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穴
气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针灸甲乙经》,别名胞门、子户。位于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尿路感染、肠炎等,直刺1~1.5寸。[1]
目录
功能作用
补益肾气、调理下焦。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
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解剖
在腹直肌内缘;布有腹壁下动、静脉;有第11肋间、肋下神经和髂腹下神经分布。
主治
操作
直刺1~1.5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尿路感染、肠炎等。
配伍
配天枢、上巨虚主治泄泻。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月水不通,奔豚,泄气,上下引腰脊痛。冲脉、足少阴之会。
《铜人针灸经》:月事不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