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果杜英
毛果杜英 |
中文名:毛果杜英 拉丁学名:Elaeocarpus rugosus Roxb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锦葵目 科:杜英科 属:杜英属 种:毛果杜英 |
毛果杜英 (máo guǒ dù yīng),学名:Elaeocarpus rugosus Roxb,异名:Elaeocarpus apiculatus var. annamensis ,别名 :长芒杜英 Elaeocarpus apiculatus,为杜英科、杜英属,乔木,高达30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具明显叶痕及花序梗痕,被锈褐色短绒毛,褐色。叶革质或薄革质,聚生枝顶,倒卵状披针形、提琴形、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叶柄顶端曲膝状,上面平坦,下面圆形;总状花序着生于脱落叶及生长叶的腋部,密集,花大;核果椭球形外果皮被绒毛,内果皮表面具明显的瘤状突起,核扁,具两条明显的边。花期3月,果期5—8月。生于海拔500—800米的沟谷、箐沟常绿阔叶林中。 [1]
目录
毛果杜英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30米。小枝粗壮,圆柱形,粗6—11毫米,具明显叶痕及花序梗痕,被锈褐色短绒毛,褐色。
叶革质或薄革质,聚生枝顶,倒卵状披针形、提琴形、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14—)18—30(—45)厘米,宽6—11(—16)厘米,先端突尖、圆形或微凹,自2/3向基部渐狭;
基部楔形,边缘具浅的疏钝齿,叶表面仅沿中脉被极短柔毛,下面沿中脉被极疏柔毛;侧脉16—18,上面中脉、侧脉平,网脉明显,下面中脉、侧脉及网脉均隆起;
叶柄顶端曲膝状,长1—2.6厘米,粗3毫米,上面平坦,下面圆形,初被锈黄色毛,后变秃净。总状花序着生于脱落叶及生长叶的腋部,密集,长4—12厘米,花大,有花约8—10朵;
花芽、花梗及花序梗密被锈色绒毛,花梗长9—18毫米;花芽长圆形,先端急尖,基部圆形,长10—14毫米;萼片5—6,长11.5—14.5毫米,外面被毛,里面无毛;
花瓣5—6,长13—15毫米,宽8毫米,先端撕裂至1/5左右,小裂片15—20,外面密被锈黄色绒毛,里面被绒毛,边缘具睫毛;雄蕊45—51,花药长3.5—4毫米,先端有长4—4.5毫米的芒;
花丝长2—2.5毫米;花盘腺体5裂,小,每裂2裂,被毛;子房密被绒毛,2室,每室胚珠多数,花柱上部无毛,比雄蕊稍长。核果椭球形,长约3.5厘米,径2—2.5厘米;
外果皮被绒毛,内果皮表面具明显的瘤状突起,核扁,具两条明显的边,1室,1种子。花期3月,果期5—8月。
毛果杜英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00—800米的沟谷、箐沟常绿阔叶林中。
毛果杜英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于云南、广东、海南。
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孟加拉、泰国、马来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