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承灝
汪承灝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938年1月 |
國籍 | 中國 |
籍貫 | 江蘇南京 |
民族 | 漢 |
母校 | 清華大學算學系 |
職業 | 物理學家 |
物理學家。1938年1月生於江蘇南京。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員。
建立了壓電晶體表面激發的廣義格林函數理論,它構成現代聲表面波技術的理論基礎。給出了壓電晶體表面源產生的衍射場嚴格分析,克服了流行的角譜理論的缺陷得到了聲表面波在表面柵陣產生散射場的準確表達。發展了一些聲表面波和高頻體波器件和系統。研究壓電振動系統電氣負載特性,提出壓電可調頻換能器的結構和壓電振動阻尼原理。開展單一空化氣泡聲致發光的研究,發現除光輻射外還存在電磁輻射,並證明輻射均發生在空化的閉合瞬間。
目錄
教育背景
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
工作經歷
- 1954年,汪承灝畢業於南京市第一中學。
- 1958年,畢業之後先後在中國科學院電子所,聲學所和物理所工作。
- 1986年,任中國科學院聲學所研究員。
- 1992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 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研究方向及領域
從事超聲學,物理聲學研究。主要包括:超聲在固體(特別在晶體)中傳播和激發,聲表面波和聲體波器件和系統,超聲陣列聚焦和成像,超聲換能器和振動系統,功率超聲,壓電薄膜,聲懸浮,可調焦聲學顯微鏡,聲學時間反轉法,聲學微機系統(MEMS)。目前的研究範圍包括物理聲學,超聲檢測成像,聲學和振動微機電系統(MEMS),聲表面波技術等。
科研成果
建立了壓電晶體表面激發產生彈性波場完整的Green函數理論,它在國際上被認為是「分析聲表面波激發和傳播的最嚴格的方法」,並運用該理論,發展出壓電晶體表面激發、傳播、衍射和散射理論體系,構成了聲表面波技術的主要理論基礎;發展了多種聲表面波和高頻體聲波器件和系統,其中一些已獲得實際應用;提出壓電可調頻換能器原理,可構成捷變頻聲源,以及壓電阻尼原理,壓電材料可構成振動阻尼材料;早於國外二十五年,發現曾引起國際物理界關注熱點的聲空化發光準確發生在空化氣泡閉合崩塌的瞬刻現象。
此外在聲空化效應,超聲換能器和振動系統,功率超聲,聲懸浮,超聲聚焦和成像,壓電薄膜,可調焦聲學顯微鏡,聲學時間反轉方法,以及聲學微機電系統(MEMS)等都作出有價值工作。
總計發表論文約150篇,獲國家獎4項,科學院重大成果獎6項以及饒毓泰物理學獎。
主要獎項及榮譽
1992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學術成就及著作
主要著作
- 《廣群芳譜 農民權益保障》
- 《民事官司勝訴必讀 中國遊仙文化》
- 《雪原小雲雀 民國宣漢縣誌》
- 《高原放歌 汪承棟詩選》
- 《企業計劃蘀算 「湖北三怪」和夥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