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歐洲難民危機

歐洲難民危機,也稱歐洲移民危機,指2010年底爆發阿拉伯之春[1]後,數量激增的難民或是經濟移民從中東、非洲和南亞等地經地中海及巴爾幹半島進入歐盟國家尋求居留而產生的移民潮,其中多數難民來自敘利亞、阿富汗和厄立特里亞。2017年,非法進入歐盟國家領土的人數已從2015年的180萬降至20萬。2019年3月,歐盟委員會宣布移民危機即將結束,

歐盟委員會使用「移民」一詞來描述來自歐盟國家以外的尋求庇護者及經濟移民,其在歐盟國家領土上的居留期限預設為至少12個月。

2015年,透過海上運輸到達歐洲的移民中,有58%是18歲以上的男性(占成年人總數的77%),17%是18歲以上的女性(占成年人總數的22%),其餘25%為18歲以下的移民。2015年4月,海上運輸造成的死亡人數攀升至破紀錄的數字,當時有5艘載有近2,000名移民的船隻於地中海沉沒,造成超過1,200人罹難。該事件導致2014年底全球被強迫遷移的人口增加至近6,000萬人,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最高紀錄。

歐洲的難民危機已在歐洲引發嚴重的社會及經濟危機,不少國家政治人物嚴厲批評歐盟的難民政策,認為歐盟長年的人口自由流動及開放邊界的政策嚴重影響歐盟成員國的國家安全,導致伊斯蘭恐怖主義、伊斯蘭教法推行者滲入,而引致右派民粹主義的崛起。但也有觀點認為,難民的湧入不會令東道國的經濟或財政惡化,由於難民造成的公共開支增加受到了稅收增加淨轉移額的超額補償,難民成為永久居民後對宏觀經濟能產生正面影響。

目錄

詞源

2015年4月,5艘共載有約2,000名移民、目的地是歐洲的偷渡船在地中海沉沒,估計造成超過1,200人喪生。此事件後,各界開始使用「歐洲移民危機」(European migrant crisis)或「歐洲難民危機」(European refugee crisis)形容這一連串事件。

背景

2010年至2013年之間,原每年約有140萬非歐盟國公民(不包括尋求庇護者和難民)進入歐洲。2011年6月,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預言阿拉伯之春很快會變為阿拉伯之冬,2014年後,大量中東、非洲和南亞等地的難民經地中海及巴爾幹半島進入歐盟國家尋求避難,引發歐洲移民危機。

在2014年以前,到歐盟尋求庇護者的人數曾經在1992年(672,000人)、2001年(424,000人)和2013年(431,000人)達到高峰。2014年以前,經歐洲邊境和海岸警衛隊發現的非法從歐盟對外國境進入的人數在2011年達到高峰,有141,051人從海上及陸上非法入境。

《申根公約》使22個歐盟國家(英國及愛爾蘭沒加入申根公約)及4個非歐盟國家(挪威、冰島瑞士列支敦士登)取消彼此之間邊境的邊境管制[2]。《都柏林規則》規定到簽約國尋求庇護的難民需要在第一個踏足的簽約國提出庇護申請。

視頻

歐洲難民危機 相關視頻

歐洲難民危機,人性的震撼 放
歐洲難民危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