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县
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湖南省永州市下辖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冯乘县置江华县,1955年11月25日成立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永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湖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是全国13个瑶族自治县中瑶族人口最多的县,被誉为“神州瑶都”。
江华地处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与“两广”的六个市县相邻,全县总面积3248平方公里,排全省第12位。江华资源非常丰富,天上有风能、山上有森林、山下有水能、地下有矿产,全县有林地面积2555.84平方公里,活立木蓄积量1527.87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达1300多万立方米。境内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46.5万千瓦,风能资源蕴藏量40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
江华孕育了中国共产党建党时57名党员中的两名早期党员李启汉、陈为人以及江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率领红七军、长征时的中央红军都曾在这里浴血奋战。2008年被省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县。
目录
建制沿革
沱江镇风貌
江华县域在秦以前属荆、楚之地,秦时属长沙郡。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冯乘县,隶苍梧郡,属交州。
三国时,地入东吴,隶临贺郡,属广州。
隋文帝开皇九年(590年),改隶永州总管府,属荆州。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分冯乘县置江华县,隶营州(道州),属江南西道。武则天执政期间(684-704年),改江华为云溪县。中宗神龙元年复名江华。唐昭宗乾宁三年,属楚国。
宋隶道州,元隶道州路,属湖广行省。
明隶永州府,属湖广巡抚。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年)移县治于黄头岗(今沱江镇)。
清顺治六年(1649年),隶永州府,属湖南巡抚。
1914年,属衡阳道。1938年属零陵专署。
1949年11月江华县和平解放,行政区划仍隶属零陵专署。
1952年改属湘南专署。
1955年11月25日成立江华瑶族自治县,隶衡阳专署,县治由沱江镇迁水口镇。
1962年归复零陵专署(今永州市)至今。
1985年11月,县治由水口镇复迁沱江镇。
行政区划
2015年11月19日,省民政厅(湘民行发48号)批复同意:撤销贝江、务江、花江3个乡、小圩、东田、桥头铺3个镇和清塘壮族乡建制,设立涔天河镇、小圩壮族乡;理顺江华国有林场代管建制村的行政区划管理体制;调整大锡乡、水口镇、沱江镇、码市镇、涛圩镇、河路口镇6个乡镇的部分行政区划:将原花江乡的齐共建制村,原小圩镇的小圩、荆村、车田、金田、新寨、大坪、寨脚、沙柳、上大、湄溪、陈家、绣球、联村、竹材、牛塘营、桥头、山门口、老屋、练江、十字、青山口、深冲、茶花园23个建制村和小圩居委会,原清塘壮族乡的中大、矮岩、蒙家、黄绿、李家、贝家、清塘、开源、田边9个建制村合并,设立小圩壮族乡;将原东田镇、原务江乡全部行政区域与原花江乡的新朋、晓河、新庆、黄石、水口寨、大田、牛角、群丰、石田、秀马10个建制村合并设立涔天河镇;将原水口镇、原贝江乡的全部行政区域,原小圩镇的河湾、塘肚、枫源、大石、茅坪5个建制村,原清塘壮族乡的东陂、浮海、观音山3个建制村合并设立水口镇;将原桥头铺镇、沱江镇的全部行政区域,江华国有林场代管的东水源建制村合并设立沱江镇;将江华国有林场代管的小边河、麻石、两河口、田墱、安马、大龙等6个建制村划入码市镇管辖;将江华国有林场代管的芙蓉建制村划入大锡乡管辖;将江华国有林场代管的枫木坪建制村划入涛圩镇管辖;将江华国有林场代管的杉木源建制村划入河路口镇管辖。两岔河乡和大圩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大圩镇。调整后,全县辖9个镇、7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沱江镇、大路铺镇、白芒营镇、涛圩镇、河路口镇、大圩镇、水口镇、码市镇、涔天河镇、界牌乡、桥市乡、大石桥乡、清塘壮族乡、湘江乡、未竹口乡、大锡乡。[1]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江华地处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与“两广”的六个市县相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县城距南宁430公里、距长沙460公里、距广州370公里。洛湛铁路穿越县城,G207线贯通南北,S326线横穿东西,道贺高速、厦蓉高速、二广高速、贵广高铁即将通车,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5′-112°10′,北纬24°38′-25°15′,南北长77.92公里,东西宽72.5公里,总面积324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为五岭山脉萌渚岭山系所盘亘,其支脉贯穿全县,地形南、北、东三面较高,海拔高度一般在600米以上;西面较低,海拔高度在200-400米之间。境内最高峰姑婆山海拔1703米,最低处海拔仅有227米,相对高差达1476米;大部分林地海拔为500-800米,坡度在25-35度之间。
气候环境
江华瑶族自治县属低纬度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寒期短,夏无酷暑,无霜期长,湿度大,晨雾多,风速小的气候特点。据江华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县年平日照时数1758小时,无霜期308天,年平均气温18℃一18.5℃,一月平均气温7.4℃,七月平均气温26.5℃。极端高温39℃,极端低温-5℃,全年10℃以上的活动积温5539.6℃,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降水量1510mm,年蒸发量1270mm,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且静风率高,平均风速1.4m/s,春季阴雨多。
土壤环境
江华瑶族自治县土壤以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和黄棕壤为主,山地红壤面积12.87万公顷,占山地土壤面积的54%、山地黄壤面积7.47万公顷,占山地土壤面积的31.3%,黄棕壤面积为1.87万公顷,占山地土壤面积约7.8%,其它紫色土,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山地草甸土等面积1.67万公顷,占山地土壤面积的6.90%。
水文环境
江华瑶族自治县境内大小河流289条,总长2540公里,溪河密度0.78公里/平方公里,主要水系有湘江一级支流潇水全长181.4公里,流域面积2558.7平方公里;另是湘江二级支流萌渚水(称西河)、全长111公里,流域面积856平方公里。另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湘江二级支流有5条。
自然资源
江华资源比较丰富,天上有风能、山上有森林、山下有水能、地下有矿产。全县风能可开发量150万千瓦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76.7%,林区达到80%,活立木蓄积量1600多万立方米,有原始森林和原始次生林50余万亩,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湖南省林业十强县。境内水能可开发量100万千瓦。有大型稀土矿、铜铅锌矿、钨锡矿、铀矿、铁矿和金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有千奇百态的溶洞,有雄伟壮观的瀑布群,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最多处每立方厘米达10万个,素有“天然氧吧”、“华南之肺”的美誉;湖泊景观独特迷人,涔天河水库扩建后将形成70多平方公里的湖泊、形成200多个岛屿和半岛;有冬暖夏凉的宜人气候,有浓郁的瑶族文化,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
区域人口
2017年末全县总人口为53.39万人,总户数15.77万户,常住人口43.8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127人,出生率为13.12‰;死亡人口3938人,死亡率7.25‰;人口自然增长率5.87‰。
[
综合概述
2017年,全县GDP113.86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99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2.57亿元,同比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57.3亿元,同比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1:28.6:50.3,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下降了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同比提高了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同比提高了1.7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49亿元,增长1.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13亿元,同比下降10.5%;税收收入9.39亿元,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1.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58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民生民本支出26.3亿元,同比下降1.7%,占财政总支出的73.9%。
2017年全县小康监测总体实现程度95.2%,较2015年提升2个百分点。先后承办了全国部分少数民族自治县(旗)人大工作联席会议、全国“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以及全省社会扶贫网建设现场推进会、全省教育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全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经验交流会、全省第三届生态文明论坛年会等。荣获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中国瑶族文化传承研究中心、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全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县、全国第三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全省“十大平安示范县”、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县、全省无邪教县等荣誉、连续十二年保持全省“平安县”称号。
第一产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29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17亿元,同比增长0.3%;林业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8.0%;牧业产值12.04亿元,同比增长1.6%;渔业产值0.52亿元,同比增长5.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3亿元,同比增长10.0%。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0.91千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0.6%。其中:粮食作物面积42.3千公顷,同比增长0.9%;油料播种面积6.53千公顷,同比下降0.2%;蔬菜播种面积11.81千公顷,同比下降3.2%;瓜果类播种面积1.69千公顷,同比增长5.6%。全年生猪出栏53.56万头,同比下降2.5%;牛出栏2.54万头,同比增长6.3%;羊出栏11.54万头,同比增加2.1%;家禽出笼361.25万羽,同比减少1.8%;水产品总产量2894吨,同比增长1.3%。
第二产业
全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33.03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轻工业完成64.77亿元,重工业完成68.27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6.32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34亿元,同比增长25.9%;实现利润4.64亿元,同比增长35.7%。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6家。
江华经开区成功转型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131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98.5%。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8家,实现总产值103.2亿元,同比增长工32.5%。
全县3家资质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64亿元,同比增长19.7%。全县商品房施工面积11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5.16万平方米;销售面积34.28万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2.89亿元。
第三产业
2017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37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37.1亿元,同比增长11.0%;农村实现零售额9.27亿元,同比增长10.0%。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32亿元,同比增长8.2%;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8.16亿元,同比增长10.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1亿元,同比增长29.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1亿元,同比增长6.7%。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达到0.43亿元,同比增长15.2%;电信业务总量达到0.65亿元,同比增长29.5%。年末手机用户共34.62万户,比上年增加6.08万户,同比增长21.3%。电信、移动、联通三家宽带用户共计6.06万户,比上年增加1.84万户,同比增长43.6%。
全县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611万人,比上年增长34.2%;实现旅游总收入33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十一黄金周七天,共吸引游客39.09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实现旅游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14.0%。
社会事业
科技发展
2017年,全县专利申请量共207件,其中发明专利47件,当年专利授权量145件。科学技术经费支出0.39亿元,同比增长127.4%。
教育事业
全县共有各类学校331所,其中幼儿园66所,小学4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初级中学17所,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村小及教学点188个。所有学校在校学生94943人,教职工565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1521人,占91.6%;普通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2165人,占95.0%。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986人,上线率34.1%。
医疗卫生
2017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59个,其中:综合医院7所,中医医院1所,专科医院2所,乡镇卫生院19所,村卫生室290个,个体诊所39家,妇幼保障院1所。卫生系统现有在岗职工2856人(包括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260人。全年门诊总诊疗人数153.68万人次,健康检查人数6.35万人次;医院住院量7.5万人次。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完成任务数的102%,县内城乡居民医疗报销补偿率为66.4%。
文化旅游
2017年,全县拥有乡镇文化站17家,农家书屋308家,文物保护单位4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5处、市级19处、县级22处。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图书馆藏书量618万册,全年阅读量(到馆阅读者)5.6万人次。全年舞台艺术作品获省级奖项2件、市级奖项2件。全年共完成送戏116场,送电影6024场,送图书3500册。
今年以来,相继举办了码市火烧龙狮节、大圩开春炮节、白芒营赶鸟节、桥市桃花节、小圩乌饭节、首届瑶药节、肖家湾大端午节、情漫瑶都七夕情人节,以及中秋龙灯会、盘王节龙灯会暨首届传统斗龙大赛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共21场次。
江华县被评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江华瑶族盘王节被列为全省四大少数民族节庆品牌;沱江镇被评为湖南省第五批历史文化名镇,茅栗井、五庵岭、井头湾获评湖南省第五批历史文化名村,井头湾还上榜了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湘江乡庙子源村获评湖南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美誉。
体育事业
积极举办和组织参与各类体育比赛及健身活动。瑶族选手王宇参与第十届精武杯全国武术精英邀请赛获得男子中年组(武当太极拳、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剑)3项第一名荣誉。
人民生活
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6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93元,同比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89元,同比增长12.0%。<ref>江华县
社会保障
全县五项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88.86万人次,基金征缴总额7.35亿元,发放和支付各项社保基金7.39亿元;县福利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新增养老床位500张,为全县8500余名老人购买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和伤害保险,发放基本养老服务补贴2298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保障房1700套;农村危房改造完成3334户。全县完成各类就业技能培训8000余人次,新增城镇就业4639人、失业再就业1847人,新增创业主体2313户,带动城乡就业582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余人。
全县城镇低保对象2548人,共发放城镇低保金914.05万元;农村低保对象9011人,发放农村低保金4114.72万元;特困供养对象3071人,发放特困供养金1334万元;五保分散标准由上年的人均每年3200元提高到3936元;集中供养标准每年6552元。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87万人,贫困村退出51个。
历史文化
文化遗产
长鼓敬神
“奏铛”是瑶族最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娱乐形式。史家谓之“踏谣”,瑶民称之为“奏铛”。译成汉语则是做鼓乐,亦为作乐。它流传在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及附近的广大瑶族地区,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它集瑶族祭祀、器乐、歌谣、舞蹈、娱乐为一体,是瑶族文化发展的源头和主体,它的娱乐活动过程是瑶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再现,最具原生态,流传面广,参与面广,喜庆气氛浓厚。
据史籍《搜神记》、《晋记》、《评皇券牒》中记载和民间的口头传说,它产生于瑶族初民阶段,属狩猎文化范畴。后由于道教的渗入和影响,人们混二为一,用“还盘王愿”的名称取代“奏铛”。“还盘王愿”因瑶族迁徙过程中的“漂洋过海”事件,盘王始祖显灵救了瑶族一脉男女,瑶民为感谢盘王的救命之恩,上岸后就酬谢盘王,才有的祭祀活动,因此,“还盘王愿”只是“奏铛”中的一部分。“奏铛”是今天瑶族文化的基础,是一种融祭祀、击长鼓、唱歌、跳舞为一体的最古老的文化娱乐活动。所以,没有“奏铛”的舞长鼓,就不会有今天的长鼓文化。没有“奏铛”中大量唱的源流歌、迁徙歌就没有今天瑶族歌谣的基础。“奏铛”是瑶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研究瑶族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瑶族保留着的独特文化记忆,是维系整个瑶民族的强大精神凝聚力的纽带。
盘王大歌
瑶族传为盘王的后裔。为纪念盘王,瑶族人民每年举行“盘王节”(又称“盘古王节”,时间不定,有的在农历七月,有的在农历十月)。据说,瑶族在迁徙途中渡海时,遇到狂风大浪,向盘王祈祷,许上“歌堂良愿”,得以平安脱险,后来便不定期地“还盘王愿”。过“盘王节”与“还盘王愿”,都要由道师唱《盘王大歌》。《盘王大歌》又称《盘王大歌书》、《流乐书下卷》,约八千行。很早就有抄本,现在发现的最早的抄本是清乾隆年间的,但主要流传于口头上。有三十六段、二十四段与十二段三种版本,后两种版本是前一种版本的摘选本。三十六段本包括三十六歌、七曲,内容有神话、传说、族史与生产、生活、风俗、宗教等,号称瑶族的“懂宗收”——百科全书。
《盘王大歌》以奇丽的想象和巧妙的艺术手法,叙述了人类、民族、天地万物的形成和发展,叙述了人类始祖创世的艰辛历程。同时,鲜明地塑造了伏羲、刘王、盘王、唐王、竹王、暖王、鲁班、刘三、李广等人的形象,深刻地讴歌了为民造福、敢于斗争的英雄人物和劳动人民,热情地歌颂了善与美,无情地评击了鱼肉人民的统治者和盘剥人民的奸狡豪富之徒,对那些游手好闲、好逸恶劳者也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鞭挞。《盘王大歌》采用了独特的比兴手法,用世代垂炼的民族语言,通过奇丽的想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和内在感情,用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浪漫手法塑造了具有仙幻魅力的艺术形象。歌唱时用本民族的传统唱腔,男女对唱,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生活气息十分浓厚,民族特点鲜明突出。《盘王大歌》是瑶族历史文化的浓缩和反映,是研究瑶族文化的活化石,对增强民族归属感,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构筑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瑶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非常重的意义。
《盘王大歌》从产生到现在的规模,就是不断地把人们在“还盘王愿”时所唱的各种歌谣收入集子,形成了现在的歌体多样、内容繁杂的《盘王大歌》手抄本。
瑶族盘王节
农历十月十六日,是瑶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它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庆。
相传远古时期,盘王子孙在迁徙渡海时,遇到狂风暴雨,船队无法靠岸,时刻有覆没的危险。为了生存,人们就在船中许下了“盘王大愿”:“请盘王保佑儿孙能平安过海,靠岸后定感谢盘王”。刚许完大愿,风就停了下来,浪也平息了,船顺利地靠了岸,人们得救了。这一天是农历十月十六日,又正好是盘王的生辰。先上岸的人们,就挖臼打粑粑;后上岸的就扯船蓬叶子包粑粑,唱歌跳舞,酬谢盘王,庆贺新生。以后,每逢这一天,瑶族都举行“调盘王”活动,俗称瑶人还“盘王愿”。仪式由瑶族的“筛翁”主持,并请“歌师”二人,未婚男女若干,于会堂唱歌跳舞,唱三十六段“边洪档宗”(盘王大歌),历时七天七夜。调盘王活动期间,家家打粑粑、酿酒,齐集盘王庙,歌舞祭祀,迎宾会友,相互祝贺,胜似过年。
1984年,经瑶族研究学会研究决定,将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正式定为全体瑶族的共同节日,当年还邀请了各地瑶族代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共庆第一个盘王节。“盘王节”表现了瑶族人民对祖先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今它成了祭祀祖先、欢庆丰收,拓展旅游的文化娱乐活动。
瑶族长鼓舞
“湘水东西踏盘去,青烟云雾将军树。社中饮酒不要钱,乐神打起长鼓舞。”(宋·沈辽《踏盘曲》)这说明瑶族长鼓舞源远流长。“敬盘王风调雨顺,习长鼓五谷丰登”。江华人民在春节、盖新房、庆丰收、祭盘王等庆典礼仪时,都要表演长鼓舞。相传长鼓舞有七十二套,分文打和武打两种,有高桩和矮桩之分,动作大部分是反映生活的,如模仿动物的金鸡跳杠、金鸡展翅、山羊反臂、画眉跳笼、鲤鱼晒籽等;模仿植物的大莲花、扫地梅花、雪花盖顶、古树盘根等多为二男二女舞或二男对舞。因瑶族进入江华地区的时间差异,以及所处地理条件的不同,长鼓舞也演变出了多种形式:盘古长鼓舞、芦笙长鼓舞、锣笙长鼓舞等。
习俗节日
放炮节
每逢农历正月十九这天,座落在岭南腹地、四周崇山峻岭的大圩镇文明村的瑶族同胞都要欢度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放炮节”。这一天,附近几个村寨的人们都会早早地聚集于该村,唱瑶歌、打长鼓、放鞭炮,人山人海,特别热闹。而且每家每户都要设宴,免费款待外来的客人。谁家的客人多,谁家就越发高兴。
在这里,独特的瑶族风情和神秘的瑶族文化得以充分展示。
赶鸟节
相传过去瑶山鸟害严重,无法消除。瑶族姑娘赵妹姑,嗓音甜脆,带领村中青年,于二月初一这一天放声歌唱,将鸟儿引至深山密林,鸟儿被优美的歌声迷住了,半月不醒,种子得以破土成苗,茁壮成长,这年粮食得到了丰收。从此,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这天,瑶族青年男女,相邀到山上对歌,纪念歌仙,驱鸟祈求丰收。借此机会,瑶家青年男女通过对歌形式,相互表达爱慕之情。歌毕,通过“拿篮子”、“送篮子”的方式,确定双方的爱情关系,而且爱情在竹篮子一“拿”一“送”之中,逐步走上成熟。现在,赶鸟节仍是瑶族青年最主要、最喜爱的文化活动之一。
瑶族婚嫁习俗
高山瑶婚嫁
地处瑶山深处的江华瑶族,重男轻女,其婚姻形式主要为“赘婿”,即招郎,瑶语叫“纠千”。男到女家落户,通常要写“赘书”,内容为赘后男子的义务和权利、女子承祀、财政继承等条款。入赘者一般要改名换姓,按女家排辈,也有少数夫妻换姓的。赘婿还有另外两种形式,一种叫“两边走”,夫妻双方共同照顾双方父母,所生子女,第一个随母亲姓,第二个承父姓,依此类推;另一种叫“明招暗讨”,这种婚姻多因女方父母年老,弟妹年幼,家中无劳力,一旦上述条件改变,男则携妇归家,所生子女随父姓。
岭东高山瑶,妇女地位较高,婚后双方共同劳动,如感情不合,任何一方可提出离婚。一般请寨中长老“喝茶”,说明离婚原因,经长老调解无效,就“判离婚”。入赘男子,如违反“赘书”条约,女子即可“休夫”,财产全部归女方。
瑶族青年男女崇尚自由恋爱。在生产劳动、赶圩做客、节日聚会中,多以歌声为媒介,表达爱恋之情。一经双方同意,即可互相往来,父母不加干涉。这种恋爱方式,男方称为“交客姑”,女方称为“带后生”。到正式结婚时,如新郎不是初交之友,男方则必须备一篮子礼物(糖食及梳妆用品),送给女友,名曰“拿篮子”。女的备一包袱,内装布鞋、花带等,作为回赠,叫做“丢包袱”。
男到女家入赘的,婚事由女家操办,新郎由接亲客陪送,女家鼓乐半路相迎,晚间举行拜堂仪式,并遍请亲友,“坐歌坛”通宵达旦。岭西瑶族多为女嫁男娶,“坐歌坛”在新娘出嫁前一晚举行。
瑶家美食
江华豆腐丸
“圣水”豆腐丸:是江华瑶族自治县的一大名菜,“瑶家十八酿”之一。豆腐丸又叫豆腐酿、豆腐圆。选料精良,制作精细,色鲜味美,清嫩可口。其制作方法是将精肉剁碎,以香葱、香油、精盐、味精等拌合,先做成馅,然后放入挖有空洞的鲜豆腐中间,再贴锅黄焖至熟即成。以沱江镇竹园寨得仙岩中的“圣水”磨制的豆腐为最佳品,享誉江南。
瑶家泡茶
喝泡茶:当您走进瑶寨时,迎接您的是一张张笑脸,瑶家主人还会送上一大碗泡茶。这种泡茶有振奋精神、驱除疲劳的作用,它是瑶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饮料。瑶民们常在饭后或劳动后,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喝泡茶”,并佐之以酸菜、苞谷或其它点心。有的晚上踏着月光或点着火把相邀数里之外的朋友欢聚“喝泡茶”。边喝边谈,畅叙友情,其乐融融,往往一坐就是半夜,一喝就是数碗。在大瑶山,喝泡茶谈心是人们传统的生活乐趣,以泡茶待客体现出了瑶族人民热情好客的美德。
瑶家十八酿
“江华十八酿”是指以“圣水”豆腐丸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道风味独特的风味小吃。有水豆腐酿、辣椒酿、苦瓜酿、螺丝酿、米豆腐酿、油炸豆腐酿、香菇酿、蒜头酿、魔芋豆腐酿、竹笋酿、茄子酿、丝瓜酿、莲藕酿、冬瓜酿、南瓜花酿、牛耳菜酿、萝卜酿、蛋酿。“十八酿”中的另外“十七酿”的选料、制作、食用方法跟“圣水豆腐酿”基本相同。它们花样繁多、秀色可餐,各具风味,而且味美独特、令人回味无穷。来到江华做客,佳肴较多的餐桌上,总少不了“十八酿”中的“成员”。
瑶家腊肉
瑶家腊肉,是瑶族同胞日常享用和宴亲待客最上乘的佳肴美食。据瑶族史书《过山榜》记载,瑶族始祖盘王(又名盘瓠),原居大西北黄河源头,育六男六女,由于洪荒加战乱,盘王遂率族人向华南地区转移,其长子一系便定居于现瑶山境内,繁衍至今。千百年来,此处的盘王后裔们赖以生存的地盘是崇山峻岭、陡坡峡谷,良田本就稀少,再加上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又非常落后,其主食杂粮红薯、苞谷、芋头、小米等产量不高,难以果腹,于是狩猎野兽飞禽以补食用。每次狩猎后倘分食有余,则腌渍处理后悬挂于火塘上方,让烟熏火燎使之不断干化,以备日后食用之需,谓之烘腊肉。所熏的动物,从前皆是猎获的飞禽走兽,往后逐渐演化为家庭饲养的动物牲畜与家禽,再往后定型为农历冬至日宰杀的肥猪。由于历代相传用此法制作的腊肉系瑶族始祖盘王首创,故名瑶家腊肉。
瑶族服饰
江华瑶族,“好五色衣”、“衣裳斑斓”。
高山瑶无论男女,均以青蓝布为主,夏单冬夹,对襟齐领,长可蔽膝。女装加镶彩色宽边,头挽发髻,蒙以卷着尖角高耸的绣花青布头巾;耳垂大环,手戴银钏,腰束长围,身佩银扣、银链、银牌及银质牙签、针筒等,重达十数两,行走起来铿锵有声。未嫁女子戴娥冠,且冠檐突兀,两边缀饰珠宝,既典雅又美观。外出时,男子打青布绑腿,女子打绣花绑腿,并把花布套在脚面。
平地瑶女装,衣袖短而宽大,用青布镶边,右襟开口,上系银扣两枚,喜庆之日盛装,头戴小花冠,盘发髻于脑后,横插银钗,两耳垂环,手戴银钏,衣配银扣,胸束围裙,腰系银链,足穿绣花尖头鞋。男装上衣为右襟开口的长袍,裤子短而宽大。图案鲜明,款式精致的瑶族服饰,以直观的方式再现了瑶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江华风情旅游资源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风景名胜
江华豸山寺
豸山,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城沱江之东里许,屹立于(冯河与沱水交汇处至道县濂溪段)沱江之畔,因山形像古代传说中的独角兽即獬豸,因而取名豸山。
豸山依豸山岩而建寺、为锁住文运在山之巅建有凌云塔,俗称:宝塔。豸内建有亭台楼阁,绿水碧波绕悬崖而鸣奏,红墙、青瓦、琉璃瓦随树影而闪烁,豸山寺旁有一岩洞,传说是仙人下棋的地方,称之仙人洞,冬暖夏凉。悠久的历史与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人文底蕴浑然一体,这就是豸山寺与凌云塔。
豸山寺建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距今四百余年。凌云塔其基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距今一百四十多年了。由于豸山山形奇异;两河活水,碧波环绕;古寺的亭台楼阁,古色古香;凌云塔的直插云霄,雄伟壮观。这里被人们推为仙境。
佛爷岩
佛爷岩位于沱江镇山口铺长山岭,相传因宋代蒋水雄辟谷好道,坐石上化去成佛,故得名。洞旁散布着几十棵古树,洞口石壁高悬,灌木丛生,一年四季有泉水淙淙流出。该洞口长1500米左右,入洞后行至500米处有一洞厅,高约30米,上悬无数石钟乳,岩壁有石花、石旗、石盾、石碑随处可见,情态各异,有“莲花仙梯”、“蘑菇云”、“石幔飞瀑”、“猎豹怒吼”、“福寿门”等景观二十余处。岩内支洞较多,构成洞上有洞、洞下有洞的奇观。
浪石·清流
浪石清流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城南郊原鲤鱼井乡政府驻地。
唐天宝元年(724年)在此建浪石寺,相传宋朝蒋永雄在此辟谷好道,坐石化去,其身不坏。明朝时此寺毁于兵火。寺旁有一条小溪,溪水之上有座石拱桥,溪水经桥下流入潇水河。溪内另有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涌出,泉水晶莹透澈。如遇雨季,四周溪水混浊,此泉水独清,溪泉相连而泾渭分明,因此得名“浪石清流”。现泉水被当地百姓筑围成石井(即“鲤鱼井”)。石井四周古木成荫,环境幽雅,酷暑漫步其间,凉风沁人心脾,令人心神爽朗,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阳华胜览
阳华岩
“江华八景”之一的阳华岩位于县城东五公里的竹园寨村回山脚下,岩溶称为量华岩,岩口向南敞开,洞中怪石嶙峋,岩下有清泉从石缝流出,泉水晶莹透澈。江华县名就是因为唐朝时县城在阳华岩附近的河边而得名。因风景之胜,历代文人墨客在岩壁留下诗文题刻四十多处。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阳华岩铭(有序)》石刻。这是唐朝大文学家元结于公元766年任道州刺史时游阳华岩所作,文中赞道:“吾游处山林几三十年,所见泉石,如阳华殊异而可家者,未也。”并称:“九疑万峰,不如阳华”。铭文由时任江华县令的名书法家瞿令问用隶书、小篆、大篆三种字体书写,刻之岩壁。因景绝、诗绝、字绝,一千二百多年来传为名迹。阳华岩石刻甚多,皆为阴刻,共40余处,字迹清晰的36处,籀、篆、隶、楷、行、草书等字体诸备,集唐、宋、元、明、清历代书法珍品于一崖,1983年10月以来,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龙山原始森林区
黄龙山耸立于县境北部的九嶷山,是江华与宁远、道县、蓝山的分界山脉,群峰林立,云雾缭绕,气势磅礴。湘江乡庙子源村的黄龙山为九嶷山在江华境内的最高峰,海拔1823.9米,山中多斑竹、方竹和香草。唐刘禹锡《潇湘神》诗云:“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相关视频
江华县航拍宣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