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
歌剧,属于古典音乐。[1] 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美术等艺术门类、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其中音乐与戏剧之间的结合是歌剧艺术最显著的特征,此外,歌剧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是器乐与声乐产生与发展的结晶。它反过来又带动和促进了器乐与声乐之间的全面平衡。
歌剧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歌唱的方法则是举世闻名的美声唱法![2]
目录
起源
歌剧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是歌剧艺术产生的根源。即1600年前后才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
现知历史上第一部歌剧,由雅各布·佩里(Jacopo Peri)作曲,取材自古希腊神话的《达芙尼(Dafne)》于1597年首演时,风评一片赞好,皆认为"成功复活了古希腊的戏剧精神"。但《达芙尼》最终不幸失传,但佩里的另一套首演于1600年的歌剧《尤丽狄茜(Euridice)》至今仍偶有排演。但今天歌剧界最古老的标准保留剧目的歌剧,当数1607年首演于曼都瓦宫廷的克劳迪奥·蒙泰韦尔迪作品:《奥菲欧(L'Orfeo)》。[3]
歌剧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样,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
在歌剧产生之初,就成为了王室贵族的娱乐项目,一般的民众是很难接触到的。
随着时代的推移,歌剧才慢慢从王室贵族走向了平民百姓,但总体来说,从歌剧产生那天,直到今日,歌剧始终是一种小众艺术。[4]
西方歌剧的发展
歌剧的发展被公认先后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主义时期。
巴洛克时期
(16世纪末至17世纪中),在文学、科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巴洛克”风格是一种华丽的、热烈的、十分夸张的表现风格。受文艺复兴的影响,这个时期是歌剧发展的最重要阶段。歌剧自从在弗洛伦萨诞生后,在意大利各地迅速兴起,受到社会、艺术家和宫廷贵族们的广泛欢迎。被称作“歌剧改革之父”的17世纪上半叶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对此时期的歌剧发展影响最大,五幕歌剧《奥菲欧》是他最成功最具代表之作。虽然在此之前已经有歌剧的出现,但此时期的发展,为后来古典主义时期的歌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元1600―1750年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西欧出现了众多与以往相异的经典声乐作品,学术界将这一时期称作音乐发展的“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的声乐发展发端于意大利的歌剧声乐艺术,其后影响到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巴洛克时期的声乐风格一是地域化和民族化特征明显,意大利风格与意大利语切相关,法兰西风格融合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英国风格更类似于人们的“说话”;二是装饰音演唱和即兴演唱的风格特点。巴洛克时期的艺术特征,突出体现在装饰音和即兴演唱两个方向。
巴洛克时期及其音乐艺术
从1600年歌剧艺术在意大利诞生,至1750年左右巴赫、亨德尔去世这一时期为分水岭。巴洛克时期是后人为了研究,将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归类总结而赋予的一种区分。巴洛克一词最早见于建筑和绘画艺术领域,如“巴洛克绘画艺术”、“巴洛克建筑艺术”等,其代表的是一种奢华、炫丽、色彩鲜明的特点。在欧 洲,巴洛克的名声并不佳,长久以来,巴洛克被看作是一种荒诞的、做作的、过分装饰和过分雕琢的艺术形态,并且与古典主义艺术相对立,这种艺术不值得人们 赞赏。著名思想家卢梭就认为“巴洛克音乐是那种和声混乱、充斥着转调和非和谐的音乐;它的歌唱生硬、不太自然,发音困难、矫揉造作。”很多人认为,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绘画、建筑等艺术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巴洛克艺术形态并无超越之处。
在学术界,西方音乐史上的巴洛克音乐通常被认为包括两种风格,即古典风格与现代风格。古典风格主要强调和声,认为和声才是最重要的,其注重复调创作,与 尼德兰乐派相承袭。这一风格认为歌词不那么重要,音乐本身和复调运用更为优先。现代风格与人文主义相适应,与当时的意大利艺术风格相融合,这一风格强调 歌词优先,注重歌词内容的表现,歌词才是音乐的主人,故在音乐技法的运用和处理上较为大胆奔放,跳跃性和优美的旋律较为常见。
巴洛克时期独唱音乐的演唱风格
在巴洛克时期的年间,西方音乐从风格到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从繁复的复调音乐转向清晰的以旋律和声为主的主调音乐,歌剧、器乐等体裁蓬勃发展,取代 了声乐体裁的绝对统治地位,音乐中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内涵也被大大削弱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表演风格有别于文艺复兴时期,其主要体现在情感的宣泄和表达。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让人们重新发现人的价值,重新认识自我,原来具有在宗教音乐才能出现的表达人的悲伤、愤怒,追求等情感表达受到冲击,所谓传统 的、神学的、封建的、禁欲主义的牢笼被打破,情感的宣泄和表达逐渐走入世俗世界,同时也成为了各种艺术创作的主题,在音乐领域亦不例外。音乐的发展获得 了自由的天空,作曲家摒弃那种内容空洞,词不达意的复调音乐创作风格,转向寻求一种形式更为自由,不需要奢华装饰,旋律优美的歌曲。对于演唱者而言,可 以根据作品自由表达情感,完成二度创作的升华。巴洛克时期的声乐创作和发展,迎合了社会发展和社会礼俗的需要,既能满足严肃的宗教音乐需要,也能为广大 社会公众提供娱乐与休闲的需要,如高雅音乐会、音乐沙龙、小型聚会等。蒙太韦尔蒂、巴赫等著名音乐家为教堂、宫廷、剧院和家庭音乐会等谱过曲。总而言之,巴洛克时期的独唱音乐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地域化和民族化特征明显
意大利的歌剧艺术发展走在了欧洲的前列。意大利语所具备的语言和声乐意义上的发声优势,造就了意大利声乐发展的一枝独秀。意大利的声乐发展并不是单 线的,而是出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其国内产生了不同的音乐流派。意大利作曲家将声乐技巧、半音化和声等融于一身,体现出意大利的风格。1607年,蒙太韦尔蒂创作出《奥菲欧》歌剧,该剧在艺术表现上力求实现一种表达自由的戏剧风格。此外,作为威尼斯乐派代表人物的他还写过大量的牧歌歌剧作品,在创作上,在16世纪的无伴奏牧歌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型牧歌形式,即将器乐和伴奏融入其中,增添歌词的情感表达,演唱者在演绎作品时,要认真探究作品的内涵,领会作品所运用转调以及不协和和弦的技法所蕴含的情感表达,还包括对歌词的领域。
法兰西,作为一个骄傲而又自信的民族,其音乐艺术的发展别具一格,从民族情感上,法兰西抵触意大利风格所带来的影响,尽可能挖掘本民族文化,打造法 兰西民族音乐风格。吕利作为法兰西在巴洛克时期的著名作曲家,他在古典悲剧、宫廷小调和芭蕾舞的基础上,融合法国传统艺术元素,打造出法国版的歌剧。这 种歌剧融多种表现形式于一身,其作品的旋律包含古典悲剧的特点,与宣叙调与咏叹调存在微小差别,比意大利风格的作品旋律更为优美,这一点上与法语和意大 利语的语言差别有关,故法语的音乐作品发音清晰,高音准确,与朗诵性紧密结合,这些特点对演奏者的要求不如意大利风格的作品要求高,更多的是以表演场面 的感染力吸引人。
英国的声乐艺术与意大利和法国相比较较为逊色。在巴洛克时期,英国的声乐演唱风格与意法两国亦大相径庭,更类似于人们的“说话”。巴洛克时期,铂赛尔是 英国声乐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他根据英语的语言特征创作出速度、节奏、旋律、重音等符合英国人习惯的艺术作品。虽然其作品类似于“说话”,但是通过这一风 格的表演形式,可以完美展现歌词和情感宣泄所欲实现的目的。要求演唱者认真处理好宽泛的跳跃和特殊的顿音等情形,才能实现作品的意境。
二是装饰音演唱和即兴演唱的风格特点
巴洛克时期的艺术风格特点,突出体现在装饰音和即兴演唱两个方向。朱里奥・卡奇尼在其1602年发表的《新音乐》一书中阐述了声乐艺术中的装饰音及其表演, 他认为表演者必须把握好音准,不允许有滑音,并从多个方面处理好音色问题。作为一个表演者,区分不同的音色,以及不同音色所代表不同类型的情感,这是基 本的素质要求。此外,演唱者还应该掌握在何种情况下演唱装饰音和即兴花腔的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一个成熟的表演者。掌握装饰音和即兴花腔唱段的方法, 简单而言就是在咏叹调终止或者半终止的地方,尤其在咏叹调反复出现之处。即兴演唱,对演唱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它是对作品演唱丰富性的一种个性表达。
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的特征
在巴洛克时期,声乐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百余年的时间里,出现多种形式的作品类型,在这些作品类型背后,都有经典的作曲家作为支撑,其 作品的整体风格构成了巴洛克时期声乐作品的总特征:
一是歌曲从上流社会走向社会大众,迎合了平民的口味,内涵上从注重人物个性向追求华丽的演唱技巧转变。蒙太韦尔蒂(蒙特威尔第)是威尼斯歌剧乐派的奠基 人,他对意大利歌剧音乐的早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看来,歌剧音乐要为人类自身服务,要表达人类的真实情感,谱曲与歌词要协调。蒙太韦尔蒂的这些观 念奠定了他作为近代意大利歌剧之父的历史地位,作为代表人物的的他,创作的作品突显戏剧性的场景以及独特的人物个性。1637年,第一座歌剧院在威尼斯 拔地而起,歌剧从此走入了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不再是宫廷贵族的专属。随着歌剧艺术在社会上的流行,蒙太韦尔蒂的弟子切斯蒂和卡瓦利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创作出许多人物众多、情节复杂、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舞台歌剧。这一时期,音乐风格也开始发生转变,逐渐向华丽的演唱技术技巧过渡,咏叹调最后成了 一种精湛的形式,与宣叙调明显分离。这种风格特征发展到17世纪的中后期,歌剧的形式越来越僵固化,演唱者更多是在卖弄演唱技术技巧,这一点在那不勒斯歌 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忧郁、悲伤的情感是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色之一,有时也会出现含羞的、腼腆的、多愁善感的一面,但是极少出现英雄主义的表现形式。作为蒙太韦尔蒂的弟子, 切斯蒂并未完全继承他老师的衣钵,某种意义上他甚至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开创了有别于他老师的音乐风格。他的《Aspettate》即是证明,这一作品比较幽默诙谐,歌词多次出现问句,但是与旋律搭配极为得当。此外,他的作品在塑造人物内心世界与情感上也颇有成就,如他在著名的《来吧,阿列多罗》、《金苹 果》以及《围绕着我崇拜的人儿》等作品都注重旋律和装饰风格,作曲特征上跳音、滑音和各种装饰音的安排都很好地塑造了人物的情感。而蒙特威尔为代表 的另外一些音乐家则注重创作普通人的田园生活风格作品,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使歌剧艺术更为平民化、大众化。
二是英伦风格音乐艺术的意大利和法国影响。歌剧艺术虽然源自意大利,但是它对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巴洛克时期英伦著名的作曲家铂 赛尔,他的作品受到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的影响,他创作的歌曲多是诗歌形式,运用英国传统的民间曲调,很多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对比的乐段组成,这种 英国风格的歌剧所展现的情感非常细腻,旋律和人物个性塑造得非常成功。铂赛尔的作品同样是根据英语发音特点“顺势而为”,符合英格兰民族特性。在铂赛尔 艺术生涯的后期,其作品中出现不规则的长句和短句交错,加上低音伴奏的快速运动达到宣叙调结尾的高潮。铂赛尔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声乐线条体系,运用复的、跳跃的、连续的音符,让旋律更为生动而有活力。他同样重视曲调与歌词的搭配,以及音乐上的修饰,他的作品有时被称为“说话”风格,对歌词文字表达和音节的放置极为恰当。[5]
古典主义时期
(17世纪中开始),1750年伟大的音乐家巴赫去世,巴洛克时期也因此与世长辞,此时标志着欧洲音乐重要发展时期到一段落,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歌剧经历了巴洛克时期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已经变得颇为成熟了,此时出现了一位歌剧史上的改革者――德国作曲家格鲁克,他创作了历史上现代歌剧院所戏目中最古的一部名为《奥菲欧与优丽狄茜》的三幕歌剧,这是一部提倡歌剧改革的成功作品,于1762年10月5日在维也纳首演。格鲁克对歌剧的改革,使之通向意大利浪漫主义的道路,他主张歌剧的音乐性和戏剧性要完美统一,提倡音乐服从戏剧的效果,同时,还倡导用本国语言来创作作品,以便发展各国歌剧。17世纪末,威尼斯建立了十五座歌剧院,歌剧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得到了极大的繁荣,贡献最大、发展最快的城市有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和那不勒斯。
浪漫主义时期
(18世纪至19世纪),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的戏剧《爱尔那尼》成功上演,将浪漫主义推向高潮。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促发了艺术领域继文艺复兴之后最深刻最重要的一次重大革命。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是一种文艺思潮,起源于法国,歌剧的发展与成熟,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密不可分,此时期是歌剧发展最关键的阶段,已经到了成熟的状态,主要发展地在意大利,内容主要体现了英雄主义与爱国情感。最具代表的歌剧革新家先后有罗西尼、贝里尼、唐尼采蒂、威尔第和瓦格纳,其中威尔第是贡献最大的,代表作品有:《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阿伊达》。威尔第的创作后期,出现了一种新的音乐潮流――真实主义歌剧,它继承了来自法国比才《卡门》的现实主义传统,保持了真实主义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特点。推动这股潮流向前发展的主要作曲家有:普契尼、马斯卡尼、列昂卡瓦洛。
印象主义时期
(20世纪),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是从民族乐派和后期浪漫派中演变出来的,是20世纪初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的一种音乐风格,艺术特征是在作品中不描述现实的事件,而是建立在暗示运动和色彩之上,意境神秘,强调朦胧感。此时期的歌剧,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状态,影响力最大的作曲家还是德彪西,他在晚年创作了歌剧《佩利阿斯与梅丽桑德》,采用暖昧含蓄和捉摸不定的乐汇,抒发感情,表现人物,音乐令人困惑的美感和给人以难以置信的想象力,可以算的上是一部空前绝后的作品。[6]
中国的歌剧发展
中国的歌剧,是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逐渐发展起来的,“五四”以后,中国的音乐家在接受西方音乐文化观念的同时,对西方歌剧这种体裁形式结合着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习惯开始进行大胆尝试,这便是中国新歌剧的形式。它既具备了西洋歌剧的一些主要特征,也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
中国歌剧与古典的欧洲歌剧在基础的发声方法上都差不多。主要的区别在与题材和音乐,中国歌剧根植于本土,题材自然以中国的历史、现实题材为主。另外中国歌剧的唱法除借鉴西洋歌剧的唱法外,还会吸收本民族的音乐元素,比如《江姐》就吸收了大量的川剧京剧的元素,《洪湖赤卫队》也借鉴很多湖北民歌的音乐元素。
中国歌剧可以说,从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以歌舞、宾白并重,亦属于“歌剧”性质,但还不是歌剧。歌剧可以说萌芽于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儿童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黎锦晖作曲),配乐剧《扬子江暴风雨》(聂耳作曲)它们都将歌曲与对白并重。四十年代初的《上海之歌》( 张昊作曲),《大地之歌》(钱仁康作曲),《秋子》(黄源洛作曲)等作品,在如何吸收西洋歌剧特色以探索中国歌剧创作的道路方面,起了先行作用。直到1942年以后,由延安秧歌剧发展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马可,瞿维等作曲)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后来的歌剧创作有深刻的影响。为了与中国固有传统戏曲相区别,此种歌剧被称为新歌剧。到解放战争期间,又产生了不少新的歌剧创作,如《刘胡兰》(罗宗贤等作曲),赤叶河(梁寒光等作曲),《王秀鸾》(艾实惕等作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歌剧得到了新的发展,许多作品在继承《白毛女》的传统时,又吸收了地方戏曲的特点和西洋歌剧的一些有益经验,陆续涌现出《小二黑结婚》(马可作曲),《红霞》(张锐作曲),《洪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江姐》(羊鸣等作曲),《草原之歌》(罗宗贤作曲),《阿依古丽》(石夫,乌斯满江作曲),《伤逝》(施光南作曲)等优秀作品。
从体裁方面,有歌舞剧、小调剧、音乐剧、秧歌剧、正歌剧等;题材方面多在民族英雄事迹、民间故事、抗战生活与精神等方面;形式上或就传统戏曲形式改造、将话剧与歌曲结合、或据民间曲调填词改编,总有作品近百部之多。
一九二七年阎述诗 (1905-1963) 创作用民乐伴奏的舞台歌剧“高山流水”,阎述诗多才多艺,自已写剧本,自已谱曲,自导自演,还亲自参加灯光布景的设计制作,“高山流水”情景交融,再现了春秋时代的音乐盛况和善乐者辈出的高文明社会。
阎述诗继而又创作并演出“梦里桃花”及“疯人泪”、“孤岛钟声”、“忆江边”等歌剧。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大批爱国志士离开东北进入关内,阎述诗不惧艰险,在编演揭露日寇侵略罪行的歌剧“风雨之夜”后,离开东北入关。这是中国新歌剧的最初尝试。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名字 - 阿甫夏洛穆夫Aaron Avashalomov(1894-1965) 是从小生长在中俄边境华人聚居小镇上的俄罗斯犹太人,出身苏黎世音乐学院,在广泛搜集中国民间音乐素材的基础上,以传说故事和传统戏曲音调创作歌剧“观音”及音乐剧“孟姜女”等,是中国歌剧发展过程中较成功的实践。阿隆?阿甫夏洛穆夫在中国民族化乐剧乐曲创作、音乐教育、管弦乐队组织、音乐社团组成、中国音乐的国际交流及通俗音乐提升上,都曾做出重要的贡献,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名字。
还有热心中国音乐的齐尔品 (Alexander Nikolaevich Tcherepnin 1899-1977) 曾根据中国民间故事谱写歌剧“蚌壳”(后更名为“农夫与仙女”)。
发展探索过程中较成功的实践张曙曾以昆曲曲调创作小型歌剧“王昭君”;陈田鹤写过歌剧“荆轲”(未完成) 和“桃花源”;王义平曾依陈田鹤的“荆轲”原作重新配器;钱仁康为陈田鹤的“桃花源”配过乐,也为蔡冰白的小歌剧“江村三拍”作曲,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歌剧“大地之歌”;黄源洛写过“秋子”;陆华柏写过“牛郎织女”,沙梅写过古典歌舞剧“红梅阁”;郑志声创作歌剧“郑成功”,其它还有“岳飞”、“苏武”、“西厢记”等,这些作品在中国歌剧的发展过程中,是较成功的探索和实践。[7]
中国主要代表作品
1945年大型歌剧《白毛女》问世,开始被称为中国歌剧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歌剧《白毛女》的成功,在于当时它以全新的内容、全新的形式、全新的视角、全新的音乐以及全新的演唱,创造了一种为广大群众非常喜闻乐见的音乐戏剧品种。
后来涌现出大量新剧目,诸如《血泪仇》、《赤叶河》、《王贵与李香香》、《长征》、《打击侵略者》等等。从而《白毛女》便成了民族新歌剧的代表作品,不但在中国广泛演出,还到东欧和前苏联巡回演出,也曾被蒙古国家音乐剧话剧院翻译演出,后来又被日本改编为芭蕾舞剧,成为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舞台剧目之一。
中央实验歌剧院还曾经创作演出了《小二黑结婚》、《刘胡兰》、《草原之歌》、《槐荫记》、《窦娥冤》、《春雷》、《红霞》、《红云崖》、《嘎达梅林》、《望夫云》、《阿伊古丽》等一大批歌剧新作,还引进了《茶花女》、《奥涅金》、《蝴蝶夫人》等欧洲经典歌剧,使50年代的中国的歌剧舞台十分繁荣。 1958年,中央实验歌剧院带着《刘胡兰》、《草原之歌》、《槐荫记》三部中国大歌剧,赴前苏联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和伊尔库斯克等城市访问演出,均受到热烈的欢迎。
特别是80年代接连不断的全国歌剧汇演,催生了歌剧新作品的涌现。仅我们中国歌剧舞剧院,便接连推出了一大批歌剧新作品。诸如《星光啊星光》、《韦拔群》、《救救她》、《贺龙之死》、《月娘歌》、《古兰丹姆》等等。最值得一提的是歌剧《伤逝》和《原野》的问世,开始突破了民族新歌剧原有的模式,翻开了中国歌剧新的一页。
大型歌剧《原野》,是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当代中国原创歌剧。
《原野》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民族新歌剧”。作曲家以宏观全剧的庞大气魄和完整的音乐结构,使戏剧冲突一层层展现。如序幕坟场的“原野大合唱”,是管弦乐与人声的交响组合,合唱没有剧诗,甚至没有明显的旋律,却是痛苦、悲愤的呼号与狞笑的交响。使观众感受到一种毛骨悚然的震撼,把人吃人的黑暗时代表现得入骨三分。特别是“阎王殿”一场戏前的大段独立乐章,为仇虎复仇前后的心理巨变作了生动的描述。
剧中无论是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以及道白,都严密而有机地组合在戏剧矛盾发展的完整交响结构中,整个歌剧一气呵成。因此普遍认为这是中国歌剧音乐创作的一大收获。
该剧主要演员赴美国参加奥尼尔戏剧中心“歌剧、音乐剧年会”,进行了三场“舞台阅读”演唱,引起那里艺术家们的瞩目。歌剧《原野》还获得慕尼黑第三届国际研究会“特别荣誉证书奖”。1991至1992年由美国肯尼迪中心华盛顿歌剧院完整地上演歌剧《原野》共11场。1993年在台北由台湾省立交响乐团排练上演10场。
1997年歌剧《原野》首演于欧洲。
《原野》在国外演出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德国评论界称“作曲家写出了人类共同的感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幸福的渴望”、美国《今日美国》称“《原野》是20世纪以来,世界歌剧史上最主要的事件之一”、美国《华盛顿邮报》称“《原野》将成为在国际保留剧目占有一席之地的第一部中国歌剧”、美国《纽约时报》称“金湘先生曲折的创作道路,使他正好立足于当今美国占主导地位的新浪漫主义的主流中”、瑞士古典音乐节主席阿兰奇称“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原野》的音乐让我们的心灵相通。《原野》征服了瑞士”等等。此后,《原野》便成为我们剧院经常上演的保留剧目,并被誉为“世纪经典歌剧”。
1999年,歌剧《原野》在国庆50周年展演中获优秀演出奖。
2000年,歌剧《原野》荣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大奖”。 至今,《原野》仍在不断演出,特别是在政府举办的“歌剧进校园”的活动中,歌剧《原野》在各地高等院校的大量演出深受师生们的欢迎。[8]
歌剧与音乐剧的区别
1·题材选择
歌剧带有强烈的贵族情趣与精英趋向。
而音乐剧以轻松、谐谑和生动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有些带有赞扬民主,鄙视富人贵族的情绪。
2.音乐结构
歌剧的结构、风格基本上沿袭着自浪漫主义以来所奠定的路线。
音乐剧的结构非常自由、多变。
歌剧的音乐结构可以由相对独立的音乐片断连接而成,也可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统一结构。
音乐剧的长度都介乎两小时至三小时之间。通常分为两幕,间以中场休息。如果将歌曲的重复和背景音乐计算在内,一出完整的音乐剧通常包含二十至三十首曲。
3.音乐风格
歌剧的音乐大都是以比较传统的管弦乐队为基础的古典音乐作曲技法。
音乐剧在音乐风格的选择上更自由,往往有爵士、摇滚等流行音乐因素的介入,配器也往往大量使用电声乐队的乐器。
4.声音表现
歌剧的歌唱者采用的是美声唱法,采用了大量的咏叹调和宣叙调,并且靠独唱的咏叹调引领全局,而咏叹调伴随着每一次戏剧性的转折将整部戏推向了高潮。
音乐剧则属于流行音乐范畴,多数用流行唱法,也有用美声唱法的。声乐部分讲究自然平易的发声、亲切随和的歌唱以及表达词义曲情的诚挚动人。
5.舞美装置
歌剧的舞美装置写实。
音乐剧的舞美装置抽象。
音乐剧的舞台技术现代化,一些先进科技的布景技巧和印象、灯光方面的先进技术都登上了音乐剧的舞台。
6.舞蹈作用
在歌剧中,舞蹈大多以交谊舞、芭蕾这种形式出现,但芭蕾通常也是由专业演员完成。
在音乐剧中,为了传达剧情,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特征和性格。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
歌剧是以音乐作为各种艺术元素的基础的,一个歌剧演员最主要的是把角色的唱段表达完善。舞蹈,只是歌剧的一个小部分。
在音乐剧中舞蹈是一种级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其重要性甚至不在戏剧和音乐之下,因此可以说是歌、舞、剧“鼎足三分”。演员对剧情的表演和对歌唱的处理同样重要。[9]
世界十大歌剧
在世界十大歌剧的名单中大家会看到许多熟悉的名字,艺术的评判见仁见智。而这10部目前广为流传、在网络和杂志上公布过的歌剧,被誉为“一生必听的世界10大歌剧”。
《浮士德》、《乡村骑士》、《卡门》、《图兰朵》、《阿依达》、《茶花女》、《弄臣》、《托斯卡》、《奥赛罗》、《蝴蝶夫人》/《艺术家的生涯》。[10]
视频
歌剧《茶花女》
歌剧 《卡门》选段—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
歌剧《白毛女一北风吹 扎红头绳》表演雷佳 高鹏
帕瓦罗蒂经典歌剧《弄臣》,无人超越的经典
参考资料
- ↑ 歌剧属于古典音乐吗 新浪爱问网, 2018-11-11
- ↑ 什么是歌剧 360问答网,2013年7月26日
- ↑ 歌剧起源于哪里 360问答网,2016.04.21
- ↑ 【歌剧指南】到底什么是歌剧? 搜狐网,2018-05-05
- ↑ 巴洛克时期歌剧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个人图书馆网,2019-05-27
- ↑ 浅谈西方歌剧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论文网
- ↑ 中国歌剧的发展 范文网,2019-05-27
- ↑ 简述中国歌剧发展的历史 知道网
- ↑ 一张图告诉你音乐剧和歌剧的区别 道略网,2016-1-11
- ↑ 一生必听的世界10大歌剧 你都听过了吗? 快资讯,201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