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沈佺期(约656~约714或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排行三,唐代诗人。官终太子少詹事,世称沈詹事。诗与宋之问齐名,时号“沈宋”。有《沈佺期集》十卷,已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

目录

生平简介

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任协律郎。武周时为通事舍人,曾与修《三教珠英》。大足元年(701)迁考功员外郎,次年,复迁给事中。四年坐贿入狱,旋获释。 中宗即位,因谄附张易之,被流放驩州。神龙三年(707),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常侍宫中。景龙中,以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终太子少詹事。

诗与宋之问齐名,时号“沈宋”

沈佺期工诗,尤长七言,始定七律体制。诗与宋之问齐名,时号“沈宋”。他们所作多为歌舞升平的应制诗,风格绮靡,不脱梁,陈宫体诗风。可是沈、宋俩人总结了六朝以来新体诗创作的经验,对律诗的成熟与定型,贡献颇大,是唐代五言律诗的奠基人。 沈佺期代表作:《独不见》 他的《独不见》是一首较早出现的优秀七言律诗。高秉(左木右秉)在《唐诗品高序》中有评:沈宋之新声,苏(廷)张(说)之大手笔,此初唐之渐盛也。前人论沈宋,大抵薄其为人而又肯定他们在律诗中的地位。 这段文字就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对一世祖佺期公的盖棺定论。

在诗歌上的主要贡献

沈佺期、宋之问他们都媚附张易之等权贵,并以善以善写应制诗,得女皇武则天赏识。但都曾被贬谪到荒远之处,所以写出过一些非宫廷应 制的佳篇,如沈佺期的《杂诗》、《古意》,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渡汉江》,均具生活实感,语言锤炼,气势流畅。其完整的 格律形式,更受历代评论家所推崇。二人在诗歌上的主要贡献,是总结了齐梁以来格律诗创作的各种经验,肯定已成熟的形式,最后完成 五、七言律诗的“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形式,为唐代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对代词曲也颇有影响,但其思想内容,则仍 未超越梁诗风的范围。

著作

有《沈佺期集》十卷,已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曾作《回波乐》词。今存清抄本《洸云卿文集》五卷。又有《沈詹事诗集》七卷,乃明人所辑。《全唐诗》编诗三卷。 [1]

诗词

沈佺期的诗篇,保存下来的有一五二首,其中七言诗有二十六首,馀者皆为五言

《被试出塞》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

寒日生戈剑,阴云拂旆旌。

饥乌啼旧垒,疲马恋空城。

辛苦皋兰北,胡霜损汉兵。

《杂诗》三首 其一 落叶惊秋妇,高砧促暝机。蜘蛛寻月度,萤火傍人飞。

清镜红埃入,孤灯绿焰微。怨啼能至晓,独自懒缝衣。

《杂诗》三首 其二 妾家临渭北,春梦著辽西。何苦朝鲜郡,年年事鼓鼙。

燕来红壁语,莺向绿窗啼。为许长相忆,阑干玉箸齐。

《杂诗》三首 其三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2]

世系

曾祖沈纂,隋秘书正字。祖沈德,唐潞州长子县令。父沈贞松,唐泗州下邳县令。贞松生沈佺期、沈全交沈全宇。沈全交(664年-724年),有墓志出土。

沈佺期生沈子昌沈之象沈东美沈惟清。沈东美,给事中、夏州都督。

沈佺期长子《大唐故上津县令沈子昌墓志》1997年在洛阳东边毗邻的偃师市首阳山出土。

生卒

关于沈佺期的生卒年,历来有几种看法:

  • 吴海林、李延沛《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生于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卒于开元二年(714年)
  • 闻一多唐诗大系》,约生于显庆元年(656年),卒于开元四年(716年)
  • 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约生于公元650年(高宗永徽元年),卒于公元714年(开元二年)
  • 刘开扬《谈沈佺期、宋之问、李峤、杜审言等人的诗》,约生于公元656年(高宗显庆元年),卒于713年(玄宗开元元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