電器(電子琴)製造、製藥、食品加工等。
2015年,河婆街道實現工業總產值91.89億元,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9億元。2015年,實現稅收收入9107.21萬元。
2017年,河婆街道實現農業總產值5.5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3.9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7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7.84億元;國地稅收收入8124.85萬元。
教育
截至2018年底,河婆街道有公辦完全小學17所,教學點6所,初級中學3所,民辦學校九年一貫制學校1間(寶塔實驗學校),公辦小學教師有552人,小學生數12080人。
2013年,河婆街道被評為廣東省「教育強街道」,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級督導評估。
2007年12月22日,揭西縣河婆中學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初級督導驗收。
歷史文化
方言
河婆街道通行客家話。
特色小吃
河婆街道有擂茶、米呈、細粄、紅桃粄、糍粑、釀豆腐等特色小吃。
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婆街道有三山國王祭典、娘媽生、客家山歌等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其中,三山國王祭典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三山國王祭典活動中保留了客家人的傳統信仰儀式,以及潮汕地區的各種民間藝術形式,為研究潮汕地區的社會文化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保留了半山客、粵東潮汕地區,港、澳、台同胞及東南亞各國華僑以民間信仰為特點的傳統民間文化。
文物古蹟
河婆街道革命舊址和文物古蹟甚多,有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民國十四年(1925年),蔣介石、廖仲愷、周恩來等率領東征軍先後兩次到河婆,大光學校、中華醫院、大同醫院是東征軍活動的舊址。
三山祖廟又稱霖田祖廟,位於揭西縣城河婆街道的廟角村。始建於隋、顯唐、封宋,已有1400年人歷史,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風景名勝
河婆街道主要有三山祖廟、廣德庵、過路塘、天竺岩、河婆古塔等旅遊景點。
視頻
溪角小學 揭陽市揭西縣河婆鎮溪角村 東山中學 揭陽市東山區委後面 揭陽市榕城區仙橋鎮美東小學
{#ev:youku| XMTQ4NzA3NTYxNg | alignment=cen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