椹縣
簡介
今遂溪縣烏塘鎮(圩)形成於公元1723年(清雍正年間),因其土質大部分為黑色,且境內大小池塘星羅棋布,故命名為烏泥塘。公元589年(隋開皇十八年)該鎮設縣治,名為椹川縣,縣址設在烏塘鎮所轄的椹川(亦稱湛川)村,縣治長達30餘年。[2]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本地為百越南境。 秦始皇帝統一中國後,歸屬象郡。 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屬交趾部徐聞縣。 晉武帝太康二年,又稱為合浦郡。南朝寧設置越州,遂溪屬越州合浦郡徐聞縣。到了齊武帝永明中,改徐聞縣為齊康縣。 梁武帝晉通四年(公元523年)分越州為合州,後為南合州,遂溪屬南合州齊康縣。後來遂溪設置扇沙縣及椹縣,仍屬南合州。 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又稱為合州,撤合浦郡。 隋開皇十年設置鐵杷縣。 隋開皇十八年改椹縣為椹川縣。鐵杷、扇沙和椹川三縣(皆屬今遂溪縣),屬合州。大業初改合州為合浦郡,椹川縣併入扇沙縣。 唐武德年間又再設為椹川縣,改合浦郡為南合州。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更名為東合州,將椹川、扇沙併入鐵杷縣,歸屬東合州。 貞觀八年(634年),雷州刺史陳文玉奏請朝廷批准,把東合州更名為雷州。 天寶元年(742年)改雷州為海康郡。 天寶二年(743年)改鐵杷縣為遂溪縣,屬海康郡,縣治設今湛江市郊舊縣村,此為「遂溪」得名之始。據《雷州府志》記載,「遂溪"意取"溪水合流,民利遂之"。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恢復海康郡為雷州。 北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改雷州為雷州軍(軍,古時行政區劃),將遂溪併入海康縣(今雷州市)。五年,又恢復雷州。 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年)又再設置遂溪縣,縣治設在現今遂城。乾道七年(1171年)又改雷州為雷州軍。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為雷州路(路,古代行政區劃)。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更名為雷州府(府,古代行政區劃)。 明洪武年間至清雍正年間,曾先後在今湛江市郊舊縣村和東海島設置椹川巡檢司。 清承襲明代的體制,仍為雷州府,遂溪屬雷州府。 清末,雷州府遂溪縣屬地還包含今湛江市的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東海島等地。 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法國脅迫清政府簽訂《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雷州府遂溪、高州府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今湛江港)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劃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範圍,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安南總督管轄。從此,廣州灣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域。其範圍:南部由原遂溪縣屬的通明港起向北至新圩沿官路為界至志滿圩,轉向東北至赤坎以北、福建村以南分中為界向東出海面,橫過調順島北邊水面至吳川縣屬的兜離窩登岸,再向東至西炮台河面分中出海,距陸地3海裏海面起,向南沿硇洲島、東海島外海面直至通明港外3海裏海面止;海陸總面積共約213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518平方公里。首府初設於麻斜市;1911年廢麻斜市,行政首府遷西營市(今霞山區)。 1943年2月,日本侵略軍武裝占領廣州灣,曾建立極為短暫的日偽政權。 1945年9月21日,廣州灣由我國收回,以原範圍劃設市治,定名「湛江市」。1946年2月15日成立湛江市政府,為省轄市,並隸屬廣東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8年3月改隸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5月,改隸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公署設於湛江。 民國2年(1913年),遂溪屬高雷道,15年屬南路行政委員會,21年屬南區綏靖公署,25年屬第八行政區督察專員分署,38年屬第十四區公署。縣治於1948年10月遷往城月,1950年3月遷回遂城。 解放後,遂溪先後屬南路地區、高雷專區、粵西行政公署、湛江專區管轄,從1983年起,正式由湛江市管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