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沈思孝(1542年-1611年),字纯父纯甫,号继山浙江嘉兴人。明代政治人物。明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进士。

目录

简介

考取进士时高拱想要用他为属官,但思孝拒绝,出为广东番禺县令,并纠正两广总督殷正茂与洋人通商的政策。

万历初年,升为刑部主事,因与艾穆一起上书,反对张居正夺情留官,被张居正廷杖充军。居正死后召回,升任光禄寺少卿,又迁太常寺少卿,被御史龚仲庆攻击,思孝被改任顺天府尹,又被弹劾,改调南京太仆寺卿,最后沈思孝告病辞官。

后被吏部尚书陆光祖起用为南京光禄寺卿,又升任佥都御史陕西巡抚。在宁夏征讨叛乱时与魏学曾意见不合,而后被给事中侯庆远弹劾,说思孝放弃边关,只敢躲在内部,守著妻小。朝廷将思孝改任为河南巡抚,思孝推辞,而后被改为大理寺卿

宦官郝金假传太后旨意被捕,刑部为郝金脱罪,但沈思孝驳斥,说要极刑,皇帝很高兴,提拔沈思孝为工部侍郎。陕西必须进贡大量羊绒,是当地的一大负担,思孝上奏求情,朝廷同意减少十分之四,升右都御史,协助办理马政。给事中杨东明邹廷彦相继攻击,皇帝处罚了杨东明与邹廷彦。

万历廿三年,日本大名丰臣秀吉威震日本后,入侵朝鲜,是为朝鲜之役,明朝官员们打算媾和,说要封秀吉为日本国王,沈思孝奏请力战,斥责主和派。此时其友丁此吕被吏部尚书孙丕扬借由考察的机会贬斥,沈思孝因而卷入党争,与孙丕扬等人争执,蒋时馨也怀疑自己遭到沈思孝陷害,于是陷入大量的阴谋论。沈思孝请求辞官,皇帝同意。

天启年间,沈思孝赠太子少保。思孝以正直闻名于天下,然而其重视义气、又好胜,动辄得罪朝廷大臣。

人物轶事

忠直保守,尚气好胜

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两朝元老、内阁首辅徐阶退休,回到故乡松江华亭;这一年,紧邻松江的嘉兴出了一位进士,他就是沈思孝。沈思孝出身嘉兴西河沈氏,这一家族后来与华亭徐氏家族有过联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跻身嘉兴旺族之列。

沈思孝26岁进士及第,三年后被派到广东番禺县任知县。番禺县临海,提督两广军务的殷正茂想听任民间私人与海外诸国商人进行贸易,并开海口诸山以征税,沈思孝以为不可。其实早在隆庆元年,朝廷已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进行海外贸易。隆庆开关,成效显着:倭寇渐不为患,财政收入增加,史称“公私并赖”。然而,沈思孝罔顾这些成效,坚持闭关锁国,以求一时之安。初入政坛,年纪轻轻,沈思孝的政治思想和举措就这般保守,反映了他的政治眼光,也预告了其一生的政治格局。

弹劾张居正

隆庆六年(1572),穆宗驾崩,其第三子,年仅10岁的朱翊钧即位,是为神宗,由内阁首辅张居正辅政,次年改元万历,开启了张居正当国掌权的十年。

万历五年,张居正收到了父亲去世的噩耗。按照明朝祖制和礼俗,他应回到家乡为父亲居丧守孝二十七个月,期满再入朝为官。此时此刻,张居正辅佐幼主,大权在握,各种改革举措也在逐步推进,如果他此时离开,两年以后再回来,且不说大权旁落,就是各种改革也不能顺利进行。进退两难之际,户部侍郎、张居正同榜进士李幼孜倡导夺情。所谓夺情就是朝廷在大臣居父母之丧期满,召出任职,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参加庆贺等。张居正的夺情属于后者。

夺情之议一出,满朝文武哗然。诸翰林王锡爵、张位、赵志皋、吴中行、赵用贤、习孔教、沈懋学等人都认为不可,张居正一概不听。到了十月,彗星出现,大内起火,群臣认为天垂异象、地上火灾,都由张居正夺情所致,是上天在示警。十月十八日,翰林编修吴中行上疏,十九日赵用贤复上疏,他们请求张居正回乡奔丧,丧毕还朝,被杖责六十。

二十日,刑部员外艾穆、主事沈思孝联合再上疏,他们认为:社稷所重,莫如纲常。元辅大臣,是纲常表率。纲常不顾,怎么能安社稷?朝廷夺情,以例留张居正,一方面破坏先王之制,另一方面伤父子之情,坏伦理纲常。位极人臣,反而不修匹夫的节操,如何面对天下万民和后世子孙?陛下实在眷顾张居正,应爱之以德,让他奔丧终制,以全大节。

此疏一上,张居正更加生气,廷杖艾穆和沈思孝各八十,杖毕加镣锁,并囚禁,又将沈思孝贬到广东,戍守神电卫。

在张居正权势熏天的情况下,沈思孝犯颜上疏,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是不识实务,虽于夺情一事无补,却在朝中树立了威望,史称他“以直节高天下”。张居正死后,神宗召沈思孝还朝,恢复他的官职,不久又升为光禄少卿。

朋党所累

张居正去世后,沈思孝颇有时望,本该仕途顺遂,有所作为,但他尚气好胜,为朋党所累。

沈思孝和同僚江东之、李植、王士性及王国等友善,也交好于太宰孙丕扬。王国想出任巡抚,请沈思孝请托孙丕扬,孙丕扬没有答应。王国因此怨恨沈思孝,离间沈思孝和孙丕扬的关系。眼看着沈思孝官位屡升,王国恼羞成怒,和沈思孝反目成仇,勾结李植、蒋时馨攻击沈思孝。他们要借孙丕扬之手除掉丁此吕,揭发丁此吕贪赃数万。丁此吕是万历五年的进士,和沈思孝一向交好。沈思孝扬言于朝,要救丁此吕。神宗厌恶蒋时馨,罢了他的官。孙丕扬上疏言:蒋时馨无罪,丁此吕贪赃有证据,沈思孝不该包庇丁此吕,并请求告老还乡。神宗下诏慰留孙丕扬,责备沈思孝,并逮捕丁此吕。御史俞价、强思、冯从吾,给事中黄运泰、祝世禄,都为蒋时馨讼冤,言语之间不免侵犯沈思孝、江东之。给事中杨天民、马经纶、马文卿又各自上疏弹劾沈思孝。沈思孝在朝中非常孤立,声望也扫地。丁此吕个人的贪赃问题,竟演变成为朝臣的党争,沈思孝也难辞其咎。

然而,沈思孝并未以此为鉴,他又卷入与诸台谏官的舌战之中。赶上神宗对台谏官妄言不任事积怒已久,张新建又倚重沈思孝,怂恿神宗命令部院弹劾台谏,名单呈上后,神宗亲自察看,数十名台谏官被逐。沈思孝虽沾沾自喜,很是得意,但不安其位,辞官回乡。

沈思孝乡居15年,在湘湖滨(今嘉兴市南湖区七星湘家荡)建别墅绿罗庄。着有《溪山堂草》4卷、《陆沈漫稿》6卷、《继山草堂集》20卷、《秦录》1卷、《晋录》1卷。[1]

参考来源

  1. 沈思孝:忠直保守,尚气好胜, 秋水野禾的博客网, 201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