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菜豆腐(龔保彥)
作品欣賞
漢中菜豆腐
北依秦嶺、南屏巴山的歷史文化重地漢中,是一個巴蜀文化、秦文化、楚文化交匯的地方。多種文化的融匯雜交,不僅形成它特色鮮明、豐富多彩的民風民俗,還形成它流派紛呈、味道獨特的各種風味小吃,其中名播遐邇,香飄遠近的漢中菜豆腐,就是常出現在漢中人餐桌上,翻動在漢中人舌尖上的一道美食,也是漢中四大名小吃(麵皮、菜豆腐、漿水面、核桃饃)之一。
漢中菜豆腐是何年何月誕生並由誰發明創造的,已無從考究。不過坊間傳說它與漢高祖劉邦有關,即2000多年前劉邦被西楚霸王項羽封為漢中王時就品嘗過此吃食,由此可見其歷史非常悠久。它是舊時鄉村人家用來招待賓客的飲食,只有逢年過節家裡來了重要客人,主人家做了給客人吃,家裡其他人才能跟上享點口福。不過,隨着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的快速發展,它早己成為漢中城鄉一道尋常佳肴,村鎮街巷小吃攤點,都市市井酒店餐廳,以及鄉村居民廚房灶台,隨處都能聞到它香噴噴的氣味,見到它白嫩嫩的身影。
如今,每個漢中人,只要清早起來睜開眼睛用早餐時能吃上一碗熱騰騰的菜豆腐,那個香,那個爽,那個綿,那個柔,使人一天都有精神。
漢中菜豆腐製作起來頗為複雜,即先選滾圓飽滿的黃豆放進清水裡浸泡。待其膨脹變軟後,撈出來在清水裡洗兩遍,然後連水帶豆放進石磨磨成豆漿。磨完後用細紗籮把豆漿過濾一下,將豆渣分離出來,把豆漿放進鍋里架上柴燒火熬煮。一伺豆漿滾沸,就把提前準備好的酸漿水慢慢一勺勺均勻地往豆漿里點,過不了一會兒,熱氣騰騰的豆漿里就變魔術似地突然出現一團團白色絮團狀的豆花。這樣持續着點到豆漿里再也凝結不出豆花,就用笊籬把豆花全部撈起,放進白細紗布包裹起來壓上一個重東西瀝水,水瀝乾後,豆腐就做成了。接下來,再將大米放進撈過豆花的水裡熬粥。粥熬到八九成熟時,把點好的豆腐切成方塊,放進粥中用文火再稍稍煮一會兒,一鍋香郁可口,綿柔味美的菜豆腐就做成了。
吃菜腐配上一點小菜,就是把小蔥、生薑、蒜瓣用刀分別剁成碎末後拌和在一起,裡面放上適量食鹽、油潑辣子、陳酷等佐料攪拌均勻醃製一會,夾起來放在舀進碗中粥里的豆腐塊上,然後連菜帶豆腐一塊餵進嘴裡咀嚼,豆腐的豆香,蔥姜蒜的清香,陳醋的酸香,油潑辣子的干香混合在一起,不但不油不膩,酸爽宜人,香味滿口,味道頭牌,還營養十分豐富,讓人胃口瞬間大開。
我清楚記得自己十七八歲以前在漢中南鄭鄉下老家時,每年九十月份一等種在田間地頭、溝坎河灘的黃豆成熟,母親就早早張羅着收些黃豆回到家裡,將其曬乾,拍打,簸淨,然後選出滿滿兩碗圓溜溜、黃燦燦的黃豆泡脹磨漿,架柴燒火,製作出一大鍋菜豆腐讓我們兄弟姐妹幾個放開肚皮吃,那個香呀!真使我們大快朵頤。
後來我從高考過後翻越秦嶺離開漢中家鄉進入古城西安求學,到完成學業被國家分配到漢江下游異地他鄉一個大型水電企業工作,遠離故土,再也吃不上母親做的菜豆腐。不過令人稍覺欣慰的是,每次逢年過節回到漢中,一跳下火車或公共汽車,我都要迫不及待地在遍布漢中市大街小巷的小吃攤點上吃一碗漢中菜豆腐,吃完後的感覺若用八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非常解饞,非常過癮。 [1]
作者簡介
龔保彥,男,作家,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