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閣
水星閣 |
水星閣,在體育場路北、中河北路東有水星閣。據咸淳《臨安志》:"廣壽慧雲禪寺,在艮山門裡白洋池,張循王(俊)之孫 舍宅為寺,紹熙元年(1190)賜今額。"
水星閣曾名三撥營,其地原有白洋池,白洋池又名南湖,周圍三里,深不可測。池北有宋張循王孫鎡舍宅之廣壽慧雲禪寺,西有寂照庵,暮雲籠樹,夕照銜山,景色清寂。明中葉,為厭武林火患,建水星閣。形六角,如浮圖,三層,高七丈八尺,闊十二丈四尺,中供毗羅佛,地以閣名。清詞人厲鶚晚年隱居於此,自號南湖花隱,有《樊榭山房集》、《樊榭山房集外詩》留世。水星閣直至1959年建電子管廠時方拆除。
目錄
基本信息
簡介
寺內有水星閣,以禳杭城火災。閣呈六角形,凡三層,中供毗廬佛。又有僻火圖碑。廣壽慧雲寺,俗呼張家寺,寺中有園,有留雲亭、白蓮池諸勝跡,占地約10畝,園中有宋梅數十株成尤奇。
歷史沿革
水星閣北起環城北路中段,南起新壩,北至環城北路,長240米。宋有慧雲寺,明建水星閣,地以閣名之。
《咸淳志》
廣壽慧雲寺,在艮山門裡白洋池。南宋循王張俊之孫張鎡舍宅為寺,紹熙元年(1190)賜今額。《嘉靖仁和志》:"廣壽慧雲寺,即張家寺,在白洋池北。宋張循王俊寵盛時,其別宅富麗,內有千步廊。今為民居,故老猶口談之。舊有花園,廢久,惟存假山石一二。今寺中有留雲亭、白蓮池,皆其所遺。其前白洋池,號南湖,擬西湖為六橋,橋亦埽跡。宋淳熙十四年(1187),王之孫名鎡者,舍宅建寺,尚遺王像,寺僧至今崇奉。宋魏國公史浩撰碑記。"
《北隅掌錄》
水星閣在白洋池上,形六角,如浮圖,凡三層,高七丈八尺(自地至脊高六丈六尺,頂高一丈二尺,周圍十四丈四尺),中供毗羅佛。有辟火圖碑,此前人用以厭武林之火患也。似明中葉以後所建,各志未載。閣東偏有康熙時碑,記他事,石旁及水星閣一語,絕不言其緣起。乾隆五十九年(1794)、六十年(1795)間,仁和徐古峰司馬(堯鑒)募金修葺,工竣,植梅百本於其下,並重構玉照堂,復張氏故跡。舊臘新春,梅開如雪,遊人之盛與孤山埒。昔(張)功甫玉照堂詩:"一棹徑穿花十里,滿城無此好風光。" 當年勝概,猶可仿佛其一二焉。
1984年據杭州市房管局調查:水星閣原建有觀音殿、廂房、禪堂等,占地27畝7分。水星閣共三層,四面裝有玻璃。1962年杭州電子管廠建造廠房時被拆,僅存石碑兩塊,一塊嵌在廠內花圃牆上,高81公分,寬101公分,系同治七年(1868)重建水星閣時的記錄,名《重建水星閣記》,楷書。於1997年6月17日移至杭州碑林保存。另一塊碑在水星閣11號住宅內,乃同治七年重建時的功跡碑。
水星閣1958年成杭州市大煉鋼鐵基地之一,不倒翁式、馬鞍形式高爐林立,由居民區大伯、大媽充煉鋼鐵工,為趕英(國)超美(國)、超額完成1070萬噸鋼鐵而戰鬥。日夜火光沖天,寺廟被毀。1962年其地建杭州電子管廠,水星閣全毀。
張鎡
張鎡(1153-?),字功甫(一字時可),號約齋。宋臨安(今浙江杭州)人,居張家園。著有《南湖集》。循王張俊的曾孫,累官承事郎、直秘閣、權通判臨安府事。南宋開禧三年(1207),為左司郎官,參與誅殺韓侂胄,因嫌賞不明,復與宰相史彌遠產生矛盾,貶死象台(今廣西象縣)。張鎡能詩善畫,廣交遊,一時名士大夫莫不與之吟唱於張家園。張家園南臨白洋池(又稱南湖),風景優美,內有千步廊、留雲亭、玉照堂、白蓮池等。張鎡舍宅為寺後賜額為廣壽慧雲寺。據《武林石刻記》載:《張家寺碑》(即《慧雲寺碑》),高五尺二寸,寬二尺四寸,為太師、保寧軍節度使致仕、魏國公史浩撰文,中大夫、權吏部尚書、兼直學士院、兼實錄院修撰、兼侍讀樓鑰書並題額。慧雲寺碑曾於1963年公布為杭州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湖紀聞》
廣壽慧雲寺位於白洋池一隅。白洋池,相傳與城外泛洋湖相貫通,故《夢粱錄》、《都城紀勝》並稱為白洋河。白洋湖俚稱南湖,艷麗可比西湖,亦有六橋,曰云涇、梅家、田家、白洋、方家、××,可見地域很大,涉及千步廊、三潑營一帶。《嘉靖仁和志》:"白洋池,在梅家橋東,周三里。宋淳佑七年(1247)夏旱,湖水涸,諸井俱竭,人爭汲此水以給食用,至有以舟載賣者。民免於渴,闔城賴之。"
此一帶自南宋後,聚居文人雅士眾多,流傳韻事不少,題詠更頻。南宋周密在《浩然齋雅談》中記:陸游在朝時,曾與館閣諸人會飲於張鎡南湖園。酒酣,主人派出小姬新桃,用自編的曲侑酒助興,並以手中團扇向陸游求詩。陸游書一絕雲:"寒食清明數日中,西園春事又匆匆。梅花自避新桃李,不為高樓一笛風。"蓋戲寓小姬名於句中,以為一笑。當路有恚之者,遽指以為有所譏,竟以此去。薛夢桂《瑣言》雲:"張功甫南湖園春宴,置酒聽鶯亭外。亭外垂柳數十株,柔荑初綠。酒半,出家妓十餘輩,悉衣鵝黃,宮錦半臂,歌唐人柳枝詞,作貼地舞。歌竟,又易十餘輩,悉衣淺碧,蜀錦裙,手執柳枝,唱名流詠柳樂府。送客,諸妓籠燈者以百計。"南湖張家私園歌舞侈糜,規模龐巨,為一時之景。
厲鶚曾居南湖,自號南湖花隱。其學博而文富,所著數百種。廣交詩友,往來文士,產生名人效應,於是南湖詩興,詠梅者更盛。
《頤道堂詩集》
清女詩人吳苹香曾居南湖張功甫玉照堂遺址。陳文述《頤道堂詩集》選女弟子吳苹香《浪淘沙》詞雲:"蓮漏正迢迢,涼館燈挑。畫屏秋冷一枝簫。真箇曲終人不見,月轉花梢。& #8195;& #8195;何處暮鐘敲,黯黯魂銷。斷腸詩句可憐宵。莫向枕邊尋舊夢,夢也無聊。"《南鄉子》雲:"吹到鯉魚風,涼殺秋花一朵紅。怪得黃昏寒又力,蒙蒙,人在疏簾細雨中。香篆裊房櫳,倦倚薰篝鬢影松。多事青燈挑不盡,重重,偏向釵頭綴玉蟲。"兩詞纏綿,誰說苹香短缺淑貞婉約。
邱峻,字晴岩,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少居南湖,貢生。因南湖乃宋張俊賜第、其四世孫鎡之別業,楊萬里、陸游諸人皆有題詠,故采輯宋時志乘及說部文集,編成《南湖紀略稿》6卷。又著《墁畫集》、《珠江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