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神話
漢族神話 |
漢族神話中國神話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中國西北高原、中原、吳越、荊楚、巴蜀等廣大漢族地區產生和流傳的遠古神話。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漢族神話 [1]
外文名稱 Chinese myth
代表 西遊記,山海經
特色 崇尚高尚情操
產生
中國神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含我國西北高原、中原、吳越、荊楚、巴蜀等廣大漢族地區產生和流傳的遠古神話。神話是原始人以想象的思維方式對客觀世界(主要是自然界)的認識、理解和解釋的精神文化現象之一。它所反映的內容是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原始氏族社會,人們對自然現象和現實生活的幼稚幻想的認識和思想,是以原始思維的幻想方式進行不自覺地藝術加工的創作活動的產物。
發展
原始神話
原始神話的生活基礎是運用幻想形式解釋世界的起源(宇宙起源)和人類的由來。它反映了遠古時期人們神幻的矛盾觀點(即神話中的科學闡釋律)。神話的主體大都是關於宇宙起源、人類由來、文化創造和部族戰爭等方面的作品。它反映的是氏族社會人們的思想意識。從奴隸社會以後的各個歷史時期,只要原始人的氏族社會意識存在一天,就仍有在個別地方產生少量神話的可能,但從其生活基礎和社會特徵看,已經發生了不同性質的變化。我國上古神話與世界許多民族神話的基本情況是一致的。
原始神話在階級社會的流變過程中,因滲進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歷史、宗教、信仰等因素而出現的變異現象("異聞"),不能與後世產生的"新神話"混為一談。
漢族神話,早在先秦典籍《山海經》、《歸藏·啟籠》、《左傳》、《國語》、《楚辭》和《呂氏春秋》中就有許多記載。漢代和三國以後的《淮南子》、《史記》、《漢書》、《論衡》、《風俗通義》、《吳越春秋》、《二五曆紀》、《五運歷年紀》、《搜神記》、《述異記》、《獨異志》以及一些"緯書"等古籍中都載有許多片斷的古典神話。其中以《山海經》、《淮南子》兩書保存的中國古代神話最豐富,也比較接近原始形態。近年,在中原(河南及山東、山西、陝西、湖北部分地區)發現並採錄到了相當豐富的關於漢族古典神話活的異聞。象關於盤古、女媧、伏羲、黃帝、共工、夸父、西王母、羿與嫦娥、堯;舜、禹、商場、愚公等活神話,對研究我國神話在封建社會的流變規律,具有重要作用。有的還是從未見諸文獻的接近原始神話形態的珍品(如《盤古寺》、《盤古山》、《女媧補天》等)。這些新記錄雖摻有後世的某些階級意識和人為宗教因素,使其發生了變異,但它基本上還可以看出原始神話的形態,具有重要的科學史價值。
中原地區
漢族神話以"中原神話"為中心。其內容首先是開闢創世神話(包括宇宙起源和人類起源)。從文獻記載看,《淮南子·覽冥篇》中的《女媧補天》最早。據稱:"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濫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娟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而"盤古開天地"的開闢創世神話,卻是在三國時徐整的《三五曆紀》中始有記載的。因此,以往有的學者就認為盤古神話產生自南方,以後又流傳到北方。近年,在河南濟源縣太行山和桐柏縣盤古山先後發現了相當豐富的盤古開闢創世神話,而且自成體系。這說明,北方中原地區很早也產生了盤古神話,有的還相當原始、樸素和完整(參見"盤古寺"、"盤古山"條)。它反映了許多中國古代神話的產生時代與在實際形成書面文字的歷史順序"逆向"的奇特現象。但問題的本質在於是否符合原始思維的規律和創世神話先於其他神話。早在《述異記》、《獨異志》中記載的盤古兄妹和女蝸兄妹婚神話,中原地區還出現了開闢創世與洪水遺民再造人類神話融合的現象(參見"盤古兄妹"、"女媧兄妹"條)。這些神話反映了北方原始氏族社會婚姻習俗與社會生活風貌,雖然摻進了後世不同歷史時代的階級和人為宗教思想因素(道教、佛教等),但其作為原生神話的形態,基本上還是清晰的。有的還比較接近原始面貌。至於文獻上漢族人類起源的"女蝸持士造人"神話,不僅在中原(淮·陽、桐柏等地)流行很廣,而且直接與洪水遺民(盤古兄妹、女媧兄妹等)滾磨成親,捏泥人的活的人類起源神話融為一體。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