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樹鎮
鄉鎮簡介
椿樹鎮位於六安市金安區東南部。鎮域面積108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299個村(居)民組,。東臨合肥70KM,西距六安28KM,寧西鐵路、合武鐵路、315省道、椿孫路、椿雙路、先雙路穿鎮而過,鎮內各村均已修通水泥或砂石路。可謂交通便捷,環境優美,物產資源豐富。
椿樹鎮地處江淮分水嶺之脊,位於龍穴山南鹿,與三鄉兩縣接壤,是省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開發的四十個重點鄉鎮這一。轄23個行政村,1個集鎮居委會,108平方公里,35800人。1000門程控電話於九六年端局開通,大哥大中轉台聯絡世界各地;鎮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投入資金使110KVA變電所、街道百盞路燈於九八年底開通啟用;57戶個體精米加工廠,丁字型商業街,集貿市場顯示出集鎮的輝煌和繁榮。龍穴山提供豐富的石料資源,近百家採石廠和石料破碎廠機聲轟鳴,財源滾滾。近千萬噸的彩釉磁礦點綴着龍穴山,形成獨特的風景線,有待於開發利用。椿樹初級中學系地級示範中學,四個市級和二個地級文明單位,
基礎建設
鎮內有初級中學2所、小學13所、幼兒園3所、中心醫院1所、大型停車場、自來水廠、環衛所、變、供電所、電信局等現代小城鎮生活必需的各類機構一應俱全。2006年開通了中國電信"鄉情網"。[1]
特色經濟
煙草生產:煙草年栽植面積1500畝,並以每年10%比遞增,是六安市煙草生產第一鎮;蠶桑已有成林蠶園4800畝,屬名副其實的金安區蠶桑第一鎮。2004年以來,乾興橡膠製品有限公司、六安興鴻裝飾材料有限公司、太倉新型建材廠、誠實大型石料廠,金龍生態農業示範園等年產值300萬元以上的企業先後落戶,霍山源牌集團投資40餘萬元,新建一大型蠶繭烘烤站。
彩色蠶繭:樹鎮草廟村為區蠶業辦"整鄉鎮推進"工作聯繫幫扶單位。針對草廟養蠶面積大、農戶參與多的現狀,為了更進一步促進蠶業發展,提高養蠶產量質量,增加農民收入,保護蠶農利益,草廟村在蠶業辦的支持下,投入註冊資金3萬元,在民政局登記建立養蠶協會。鎮黨委為了實現支部加協會、農民得實惠的目標,召開專題會議,將草廟村黨支部調整為黨總支,下設草廟養蠶協會黨支部和新農黨支部,17名蠶農黨員加入養蠶協會黨支部。草廟村召開養蠶協會成立大會,區政府領導、區蠶業辦、民政局、文廣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副區長張啟德、鎮黨委書記肖啟好親自揭牌,宣布草廟養蠶協會和養蠶協會黨支部正式成立。揭牌儀式過後,蠶業辦專家為蠶農朋友上了一堂近3個小時的輔導課,並發放了蠶業政策、養蠶技術方面的知識讀本。
蔬菜種植: 有機蔬菜是指在種植過程中完全不施用人工合成的農藥、肥料、生長調節劑的蔬菜,為人們提供真正無污染、純天然、高質量的健康蔬菜。
經果園林: 錦華農業生態園內100多畝的大型四季採摘果園已經向遊客開放,園內的黃皮、龍眼、香瓜等水果已經成熟,果園採摘成為夏季錦華農業生態園又一休閒旅遊的項目。[2]
旅遊資源
鎮內有風景秀麗的龍穴山並蘊涵濃郁的文化底蘊,龍穴書院,千年古井在史書中均有記載,龍穴夕照是六安八大景之一,山中有豐富的優質瓷土迄待開採。龍穴山原是一條身懷六甲的母親龍。為保一方黎民的性命,與一條白龍惡戰事了七天七夜,最終戰死而成山。腹中的胎兒破石而出,山頂處便留下一穴,名曰龍池。 《安徽史志》載:"六安城東五十里有龍穴山,山上有龍池,方五丈,水甘美,久旱不涸,號稱天下第十泉。"潘子安游龍穴山時曾留句:"入寺參孤衲,烹茶試十泉。"大文豪蘇東坡在他的《昭靈侯碑一首》中也詳盡地敘述了龍穴山的來歷,寫了兩龍大戰的經過。"······白綃者傷,而青綃者投入合肥之西以死,化為龍穴山······"青綃者即指化為龍穴山的青龍也。張岱在他的《夜航船》中竟將龍穴山和太行、天姥、崑崙等名山列為一榜。《皖志述略》將"龍穴夕照"稱為六安八景之一。
社會事業
"鄉情網"以行政村為單位,用戶只需每月承諾打長途電話費不少於1元,即可加入"鄉情網",享受"鄉情網"內互相打電話不要錢,並可獲贈電話薄一本,同時開通96800信息平台,隨時撥打"96800223"隨時查聽政府工作,農業技術服務信息和新聞等。"鄉情網"的建立,解決了長期以來廣大農民信息渠道閉塞,獲取信息可靠性不強等問題,拉近了農民與農業專業技術人員之間的距離,為廣大農村群眾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資源低廉的信息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