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黃陂區博物館
武漢市黃陂區博物館簡稱黃陂區博物館於2007年成立,2008年被列入全國第一批免費開放博物館,2016年7月從區文化館大樓遷至武漢市黃陂區前川大南街172號康民樓。康民樓是武漢市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為1920年創辦的黃陂的第一所中學-前川中學舊址。
館藏2000餘件藏品,藏品從國家一二級文物至一般文物[1],體系完整。博物館基本陳列《人文黃陂閃耀荊楚》展覽。青銅方鼎;真子飛霜鏡;印花影青瓷缽是館藏中之珍品。
目錄
地理位置
黃陂博物館所在的康民樓是武漢市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前川中學舊址,位於區實驗中學旁。黃陂區實驗中學的前身為私立前川中學,是由湖北都督府首任審計科長胡康民發起並任校長,首義民軍水師統制趙均騰、湖北臨時參議會參議員黎澍等辛亥志士協力創辦的黃陂第一所中學。首義大都督黎元洪為首任董事長,首義敢死隊員喻育之為校董,辛亥元老于右任題寫校訓。90餘年來,該校又飛出了黃麻起義總指揮潘忠汝,紅四軍的前身、工農革命軍第七軍首任軍長吳光浩,兩岸破冰第一人胡秋原、享譽國際的花鳥畫大師馮今松等金鳳凰。
基本陳列《人文黃陂閃耀荊楚》展覽,面積四百平方米,青銅方鼎;真子飛霜鏡;印花影青瓷缽是館藏中之珍品。以「感悟燦爛的文明 追尋歷史的記憶」為主題,採用地方通史陳列的方法,將200件精美文物,分新石器時代、商周時代、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唐宋元明清時代四個單元進行展出。
基本陳列《革命歷史文物圖片陳列》以「英烈永垂不朽 偉績萬古流芳」為主題,分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四個部分。
基本陳列《木蘭傳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展介紹木蘭故里黃陂木蘭文化狀況。
基本陳列《辛亥革命黃陂志士》
館藏文物
黃陂北枕巍巍大別山,南瀕浩浩長江水,地勢北高南低,河湖密布,交通便利,物產富饒,自古為宜人之地。
6000多年前原始先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3500年前商王朝在這裡開疆拓域,築城府河之濱控扼南土,西周長子國坐鎮前川,戰國歸楚,秦入南郡,自漢至南北朝,先後屬西陵、安陸、石陽、灄陽、木蘭等縣。北齊天保三年(552年)建制始稱黃陂,歷唐宋後縣域基本界定。元歸黃州路,明屬黃州府,清改漢陽府,民國曾屬鄂東道、江漢道、直屬省、第四行政督察、第二行政督察等,建國初屬孝感專區,1983年劃歸武漢市,1999年撤縣設區。
黃陂漫長的文明歷史長河,積澱了名播九洲的商代盤龍文化、漢唐木蘭文化、北宋二程文化、近代紅色革命文化、歷代民間民俗文化、當代創新文化等豐富的文化資源。全區共發現古墓葬、古建築、古遺址等文物點400餘處,有206處列入了全國不可移動文物點名錄,有57處被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國保1處、省保13處、市保15處、區保28處;
非物質文化遺產涵蓋17個門類80多個種類15899條,2014年,黃陂區共有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3項、省級14項、市級16項,區級61項。
國有單位收藏文物28380件/套(明代藩王博物館25272件/套、盤龍城遺址博物館1794件/套、黃陂區博物館 1294件/套、黃陂區檔案館16件/套、木蘭山風景區4件/套),其中一級文物2190件/套、二級文物2167件/套、三級文物23159件/套、一般文物864件/套。
青銅方鼎[2]:西周。長方體,立耳,方唇,四圓柱足,四角有扉棱裝飾,上部飾雙尾龍紋,下部飾乳釘紋,內腹有銘文。
瓷豆:西周。口沿稍斂,折腹,喇叭形圈足,口唇部飾對稱乳釘三個,器內施灰綠色薄釉。
真子飛霜鏡:唐代。扁平葵形,龜紐,荷葉紐座。紐一側竹林旁一人端座,置琴於膝,另一側樹下鳳鳥起舞,上方飛鶴祥雲。紐下有荷池,池中伸出一荷葉,葉中葡伏出一龜,龜身和荷葉即為紐和紐座。
印花影青瓷缽:宋代。大口,口微內斂,圓弧腹,小圈足,器口有寬0.7厘米的芒口。胎色潔白,胎壁極薄。影青釉,青中泛綠,有開片。外腹上印五嬰兒,襯卷草紋。
視頻
武漢市黃陂區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文物的級別是怎麼定出來的? ,搜狐,2017-12-15
- ↑ 人類所創造第一座青銅「方鼎」雕塑 ,搜狐,202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