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沙梨(中药材)


沙梨
圖片來自360百科

沙梨,中药材名。本品为蔷薇科沙梨Pyruspyrifolia(Burm.f.)Nakai,以果皮入药。功能主治为:清暑解渴,生津收敛。治干咳,热病烦渴,汗多等症。[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沙梨
汉语拼音:shā lí
别名:雪梨、麻安梨
性味:味甘、涩,性凉
功能:清暑解渴,生津收敛
主治:干咳,热病烦渴,汗多等症

目录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沙梨

来源

蔷薇科沙梨Pyrus pyrifolia (Burm. f.) Nakai,以果皮入药。

生境分布

华东中南西南

化学成分

果实含苹果酸、枸橼酸、果糖、葡萄糖及蔗糖等。

性味

甘、涩,凉。

功能主治

清暑解渴,生津收敛。治干咳,热病烦渴,汗多等症。

用法用量

鲜品2~4两,干品3~5钱。[2]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7-15米;小枝嫩时具黄褐色长柔毛或绒毛,不久脱落,二年生枝紫褐色或暗褐色,具稀疏皮孔;冬芽长卵形,先端圆钝,鳞片边缘和先端稍具长绒毛。

叶片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7-12厘米,宽4-6。5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稀宽楔形,边缘有刺芒锯齿。微向内合拢,上下两面无毛或嫩时有褐色绵毛;叶柄长3-4。5厘米,嫩时被绒毛,不久脱落;托叶膜质,线状披针形,长1-1。5厘米,先端渐尖,全缘,边缘具有长柔毛,早落。

伞形总状花序,具花6-9朵,直径5-7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幼时微具柔毛,花梗长3。5-5厘米;苞片膜质,线形,边缘有长柔毛;花直径2。5-3。5厘米;萼片三角卵形,长约5毫米,先端渐尖,边缘有腺齿;外面无毛,内面密被褐色绒毛;花瓣卵形,长15-17毫米,先端啮齿状,基部具短爪,白色;雄蕊20,长约等于花瓣之半;花柱5,稀4,光滑无毛,约与雄蕊等长。果实近球形,浅褐色,有浅色斑点,先端微向下陷,萼片脱落;种子卵形,微扁,长8-10毫米,深褐色。花期4月,果期8月。

主要价值

果实、果皮:清热,生津,润燥,化痰。用于咳嗽、干咳、烦渴、口干、汗多、喉痛、痰热惊狂、便秘、烦躁。根:止咳嗽。[3]

参考资料

  1. 沙梨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沙梨中医世家
  3. 沙梨(蔷薇目蔷薇科乔木)360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