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福德宮
沿革
此廟在日治時期由當地信眾立石為磊,原坐落於今中園路上,普義里7鄰附近。
1973年,因政府闢建中壢工業區,此土地公遷移至今日的中壢藝術園區。該公園原名「忠福公園」,舊隸屬忠福里,隨人口增加,在2000年代,行政區域分割成忠福、永福及幸福三里,改屬於永福里。廟也稱作「永福福德宮」,「永福里福德宮」。同里則還有祭祀水尾大伯公的永福里福德祠,位在中壢玉尊宮旁。
原先永福福德宮是鐵皮屋的小型廟,為永福里居民重要的信仰重心。2007年,信徒發起改建。設籍永福里的菩剛工藝設計公司、建築師廖文廣等人也義務參與,以保護老榕樹原貌為設計基礎點,創作用雙手合十造型為寺廟入口。廟後有五棵老榕樹與廟相映襯。廟內以自然採光與柔和燈光為主,也提供免費茶水與書報雜誌。
此規劃獲得重建委員會一致決議通過,並向土地公擲筊獲得聖杯,該年5月15日動土重建,經歷260多天竣工,同時也打造一尊新的金身石雕像。2007年尾,有魚池鄉民意代表慕名來考察,稱讚這座外觀歐式,內部卻保有傳統廟宇的新土地公廟。
2008年1月5日,一千多位信徒走西園路、萬能路、中園路2段、南園2路等地遶境祈福,次日上午舉行登龕安座。
道教
道教是華夏的本土宗教,道教思想源於黃帝(黃帝學派託言),道教體系最早創始人是五斗米教(天師道)的張道陵,崇拜道家老子為道祖,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會時期中國人的祭天、祭祖等崇拜活動,至春秋戰國時期吸收神仙方術產生了方仙道,後融合道家、陰陽家的「五行」、「陰陽」等思想合併形成黃帝學派,在漢代中後期形成黃老道,至南北朝經過宗教改革,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道教。
概論
道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也積極發展[1]。為戰國時代諸子百家之一的道家只是哲學理論,道教吸收了其以「道德」為核心概念的理論體系,並將哲學家神化;但直到漢朝中後期才有教團產生。張道陵在益州(在今四川省)的鶴鳴山修道,創立了天師道,信奉老子為太上老君,建立二十四治作為傳教區域。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唐代太宗皇帝因老子(太上老君)姓李,與國姓相同,於是尊封老子為唐室先祖。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中原萬物的本原。道教(包括道家、術士等)與儒學和佛教合稱「三教」,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構成部分,是在其中占據着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登聖的方法。
現在學術界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修仙、修真境界主要經典,追求修煉成為神仙的一種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及行善積德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