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神顯靈
原文
鬼神為造化之跡,而跡之最顯者莫如水神。黃河工次,每至水長之時,大王、將軍往往紛集河干,吏卒居民皆能識之,曰某大王、某將軍,歷歷不爽。同治七年,捻賊張總愚竄入直隸、山東交界,今伯相合肥李公扼守黃、運兩河,設大圍以困之。當是時,各營兵勇不滿十萬,而汛地綿廣數千里,人數不敷甚。巨賊以全力並沖一處,一處失防,則全局皆廢,固非確有把握也。然竟以滅賊者,是的大雨時行,河水泛溢,平地積潦,往往盈丈,賊四面奔突,皆為水所阻,官軍因得以合力痛剿,蓋若有神助焉。李公調長江水師提督黃軍門(翼升)率舢板炮船北上,至張秋,阻淺不能進,眾人咸請軍門詣大王廟行香。舟人忽報曰:「黨將軍至矣。」曰:「何在?」曰:「在河干。」先是北運河涸如乎地,至是河水驟涌,船隨水進,所向無阻。隱隱於數十步外,見一紅旗在前,大書黨字。軍門祝曰:「此役若滅賊,必請於大帥奏加封號。」
於是,李公調軍門扼守泊頭鎮至捷地壩,共河牆一百二十里。軍門既至,審視形勢,謂將吏曰:「吾水師力尚單薄,而汛地頗廣,且運河水旺,尚無可虞。賊若由減河北竄,則大局壞矣。吾欲決捷地壩,引運河水入減河,則吾可高枕無虞。又恐居民不願,致啟爭淪。」正躊躇間,眾又請軍門拈香,曰:「大王現矣。」軍門登河牆拈香畢,憑牆下望,見若有一蛇婉蜒河側,長不過尺余,或曰黨將軍也,或曰楊四將軍也,或曰某某大王也。方欲遣人諦視,忽對岸堤上有一蛇長十丈余,首如七石巨缸,鱗彩燦爛,三昂其首,驟聞天崩地塌之聲,則捷地壩陷矣。運河水滔滔滾滾灌入減河,賊果北竄,阻水不得皮,望洋嘆恨而去。賊既滅,軍門以語李公,清為黨將軍奏加封號。末及舉行,但為奏請南書房書一[[匾額]而已。及李公總督直隸,歲辛未,畿輔大水。
一日,天津吏民歡言黨將軍見於河干,請郡守、縣令往迎之。縣令讓以坐轎,不肯入;郡守乃以坐轎讓之,送入大王廟中。既而大王、將軍陸續踵至,津民連日焚香演劇以侑之。已逾兩月,李公謂屬史曰:「今值饑饉之年,物力艱貴,與其耗之演劇。不如賑濟饑民。」欲將大王、將軍送之河干。正在商議,外間尚未知也。一優人忽自廟中戲台跳至台下,大言曰:「我黨得住也,李少荃與我有舊,本是一會之人。戊辰之役,我為出力不少。滅賊成功,得有今日。乃既不為我請封,今者演劇為樂,復欲驅我,何太無情誼也?」言畢,優人偃臥於地,良久乃醒。問以前事,茫然不知。於是,屬吏力請李公聽其演劇,凡三閱月,而大王、將軍乃漸去。津民復相與醵錢重修大王廟,煥然一新。
著作簡介
《庸庵筆記》是晚清政論家薛福成的一部見聞筆記。此書體例、分類及編目雖皆由作者親手所定,然生前未及刊行,後由其子薛慈明將遺稿交薛氏門人蕭山陳光淞校理,於光緒廿三年(1897)刊行問世。先後有光緒廿三年遺經樓刊本、宣統二年(1910)掃葉山房刊本、上海文明書局「清代筆記叢刊」本,1935年鮑賡生新式標點,編入上海新文化書社「筆記小說叢書」,1937年又有商務印書館的「萬有文庫」本。又有《清代筆記叢刊》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標點本。今據《筆記小說大觀[2]》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