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与餐桌
内容简介
★ 水果、谷物、坚果、茶叶……很多我们熟悉的食物都有着深刻且出人意料的过往,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中亚
★ 作者综合了广泛的考古学、植物学、历史学证据,讲述古老世界的农业生产者如何培育出我们今天享用的食物,以及它们传入世界各地的迷人经历
★ 追溯沿着古老丝路的商品、思想、文化和基因交流,以及丝绸之路在食物的进化和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
★ 通过生动的例子,探索食物是如何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并改变全球饮食的
★ 国际学术研究机构马普所研究员罗伯特·N.斯宾格勒三世多年心血之作
★ 《自然》《经济植物学》等权威期刊推荐
谷物、水果、坚果、茶叶……我们今天消费的许多食物都有深刻且令人惊讶的过往,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中亚,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世界各地的厨房。丝绸之路沿线的商品、思想、文化和基因交流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有组织的贸易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的汉朝。本书综合了广泛的考古学、植物学和历史学证据,讲述了古代的农业生产者如何培育出我们今天享用的食物,以及它们传入世界各地的迷人故事。通过考古遗址中发现的保存完好的植物遗存,斯宾格勒三世确定了我们熟悉的作物驯化的地区和人们携带它们周游世界的路线。通过生动的例子,探索了食物是如何塑造人类历史进程并改变全球饮食的。
作者简介
罗伯特•N.斯宾格勒三世(Robert N. Spengler III)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古植物学实验室负责人,大众/梅隆基金会( Volkswagen/Mellon Foundations)研究员,以及古代世界研究所的前访问研究学者。
陈阳
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英语、法语自由译者、写作者。译有《法老的宝藏》《密室推理讲座》《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人间食粮》《人像:2005-2016》等十余部作品。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考古学专业博士。
原文摘录
人们在丝绸之路上传播的生物有机体规模空前,只有欧洲的殖民地扩张才可与之一较高下。 虽然手抓饭可能是今天在俄罗斯、土耳其和阿拉伯世界流传最广的一道膳食,但它的雏形 可能起源于2000年前的印度,随后逐渐传播到俄罗斯全境。手抓饭的形式丰富多样,原料包括米饭、水果干或胡萝卜、洋葱,有时还有肉类;每个地区、每个家庭都有其制作秘诀。手抓饭俨然成了身份认同的标志,偶尔还是民族性的有力宣示。许多中亚人都以当地的特色手抓饭为荣。有意思的是,虽然现代食客几乎无法想象没有米饭的手抓饭,但是在近代之前,只有最富有的社会上层人士才有机会享用米饭,其他人只能用大麦制作手抓饭(Bacon,1980)。
书评
《沙漠与餐桌》探讨“食物在丝绸之路上的起源”。从文明传播的角度来说,丝绸之路作为器物之路、贸易之路、宗教之路等的意义,已经广为人知,但是,有关农作物和饮食文化交流的历史,基本上仍处于零散的讨论状态,大多作为篇幅短小的论文或者专著中的个别章节、段落而出现。就此而言,《沙漠与餐桌》一书,提供了丝路文明研究的新的视角。
作者罗伯特·N.斯宾格勒三世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古植物学实验室负责人,大众/梅隆基金会研究院,以及古代世界研究所的前访问研究员。
通过追踪一系列植物在跨欧亚贸易路线上的历史之旅,借助考古学和生物学,尤其是植物遗传学和植物考古学领域的最新发现,作者将为我们揭示熟悉的食物如何穿越无垠沙海和崇山峻岭,历经数千次冬去春来走入我们的厨房,以及新品种农作物的引入如何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植物遗传学和植物考古学的证据是最直接的,可以为证明横跨亚欧大陆的食物系统的存在提供最初的证据,还原各种植物及其他常见农作物的起源和传播历程。
马可·波罗、亚历山大·冯·洪堡、斯文·赫定、拉铁摩尔等探险家的著作,还有许多当时编纂的丝绸之路各地的食谱,都表明了,丝绸之路始终是东亚和中亚各地区特色美食交融的渠道,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4世纪。比如,黍沿着丝绸之路西行,最终成为罗马帝国及至整个欧洲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而在相反的方向,小麦传入东亚,后来被用于制作面条和饺子,对中国人的饮食产生了显著影响。
该书前半部分集中于对香料、粟米、大麦、小麦等的考察,后半部分是豆科植物、葡萄、苹果等水果、坚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考察。这些考察不乏有趣的逸闻,比如,在史诗《吉尔伽美什》里,吉尔伽美什吃下大麦蛋糕,借此与农民群体拉近关系。这是因为,大麦在许多文化里曾是社会地位的标志,古罗马军队曾将食用大麦视为一种惩罚。
作为人类最初违反上帝命令的象征,欧洲传统的神话与观念对苹果是很反感的。而苹果如今已经洗去污名,成为我们喜爱的“水果之王”。重新认识苹果,就是从丝绸之路开始的。欧洲各地的古代遗址都出土了林檎(苹果野生亲缘种)的植物考古学遗存,欧洲野苹果传播过程的基因图谱非常复杂,这反映了当时驯化苹果的先民们活动的轨迹也是交叉的。
一个推动葡萄和葡萄酒普及的事件可能是大唐帝国在641年征服了吐鲁番附近的高昌国,这巩固了大唐帝国对丝绸之路的控制,从而使得中亚的地方葡萄品种传入中国,成为众多唐朝诗人歌咏的对象。商旅用皮袋装着葡萄酒,用大桶装满葡萄干,带着珍贵无比的葡萄品种种子,沿着中亚的贸易路线穿梭往来,葡萄与葡萄酒是古代世界的重要商品。
桃的古拉丁文意思是“波斯苹果”,这种命名法说明了桃这种水果在古代波斯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中国古代典籍里有很多关于桃的记载。在中国,尤其是道教的观念里,桃是永生的象征。薛爱华的《撒马尔罕的金桃》,就是用“桃”的意象来阐发其关于唐代舶来品的研究专著,他说中亚曾经生长着一种果实呈金色的桃树,那是公元一千纪晚期沿丝绸之路传播的珍贵的异域商品。
这些粮食、作物、水果传播的过程,始终伴随着人类的活动。帝国的扩张,军队的流动,殖民的开垦,以及成千上万商人和牧民的足迹,他们随身携带的遗传物质催生了许多动植物的新品种,进而推动了农业革命和技术革新。作者提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赵志军将公元前三千纪小麦传入中国的山地走廊称为“小麦之路”。小麦之所以在汉代突然崛起,部分原因或许是将冬小麦纳入了轮作周期。轮作制度是一项农业重要举措,增加了粮食供给,确保了欧洲和亚洲各大帝国的繁荣发展。
将这些不同种类的粮食作物串连起来的书写,体现了广阔的叙事背后的历史逻辑。作者并不是做名物搜集,不是为了向我们介绍物质本身及其传播过程,而是更着力于揭示这些传播过程所体现的人与人的联结。最成功的那些食物的传播,总是遍历那些人类足迹踏过的更广泛的区域。新的食物种类诞生于旧品种的内部,邻人与邻人们相互借鉴与效仿,有没有可能,世界各地的饮食都是通过类似于丝绸之路的方式的长途迁移而塑造出来的呢?
全球史学研究有一种说法,叫“哥伦布大交换”,意思是,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欧洲、美洲、亚洲与非洲的大量农作物都参与了全球范围的大交换,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更称之为“人类之网”,整个地球迅速编织成了一张纵横交错、密切联系的网络。《沙漠与餐桌》揭示了,植物沿着人类文化交流的既定航线(比如大西洋航线或香料之路)传播,不是哥伦布之后才有的创举。在此之前,类似的路线,比如阿克苏姆的盐帮贸易路线、控制着阿拉伯半岛和西南亚南部贸易往来的塞巴商道等,早就在发挥交换的作用了。也因此,该书尽管围绕丝绸之路展开,却并非限制在惯常的丝路范围之内,作者把茶马古道,穿过云南后沿喜马拉雅山南麓而行的这条线路,也作为考察对象,因为茶叶是全球贸易的重要品类之一。
作品关注全球化如何影响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各个文化的发展,以及今天全球化如何持续改变着我们生活的世界。作者以“沙漠与餐桌”为话题,探讨古代世界各种粮食、作物的传播,探讨饮食文化的交融与人口、观念、技术的流动,构建了一部视角独特的世界史。
中国科学报—丝绸之路,原来也是一条特色美食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