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舫
沈國舫男,1933年11月15日出生於上海,祖籍為浙江[[嘉善\\。著名林學家,林業教育家,森林培育學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1956年畢業於蘇聯列寧格勒林學院。歷任北京林業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校長,併兼任中國林學會理事長、《林業科學》主編。現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沈國舫不斷系統總結森林培育方面的科研成果和生產實踐的進展。在立地分類評價和適地適樹、混交林營造、速生豐產林培育、乾旱半乾旱地區造林技術及城市林業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填補了許多空白。他在擔任北京林業大學校長期間,對學校建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業績,推動了全國林業高等教育的發展。着力於中國森林可持續發展及林業發展戰略等宏觀研究,對林業重大決策發揮了重要作用。2011年5月26日,沈國舫稱三峽工程僅對局地氣候略有影響,不會引發大旱。
沈國舫 | |
---|---|
出生 | 1933年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林學專家、林業教育家、森林培育學家 |
人物履歷 1950-1951年 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肄業。 1951-1956年 蘇聯列寧格勒林學院林業系學習。 1956年 在北京林學院(現北京林業大學)任助教。 1960年 在北京林學院任講師。 1980年 在北京林學院任副教授。 1981-1984年 任北京林學院副教務長。 1984-1986年 任北京林學院(北京林業大學)副校長。 1986年 在北京林業大學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6-1993年 任北京林業大學校長。 1993年 任北京林業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1993年 任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 1993-1997年 任中國林學會理事長。 1994年 任《森林與人類》雜誌主編。 1995年 任《林業科學》雜誌主編。 1995年 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8年 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代表作品 1 沈國舫.林學概論.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9.
2 黃樞,沈國舫主編.中國造林技術.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3. 3 沈國舫.編制立地條件類型表和設計造林類型的理論基礎.見:編制立地條件類型和設計造林類型論文集.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58. 4 沈國舫,富裕華,陳義.叢生油松穴內間伐問題的研究.林業科學,1965,(4):292~298. 5 沈國舫,造林講座.林業科技通訊,1974,(10);1975,(8). 6 沈國舫.營造速生豐產林的幾個技術問題.見:國家林業總局主編.林業發展趨勢與速生豐產林經驗論文集,1978. 7 沈國舫.北京市西山地區適地適樹的研究.北京林學院學報,1980,(1):32~45. 8 沈國舫.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技術政策,見:國家科學技術委藍皮書10號,1985. 9 沈國舫.關於大興安嶺北部特大火災後恢復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考察報告.見:國務院專家組考察報告匯編.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7,1~20. 10 沈國舫.對發展速生豐產林有關問題的思考.世界林業研究,1992,(4):67~74. 11 沈國舫.走向21世紀的林業學科發展趨勢及高級人才的培養當代科學技術發展與教學改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2 沈國舫.中國森林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探討.見:中國林學會、加拿大林學會主編.「面向21世紀的林業」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林業出版社,1997,1~8. 13 沈國舫,翟明普.混交林研究.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 14 沈國舫.現代高效持續林業—中國林業發展道路的抉擇.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1998,(2):38~45.[1]
目錄
上書朱鎔基總理
2000年,一位外籍華人提出了「森林引水論」,認為,森林能增加降雨量,乾旱地區只要多造林,就能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一位新華社記者據此寫了份內參。「森林引水論」引起了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的注意,總理批示,要求林業、水利和環保部門拿出意見來。
當時林業部一些領導看到批示後很興奮,認為是宣傳森林作用的大好時機。可是林學家沈國舫看到後覺得「森林引水論」缺乏科學依據。當時他剛好完成「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於是找到項目負責人錢正英院士。在錢正英的支持下,沈國舫寫了封言辭犀利的意見書,由錢正英直接遞呈給朱鎔基。
朱鎔基把沈國舫的意見書批示給林業、水利、環保部門,要他們拿出意見。他的意見得到大部分人的贊同。可有些搞了多年林業的人,對此不大理解。但沈國舫堅持認為,降雨問題主要是大氣環流造成,森林的作用有限。
「我本來是搞森林培育出身的,對於在中國人工造林情有獨鍾……但是不是到處都要人工造林?造什麼林才有效?已經出現了不少反面案例,確實需要進行一下反思了。」
沈國舫早就完成一個林學家向廣義的科學家的跨越。他很早就清醒地意識到,不能只站在林業角度看問題,而應站在整個生態環境的高度,站在全國大局的立場上。
而他也是天然林保護工程的直接倡導者之一。他在岷江上游考察時,看到原始天然林被砍伐,內心痛惜無比。他通過全國政協反映到中央書記處(並抄送林業部),直言其弊端。其後,朱鎔基親自到西南地區考察。很快,國家就作出了保護天然林的重大決策。
在中國林學界,沈國舫的名頭很大。他是新中國第一個林學專業的歸國留(蘇)學生;1961年,被選為中國第一本全國通用統編教材《造林學》編寫組的組長時,他才27歲。
他和樹木打了大半生交道。他的人生歲月里,很多時候穿行於中國各大林區。小興安嶺的林海,熱帶南海沿岸,干瘠的黃土高原,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的人生年輪融進了一棵棵樹木中。
1998年,他被500餘名院士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推選進入中國工程院第二屆領導集體,擔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成為林學界進入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學術機構領導層的第一人。
在很多的稱呼里,他最喜歡的稱呼是「老師」。他指導了中國第一位造林學博士,他的學生中也有人已成為了院士。
他的身上有為科學為國家而獻身的精神。那種事必躬親,嚴謹克己的作風,讓他的學生在他身上感受到了一代宗師的風範。[2]
為什麼學林
很多人問過沈國舫,當年可報考北大清華為什麼選擇林業,他的回答里,提起了幼年記憶中故鄉的秀麗風光。
1937年,為了逃避戰爭的炮火,在上海工作的父親把五個子女(沈國舫排行老三)送回老家暫住。這是他童年第一次回故鄉。
他們回去時正是秋天。「四婆婆帶着我采菱角,一個大腳盆,她坐在前頭,讓我坐在後頭。」四婆婆「可能是爸爸的姑姑」,是他童年在故鄉很親近的人。
「我到現在還有記憶,那時候我們家門前是湖泊,屋後也是湖泊,水很清,魚也多,有菱角。」父親為了養家,把他們送到嘉善後又回到上海做活。那年冬天,父親回老家看他們,在嘉善西門外買了條大魚回家。「父親到家坐了船來的,他上了岸,那個船要回去,一個撐杆就往下一戳,結果戳下去又有一條魚,還是不小的一條魚,就在家門口。」
老家的江南水鄉風光在他記憶里一直都在。他出生在上海的弄堂,也許和故鄉比,城市環境的擁擠憋悶讓他自小就嚮往大自然,學林的心性也就此定下。
讀小學四年級時,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娶了繼母。他觸動很大。「我那么小,母親去世了,我才覺得要好好念書了。」
他畢業於當時的名校上海中學,學生都是各個地方的拔尖人。一幫同學課餘聚在一起,敘談救國宏志。「有說要搞原子能的,有要造飛機的,還有要開採石油的(後來他們許多都如願以償),而我卻宣稱要搞農業,因為我認為農民最苦,解救農民是最要緊的。」
上海中學的校歌他至今還會唱。他記得前一半歌詞是:龍門發軔進無疆,一柱中流海上,翹首太平洋,國運艱難,舍我誰安攘,撫淞滬戰創,勘不平約章,涌心頭熱血潮千丈!
他在這樣的愛國氣氛里度過了少年時代。
1950年的春天,他高中臨近畢業,那也是新中國的第一個春天。正在讀一些農業課外書的少年,剛巧看到畫報上蘇聯於1948年開始的農田防護林建設計劃,他很興奮。於是,大學志願,他選了剛剛成立的北京農業大學。
學林苦不苦,有沒有前途,他根本沒有考慮。「只要國家有用,就是好的,就這麼簡單。」
1950年秋天,不到17歲的沈國舫興沖衝來到北京農業大學報到,才知道他的入學分數高出第二名錄取者50分左右。從此他進入了「林家院子」,開始了一生與樹木打交道的歷程。
北京農業大學的大一部安排在盧溝橋農場。農場條件不好,教室也擠,他們一班五六十人一邊學習基礎課,一邊進行為期一年的農耕實習,晚上還要下附近農村(他去的是豐臺區五里店村)幫農民識字。
1951年7月,他接到學校通知,要他準備去蘇聯留學。當時,600多名同學中,只選了兩個人留學,學林的只有他一個。
出發前一天晚上,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北京飯店為新中國首批國家公派的300多名留學生餞行。「這批人裡面後來成為院士的有好幾十人。」
出發那天,大車送他們去前門老北京火車站。當車子經過天安門時,留學生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唱祖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偉大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這個歌是那時候最時髦的歌,調起高了,但大家都唱上去了。」
他被安排到著名的列寧格勒林學院上學。單身一人,又不懂俄語,他每天學習13個小時,聽不懂就根據公式、圖像、符號去猜,靠翻字典去摳。當時他是學院唯一的中國學生,「我必須表現得好點。」
留學五年,他全部課程的成績都是優秀,照片上了學校的光榮榜。
沈國舫的愛人王昌溫也是北京農業大學的留蘇學生。「她比我晚三屆,是1954年去的,那一批去了十幾個人。」
1960年底,這兩個學林學的有情人成了家。
1956年,他謝絕了老師希望他繼續讀研究生的挽留,乘坐橫穿西伯利亞的火車回到闊別五年的祖國,走進北京林學院大門。
作為第一個林學專業的歸國留(蘇)學生,他想趕快熟悉我國自己的林業。當年秋天,他就利用協助蘇聯專家指導研究生的機會,到全國各地林區轉了一圈。
可是很快,他「因業務拔尖」差一點成為大躍進運動的「白專」典型。文革於他也是噩夢,當時北京林學院遷至雲南,他差點被打成「只鑽學問,不鬧革命」的典型。
但是,他相信祖國需要綠化,國家需要人才。
「在五六十年代,我讀遍了在我的業務領域內當時可及的書刊。」不僅如此,為了擴大知識面,他還讀了不少自然地理、地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和農業科學方面的書籍。
他像樹一樣成長。等到國家雨過天晴時,他已成為林學界小有名氣的中年專家了。
北京的西山林場是華北地區建立最早的國營林場之一,這裡也是他學林生涯中第一個學習和研究的對象。
1959年秋,他帶所有林業系的新生到西山上進行入學參觀實習。「徐冠華、唐守正、寇文正等林業界名人就在這批新生行列之內。」
他常常教學工作一結束,就腳踏一輛半舊單車趕到林場,與工人們一起挑苗上山,揮鋤刨坑。「哪些樹種?怎麼搞?這裡面有好多問題。那就親自動手,自己跑到林場去跟工人們一塊兒干唄。」
1950年冬,他還在盧溝橋農場學習和實習時,曾和同學從盧溝橋一直往北步行,過了八寶山走到了西山的腳下。只見西山上荒草遍野,碎石裸露。當年的青年為何時才能把這些荒山綠化而着急。
而現在的西山,已一片鬱鬱蔥蔥。[3]
難以退休
已經年滿80歲的他2013年11月向學校表達了退休的意思,沒想到學校不肯放人。「他們說你怎麼能退休呢,你是我們學校的旗幟,還要靠你說話呢。他們不肯放,即使我到80歲了。」沈國舫院士無奈地表示。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提出,改革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此前,現年75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復盛接受採訪時提出建議,院士退休年齡可以界定在80歲資深院士這個門檻上。80歲之後,不再承擔大的項目,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相當於實際就退休了。
80歲的沈國舫還是環保部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的中方顧問,今年他也表達了請辭的意思,結果對方硬拉着不放,理由是這個崗位既要中文行,又要外文行,還要知識面廣。「他們說,找不到合適的人來頂替」。
從上述新聞中不難看出,一個學校的院士人數的多寡不僅是科研水平的象徵,也會成為高校的門面。而院士帶來的社會影響力、科研經費也是高齡院士遲遲無法退休的原因。[4]
參考資料
- ↑ 沈國舫網大
- ↑ 沈國舫:我從年輕時就做着一個「綠化祖國」的夢嘉興在線2014-12-11
- ↑ 沈國舫:我從年輕時就做着一個「綠化祖國」的夢嘉興在線2014-12-11
- ↑ 北京林大80歲院士沈國舫欲退休遭拒 校方:還要靠你說話觀察者網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