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是南宋时期无名氏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收复祖国山河的雄心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上片写重游太湖的感触。太湖之景天下胜,而今沦陷,可自己又报国无门,只好终老江湖。下片着重抒情,作者先用鲈鱼、美酒来强调太湖的美和平静的生活,接着写和平生活遭受破坏,激起报国雪耻的爱国热忱。全篇悲怆激愤,波澜起伏,首尾呼应,唱出了爱国志士的心声,风格沉雄、豪放。

  • 作品名称: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
  • 创作年代:南宋
  • 作品体裁:词
  • 作 者:无名氏
  • 作品出处 :《宋词三百首

目录

作品原文

水调歌头

建炎庚戌题吴江1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2。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3?拟把匣中长剑4,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5。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6。

脍新鲈7,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干戈8。欲泻三江雪浪9,净洗胡尘千里10,不用挽天河11。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12! [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吴江:即吴淞江,太湖的支流。

2.“平生太湖上”二句:我以前曾几次乘舟经过太湖。平生:从来。太湖:古名震泽,又名具区,位于江苏、浙江之间。短棹:此指小船。经过:曾经经过。

3.“如今重到”二句:如今我重来此地,为什么总觉得愁恨像湖上的云、湖中的水那样多呢?

4.拟把:意为准备把、想把。长剑:古人佩剑,表示要争取功名。

5.“换取扁舟”二句:以剑换舟,暗示报国无门。只好终老江湖。老:终老。渔蓑:渔人穿的蓑衣。此指渔钓之事,即隐居江上。

6.“银艾非吾事”二句:掌管印信本不是我要做的事情,即无意仕途,想寄情山水,也因被琐事耽误而未能成行。银:银印,即官印。艾:像艾草殷绿色的拴印用的丝带。丘壑:山丘沟壑,泛指山水。蹉跎:虚度光阴。此指失时。

7.脍(kuài)新鲈:烧煮新鲜的鲈鱼吃。脍:把鱼肉切细。鲈鱼是吴江、松江、太湖一带的名产。

8.“太平生长”二句:意谓自己生长在太平盛世,万万没有料到今天要饱尝兵戈之苦。岂渭:哪料到。干戈:古代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9.三江:指流人太湖的吴淞江、娄江、东江三条支流。雪浪:白浪。

10.净洗胡尘:指消灭一切入侵的敌人。胡尘,指金人侵略者。

11.挽天河:卷起天河之水(用以洗净甲兵),暗指休战。此句意谓北方失地未收复,决不能休战求和。作者此处反用杜甫《洗兵马》诗:“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兵甲长不用。”

12.“回首望霄汉”二句:意谓作者满怀报国志向,可是朝廷无意北伐收复失地,空使志士伤心垂泪。霄汉:本义是指天空,这里暗指朝廷。

白话译文

建炎四年庚戌年题于吴江

我以前曾多次乘着小船经过太湖,如今我重来此地,为什么总觉得愁恨像湖上的云、湖中的水那样多呢?我准备把匣中的长剑,换成一叶扁舟,归隐江上。做官本不是我要做的事情,寄情山水的隐居生活都被耽误了。

切上鲈鱼,斟起美酒,放声悲歌。生长于太平年代,哪里想到现在要遭逢战乱。我想要倾泻三江的水浪,消灭尽金人侵略者,决不要休战求和。但回头来看看朝廷,朝廷无意收复失地,让人伤心垂泪。

创作背景

宋高宗建炎四年庚戌(1130),金兵在杭州大肆掳掠后,于北返途中,遭到韩世忠和夫人梁红玉在镇江黄天荡的阻击,大败;岳飞和钱需在建康和镇江之间又大败金兵;吴蚧在青溪岭、彭原店再次挫败金兵。在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南宋朝廷仍重用奸臣秦桧当宰相,大肆迫害抗金爱国人士,推行投降卖国之策。因此,无名氏在吴江长桥上写下这首《水调歌头》。

关于此词的作者,《烬余录》乙编记载:“顾淡云,别号‘梦粱词人’,著有《梦粱集》,和吴山民题吴江桥亭一阕,倚《水调歌头》云:‘平生太湖上。’”以此来看,作者应为顾淡云。

然而当代词学家唐圭璋《全宋词》案语云:“此首又见元徐大焯《烬余录》乙编,作顾淡云词,殆出依托,不可据。”

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杨宝霖《词林纪事补正》卷十八:“《烬余录》中渭‘和吴山民词’,‘吴’应作‘李’,李山民词,即林外《洞仙歌·飞梁压水》。此词作者,《中吴纪闻》、《独醒杂志》俱谓佚名,独《烬余录》谓顾淡云,唐圭璋先生谓‘殆出依托,不可据’。”由此来看,此词作者并非顾淡云,其人姓名已不可考。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词系题于吴江桥上,因而全篇紧紧围绕江水立意。“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这里的“几”含有说不清多少次的意思,它与“平生”“短棹”配合,把往日太湖之游写得那么轻松愉快,为下文抒写愁绪作了铺垫。“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陡然转到当前。接下去的词句是感情的连续抒发。一方面留下悬念,另一方面先把感情凸显出来产生感染力。“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以剑换舟,暗示报国无门,只好终老江湖。但是这三句用“拟”字领起,分明说只是打算。“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这两句申足前三句句意:先说自己无意做官,后说归隐不能。上片把出处进退的各个方面都已说尽,全篇似乎可以就此收束,然而作者并没有说明,他何以有进退之想,以及最终是进是退,这又预示着必有新意要说。用这种似收似起的句子结束上片,是填词家所追求的胜境。[2]

下片起头“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三个三字句,音节疾促,势如奔马,作者的感情从中喷涌而出。“脍新鲈”字面上直承“渔蓑”“丘壑”。不过上边已说“归去老渔蓑”未成,”丘壑”之隐也已蹉跎,因而它同上片又好像无关。这种似承似转的过片法,也是大手笔的绝技。从内容着眼,“新鲈”“美酒”都是至美之饮食,但后面接上的是“起悲歌”。此所谓以乐衬悲、愈转愈深者也。“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这里开始回答“何事愁与水云多”,也呼应“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岂谓”表达作者没有想到、出于意外。全句意谓自己生长于太平盛世,万万没有想到今天饱尝了兵戈之苦。“欲泻三江雪浪,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挽天河”出自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杜甫这首诗,是东、西两京收复后,官军继续进击安、史叛军时所写,设想天下大定之后,便如周武王既克殷,可以“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史记·周本纪》)。词用这句气势磅礴的“挽天河洗甲兵”,移用于“净洗胡尘”,这是一个改造;接着又说“不用挽天河”。只须“泻三江雪浪”去“净洗胡尘千里”。这又是一个改造。以“三江雪浪”这一“本地风光”代替“天河”,构想新奇。南宋爱国诗词运用“挽天河”这个出典,多只用其字面,要“洗”的已不是“甲兵”,而是蒙了“胡尘”的山河。这首之外,如张元斡词《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陆游诗《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要挽天河洗洛嵩”都是。不过,这三句用“欲”字领起,也分明说只是有此打算。正因为有了这一打算,上片中所说的以剑换舟的打算才未实现,丘壑之隐也才蹉跎。结尾“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霄汉”这里暗指朝廷,作者满怀报国志向,可是面对朝廷只能使浓愁变成伤心的双泪,因为统治者并不允许人民通过战斗收复失地,作者的一切设想,也都因朝廷的妥协投降而变成了泡影。

这阕词慷慨悲壮,每个字的后面都激烈跳荡着一颗被压抑的爱国心。词中不断掀起的波折,反映了在国事不宁的情况下个人身心无处寄托的彷徨和苦闷。千百年后读之,仍然使人感叹无已。

名家点评

吉林大学中文系教授喻朝刚《中华文化的传世经典·宋词观止》:本篇即事抒感,语言平易,风格悲壮,表达了作者忧时伤世的爱国情怀。

苏州大学终身教授钱仲联《中国文学大辞典》:上片抒发壮士归隐的英雄失路之感,以“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三句尽诉胸中牢骚。下片用“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抒发激越的爱国之情,又暗寓对朝廷的失望。全篇慷慨悲壮,波澜起伏。 [3]

参考文献

  1.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 古诗文网
  2.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 百度汉语网
  3. [钱仲联等.中国文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09: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