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沂蒙山,中華歷史文明發祥地之一,自古地靈人傑。沂蒙山是泰沂山脈的兩個支系,是以沂山、蒙山為地質坐標的地理區域,這裡不僅只是革命老區這麼簡單,同時它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化圈,歷史上屬於東夷文明,是古青州海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齊長城所在地。

目錄

沂蒙小調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

這首誕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沂蒙山小調》,風靡齊魯大地,感動祖國大江南北。

無論何時何地,人們聽到這悠揚動聽的旋律,對沂蒙山的敬仰之情便油然而生。

《沂蒙山小調》的前身是1940年,由駐沂蒙山區抗大文工團團員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選用傳統民歌《十二月調》的旋律,填上了揭露黃沙會反動本質的內容創作出《打黃沙會》。

1953年秋,山東軍區政治部文工團的副團長李廣宗、研究組組長王印泉、樂隊隊長李銳雲重新修改記譜,將原來歌詞中的抗日主題,改為歌頌家鄉的主題,後面又續加了兩段歌詞,定名為《沂蒙山小調》,從此沂蒙山小調正式版本誕生。

沂蒙山望海樓腳下的薛莊鎮上白石屋村就是沂蒙小調的誕生地,現已被改建成沂蒙山小調博物館,錯落有致的建築群掩映在綠樹叢中,整個村落背靠青山,面臨碧水,自然的山石,傳統的工藝,將沂蒙山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有機融合,被賦予新的生命和活力,彰顯着新時代的沂蒙精神,融匯沂蒙人家、沂蒙歷史、沂蒙風俗、沂蒙物產、沂蒙聲音、沂蒙味道等內容,成為人們遊覽天蒙景區之後必去的民俗文化活化展示基地。 [1]

沂蒙小調誕生的背景

沂蒙小調》這支優美動聽的歌曲,唱紅了沂蒙山區,飛遍大江南北,並以著名山東民歌蜚聲國內外。被定為臨沂市市歌。這支小調誕生於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樓腳下的費縣薛莊鎮上白石屋村,當年由駐沂蒙山區抗大一分校文工團團員李林(上海歌劇院顧問)和阮若珊(中央戲劇學院原副院長)兩位同志創作。

1940年正值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沂蒙抗日根據地建立不久,日寇經常『掃蕩」,以國民黨臨沂專員張里元為首的頑固派也時常破壞抗日根據地。他們利用當地反動勢力——黃沙會,與我抗日軍民對抗。

為掃除抗日障礙,我費東工委和行署,向黃沙會會員做下大量艱苦細緻的政治教育工作,但由於反動派的嚴密控制,都未能奏效。最終,我軍不得不決定使用武力解決。當時抗大文工團的任務就是以文藝宣傳為武器,積極配合這一行動,全團一面在前線開展對敵人的政治攻勢,一面深入到黃沙會最盛行的沙溝峪、馬頭崖等地召開幹部群眾座談會,進行調查研究和宣傳教育,同時搜集創作素材。

《沂蒙山小調》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在上白石屋村一間筒陋的民房裡創作—出來的。歌曲一經傳出,就以其通俗、易懂、生動的歌詞,美妙動聽的曲調,很快傳遍了魯中、魯南、濱海、膠東、渤海各抗日根據地,受到了廣大軍民的普遍喜愛。以後又流傳到華北、東北各抗日根據地。

後來,人們根據形勢的不斷發展,又對歌詞內容相繼作了修改、充實和完善,漸漸撇開了反對黃沙會的詞句,換上了抗日救國,反動投降的內容,給它注入了更強的時代精神。

建國以後,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經過群眾的不斷加工修改,保留了原作的前兩段歌詞,第三段成為新詞,方成今日的歌頌沂蒙山區風光的民歌——《沂蒙山小調》。

多年來,《沂蒙山小調》已成為老區人民發展經濟、開拓進取的強大動力,激勵着90萬多費縣人民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