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沈法兴
图片来自名人简历网

沈法兴(?—621年),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隋末唐初割据势力。初任吴兴郡守。义宁二年(618年),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沈法兴于是以诛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拥兵六万,不久占据长江以南十几个郡。武德二年(619年),自称梁王。 武德三年(620年),李子通渡江,占领京口(今江苏镇江),沈法兴遂放弃毗陵,投奔吴郡(今江苏苏州)。后来杜伏威使辅公祏以精卒数千人讨伐李子通。李子通被杜伏威击败后,东走太湖,又组织武装,袭击沈法兴。沈法兴大败弃城,率左右数百人投靠闻人遂安(闻人是复姓),闻人遂安派遣部将李孝辩前去迎接。沈法兴途中后悔,预谋杀李孝辩,在会稽被识破。李孝辩发兵将其包围,沈法兴走投无路,投江自杀。

目录

基本信息

本 名:沈法兴

别 名:梁王

所处时代:隋末唐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逝世日期:621年

人物简介

沈法兴(?-620),隋末地方割据者。隋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位杭州市西北)人。世为郡豪强,拥有宗族数千家。隋末任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郡守。隋将楼世干作乱,率兵围城,曾奉旨征讨。618年(大业十四年,隋末恭帝杨侑义宁二年),隋大臣宇文化及在江都(今扬州)杀炀帝,以讨宇文化及为名,起兵,直奔江都,得精兵六万,攻据余杭(今浙江省余杭县,位杭州市东北)、毗陵(今江苏省常州市)、丹阳(今江苏省丹阳县,位镇江市东南)等十余郡,及至乌程(今湖州),称江南道大总管。旋闻越王杨侗立,称帝于东都洛阳,乃修书上表称臣。次年,称“天门公”,未几,唐武德二年(619),自称“梁王”,定都毗陵,改年号“延康”,置百官。其时,杜伏威、陈棱、李子通分别割据,各拥重兵,法兴三面受敌。武德三年,李子通乘胜渡江,占领京口(今江苏镇江)。法兴遂放弃毗陵,投奔吴郡(今苏州),又改奔会稽,兵败赴江而死。[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