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街道
河東街道位於贛江之濱,青原區中心地帶,下轄17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總人口48923人(2010年),土地面積7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23915畝,耕地面積17472畝。河東街道是一個集交通、旅遊、文化和商品流通為一體的綜合性街道。境內水陸交通便利,上可溯贛江溝通閩粵,下可泛鄱陽抵長江下游省市;京九鐵路吉安火車站座在區內;105國道橫貫南北,井岡山大橋、贛江公路大橋、白鷺大橋跨越贛江與吉州區相連。井岡山大學、吉安農校、吉安武校、駕校、新科電子學院、井岡山師院附中等一大批大、中、小學豐富了街道的文化資源。贛中最大的商品批發市場貿易廣場、吉安火車站站前廣場落戶區內,使街道的經濟更加繁榮。[1]
中文名稱: 河東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江西省吉安市
面 積: 72平方公里
人 口: 48923人(2010年)
目錄
街道概況
近年來街道經濟快速發展,工業經濟初具規模,形成了以食品、茶葉、建材、機械等為主體的行業結構。農業立足城郊優勢,依靠科技,形成了青原優質商品糧基地,夏家、沙芫無公害蔬菜基地、美國提子基地、草莓基地、山塘水庫種養示範基地、大路肉鴨基地等特色農業基地。商業依託區位條件,形成以青原山旅遊為中心的特色服務業、商品流通業。跨入新世紀,街道將立足以人為本,創新舉措,打造濱江花園城,描繪未來新藍圖。
名優特產
近代民間流傳「河東蘿蔔水泱泱」,街道梅林蔬菜基地出產的蘿蔔、葫子以口感好、肉質鮮美享譽省內外;梅林茶廠出產的茉莉花茶馥郁芬芳、滋味鮮爽甘實,具有悠久的歷史;大路的棗脆甜干嫩,友誼的桔色澤金黃,紅光的花生顆粒飽滿;雲江的石料是良好的建築材料。
地理位置
青原區河東街道位于吉安市東南部,贛江東岸,青原區中心地帶。其東部、南部、西部分別與天玉鎮、值夏鎮、吉州區相接。地理坐標為東經114度-115度,北緯26.38度-27.10度,全街總面積為72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河東街道是2001年12月由河東鎮撤鎮設街組成,原隸屬吉安市,2000年4月吉安地區撤地設市後劃入青原區。所轄區域與原河東鎮一樣。
資源條件
氣候條件,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具有冬春陰冷,夏熱秋燥,初夏多雨,伏秋乾旱、雲系多、光照少、無霜期長等特點。年平均降水量1457.5mm年平均氣溫18.3度,無霜期280-300天。
地勢地形地貌,街道屬工壤丘陵地帶,地質結構簡單,地貌屬贛江二級階地位置。
吉安市地下礦藏眾多,主要有煤、鐵、鎢、鉬、鎳、錳、鉀等多種有采價值的礦點400多處,還有金、銀錫、鉑等礦種。
能源條件:街道位於105國道線上,離華能電廠十公里,泰和機場40公里,吉安火車站2公里,贛江橫穿境地,水、電充足,交通條件便利後勤供應充足。
交通條件:街道位於贛江之濱,陸路有105國道、京九鐵路,地理位置優越,由東向西可連接北京,西南、華南、福建,水路上可溯贛江溝通閩粵,下可泛鄱陽湖與長江相聯,抵長江下游發達省市。
旅遊資源:街道區域內青原山,面積約30平方公里,是省級風景名勝區。因山青、水青、氣青而得名,有「山川江西第一景」之稱。山中有淨居寺、陽明書院、石猴賞月、祖關、七祖塔、飛來塔、待月橋、虎跪泉、試劍石等30多處景點。自唐宋以來,有顏真卿、蘇軾、文天祥等文人學者留下詩文500餘篇。
經濟建設
街道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與時俱進,樹立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堅定不移地實施「開放帶動、科教興街、商貿活街、農業穩街、工業強街」等戰略,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在街道的空間布局上初步實現了幾大重點區域:一產形成了青原優質商品糧基地,梅林無公害蔬菜基地,山塘水庫、稠塘湖立體養殖基地及夏家美國提子基地;二產形成了華能工業園,梅林工業園兩大工業區;三產依託處於青原區中心地帶快速發展。2003年街道國民生產總值28112萬元,其中第一產業8685萬元、第二產業14494萬元、第三產業4933萬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52%、73%、104%。
視頻
河東街道表示將加速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