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毛柱胡颓子

毛柱胡颓子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

中文名:毛柱胡颓子

拉丁学名:Elaeagnus

pilostyla C. Y. Chang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桃金娘目

科:胡颓子科

属:胡颓子属

组:常绿组

毛柱胡颓子(máo zhù hú tuí zǐ),拉丁文名:Elaeagnus L.,别名 Elaeagnus pilostyla C. Y. Chang,被子植物门;胡颓子属胡颓子科常绿直立灌木,高2-3米,无刺;幼枝锈色,密被鳞片,微扁棱形,老枝鳞片脱落,灰褐色或灰黑色,微具皮孔。分布于我国的四川南川、云南东南部等地。 [1]

目录

毛柱胡颓子形态特征

毛柱胡颓子是 常绿直立灌木,高2-3米,无刺;幼枝锈色,密被鳞片,微扁棱形,老枝鳞片脱落,灰褐色或灰黑色,微具皮孔。叶革质或近革质,椭圆形,长4-7厘米,宽l.5-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钝形,边缘微反卷,上面幼时被鳞片,成熟后脱落,干燥后褐色,下面灰褐色,被细小白色和褐色鳞片,具光泽,沿叶脉密生褐色鳞片,侧脉5-6对,与中脉开展成50度的角,上面不甚明显,下面甚显著凸起;叶柄长7-12毫米,上面具宽沟,棕褐色。

花黄褐色,下垂,密被鳞片,常7-9花簇生叶腋极短小枝上成伞形短总状花序;花梗长4-7毫米;萼筒漏斗形,长6-7毫米,在裂片下面不收缩,在子房上不甚收缩,裂片三角形,长2-2.5毫米,顶端渐尖,内面具白色星状柔毛,包围子房的萼管卵形,长1.5毫米,锈色;雄蕊的花丝三角形,为花药的一半长,花药矩圆形,长1.2毫米;花柱直立,白色,密被白色星状长细毛,超过雄蕊,达裂片的1/2,柱头长约2毫米,弧曲形。果实未见。花期9-10月。

本种与宜昌胡颓子E. henryi Warb.相近,区别在于本种的叶片椭圆形,顶端渐尖,下面灰褐色;花柱密被白色星状细柔毛,花梗长4-7毫米。

毛柱胡颓子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900-2l00米的山区林中。

毛柱胡颓子分布范围

四川南川)、云南东南部。

毛柱胡颓子主要价值

毛柱胡颓子 毛柱胡颓子可供观赏用,有些种类的果实可食。落叶或常绿灌木,直立或有时攀援状,有刺或无刺,全部密被银色或淡褐色、盾状鳞片;叶互生;花通常两性,有时杂性,常单生或簇生于叶腋内;花萼管状或钟状,在子房之上收缩,裂片4;雄蕊4,花丝极短;坚果包藏于花后增大的肉质萼管内。

毛柱胡颓子文献记载

胡颓子摘要:斑楂、羊奶子、三月枣。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Elaeagnus pungens T[续集卷之十木部]胡颓子

摘要:色名卢都子则卢都乃蛮语也

【地】(陈藏器曰)胡颓子生平林间

【苗】(陈藏器曰)树高丈余冬不凋藏冰。

属摘要:实之理,倾移之过,可治之属。”

③类属。《素问·通评虚实论》:“肠澼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

《[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胡颓子摘要:名卢都子,则卢都乃蛮语也。

【集解】藏器曰∶胡颓子生平林间,树高丈余,冬不凋,叶阴白,小儿食。

出处《本草拾遗》,别名:牛奶根(《分类草药性》),贯榨根(《浙江民间草药》),叶刺头(《泉州本草》)。

来源于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根。9~10月采挖,晒干。

性味酸,平。

①《纲目》:"酸,平,无毒。"

②《福建民间草药》:"酸涩,平,无毒。

"功能主治止咳,止血,祛风,利湿,消积滞,利咽喉。治咳喘,吐血,咯血,便血。月经过多,风湿关节痛,黄痘,泻痢,小儿疳积,咽喉肿痛。

①《纲目》:"吐血不止,煎水饮之;喉痹痛塞,煎酒灌之。"②《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和气行血,补虚清火。"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益精神,安五脏,补虚劳,止咳化痰,又可催乳。"④《浙江民间草药》:"消食滞,化疳积。"

⑤苏医《中草药手册》:"止咳定喘,祛风利湿,止泻,止血。治久咳气喘,痢疾,腹泻,咯血;并治风湿关节痛,感冒头痛,咽喉肿痛,月经过多,黄疸,牙齿痛。"

摘录《食疗方》,功能主治:用本方治疗100余例,一般服药10~15天症状即显着好转,部分病人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参考来源

  1. 毛柱胡颓子,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