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欧仁·鲍狄埃

欧仁·鲍狄埃(Eugène Edine Pottier,1816年10月4日 - 1887年11月6日)是法国的革命家,工人诗人,巴黎公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国际歌》的词作者。

1912年11月,是诗人欧仁·鲍狄埃,逝世的二十五周年。[1]

目录

生平简介

鲍狄埃出身于巴黎的一个工人家庭,13岁当徒工,后来又当绘制印花布图样的技工,1830年,14岁的鲍狄埃在巴黎人民起来反对波旁王朝的统治在斗争中,写下反应这次斗争的诗篇《自由万岁》,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并同法国革命斗争联系在一起。1831年,他将《自由万岁》等七月革命时期写的15首政治诗汇成诗集《年轻的诗神》出版。诗集的主要内容是:抨击复辟的封建王朝,欢呼七月革命的胜利,表示对七月王朝的失望与谴责。一生过着贫困的生活。

1840年,鲍狄埃创作了《是人各一份的时候了》,表现巴贝夫平均共产主义思想。这首诗在法国里昂和南方发生了及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工人运动起了巨大鼓舞作用。它像"燃起的火种"在"劳动阶级那里引起了燎原烈火"。这首诗的出现,标志着鲍狄埃的创作开始探索工人阶级解放的道路。

1848年二月起义推翻了七月王朝。鲍狄埃参加了二月革命,并写了《人民》一诗。诗篇描绘了参加武装斗争的工人形象,表达了他们"不自由,毋宁死"的决心。鲍狄埃创作了《该拆掉的老房子》,撕去了共和国骗人的假面具,号召人民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六月,巴黎工人又举行了起义。起义失败了。鲍狄埃写下诗歌《一八四八年六月》,表达了劳动群众对资产阶级血腥镇压的愤懑与抗议。这首诗歌深刻地反映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你死我活的尖锐对立的阶级关系,调子悲愤而低沉。

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发动反动政变,在政变后的第三天,鲍狄埃写下了《谁将为她复仇?》,表示对君主制的复辟愤慨。

1865年,他在《1870年10月31日》一诗中提出"快成立红色的公社"的口号,并于1869年被巴黎工人推选为巴黎工人协会联合代表,参加领导工作,成为工人运动的活动家。 1871年3月至5月,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在进行革命斗争的72天中,鲍狄埃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被选为公社委员。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了,英勇的巴黎工人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871至1880年,鲍狄埃被凡尔赛反革命法庭缺席判处死刑后一直流亡国外,流亡期间,仍积极创作了《白色恐怖》、《美国工人致法国工人》、《巴黎公社》等大量革命诗篇。1871年6月鲍狄埃写下了震撼寰宇的宏伟诗篇《英特纳雄耐尔(Internationale)》,即"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国际歌》,1888年6月由狄盖特谱曲,这首歌便飞往世界的每个角落,从此他们的名字誉满全球。他的诗歌热情洋溢,质朴有力,文字壮丽,壮充分表现了革命无产阶级的豪迈气魄,列宁称誉鲍狄埃“是一位最伟大的用诗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 1887年11月6日,他在贫困中与世长辞,巴黎的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一生代表作品《革命歌集》,《鲍狄埃全集》。[2]

参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