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植物篇:(馬藺(鳶尾科、鳶尾屬植物))

美麗芳香
圖片來自 360百科

目錄

開花的種類——馬藺(鳶尾科、鳶尾屬植物)

是鳶尾科鳶尾屬植物。多年生密叢草本。根狀莖粗壯;鬚根稠密發達,長度可達1米以上,呈傘狀分布。葉基生,條形或狹劍形,長約50厘米,寬4-6毫米,灰綠色。花莖高3-10厘米,2-4朵花,花乳白色、淺藍色、藍色或藍紫色。蒴果長橢圓狀柱形,長4-6厘米;種子為不規則的多面體,棕褐色。花期5-6月,果期6-9月。分布於中國、朝鮮、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生於荒地、路旁、山坡草地,尤以過度放牧的鹽鹼化草場上生長較多。

馬藺習性耐鹽鹼、耐踐踏,根系發達,可用於水土保持和改良鹽鹼土;葉可作牛、羊、駱駝的飼料,並可供造紙及編織用;根的木質部堅韌而細長,可制刷子;花和種子入藥。

馬藺(學名:Iris lactea Pall.)

形似蝴蝶
 
圖片來自 360百科

基本信息

  • 中文名:馬藺
  • 拉丁學名:Iris lactea Pall.
  • 別 名:馬蓮、馬蘭、馬蘭花、旱蒲、蠡實、荔草、劇草、白花馬藺、三堅、馬韭、馬蓮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百合目
  • 科:鳶尾科
  • 屬:鳶尾屬
  • 種:馬藺
  • 命名者及年代:Pall.,1776

植物學史

馬藺自古以來在中國廣為種植,在孔子的《家語》、屈原的《離騷》、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中都有對馬藺的記載,作為優良的水土保持,放牧、觀賞和藥用植物在歷史和自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各家論述

  • (1)《日華子》:「馬藺,亦可蔬菜食,莖、葉同用。」
  • (2)《本草圖經》:「今陝西諸郡及鼎、澧州亦有之,近京尤多。葉似薤而長厚,三月開紫碧花,五月結實作角子,如麻木而赤色有棱,根細長,通黃色,人取以為刷。三月開花,五月采實,並陰乾用。《說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為刷。《廣雅》云:馬藺,荔也。蔡邕、高誘云:荔以挺出,然則鄭以荔挺為名,誤矣。此物河北平澤率生之,江東頗多,種於階庭,但呼為旱蒲,故不識馬藺。其花、實皆入藥。《列仙傳》:寇先生者,宋人也,好種荔,食其葩實焉。今山人亦單服其實,雲大溫,益下,甚有奇效。崔元亮治喉痹腫痛,取荔花、皮、根共十二分,以水一升,煮取六合,去滓含之,細細咽汁,差止。」
  • (3)《本草衍義》:「蠡實,陶隱居云:方藥不復用,俗無識者,《本經》諸家所注不相應,若果是馬藺,則《日華子》不當更言亦可為蔬菜食。蓋馬藺,其葉馬、牛皆不食,為才出土葉已硬,況又無味,豈可更堪人食也。今不敢以蠡實為馬藺子,更俟博識者。

形態特徵

馬藺是多年生密叢草本。根狀莖粗壯,木質,斜伸,外包有大量緻密的紅紫色折斷的老葉殘留葉鞘及毛髮狀的纖維;鬚根粗而長,黃白色,少分枝。葉基生,堅韌,灰綠色,條形或狹劍形,長約50厘米,寬4-6毫米,頂端漸尖,基部鞘狀,帶紅紫色,無明顯的中脈。

花莖光滑,高5-10厘米;苞片3-5枚,草質,綠色,邊緣白色,披針形,長4.5-10厘米,寬0.8-1.6厘米,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內包含有2-4朵花;花乳白色、淺藍色、藍色或藍紫色,直徑5-6厘米;花梗長4-7厘米;花被管甚短,長約3毫米,外花被裂片倒披針形,長4.5-6.5厘米,寬0.8-1.2厘米,頂端鈍或急尖,爪部楔形,內花被裂片狹倒披針形,長4.2-4.5厘米,寬5-7毫米,爪部狹楔形;雄蕊長2.5-3.2厘米,花葯黃色,花絲白色;子房紡錘形,長3-4.5厘米。

蒴果長橢圓狀柱形,長4-6厘米,直徑1-1.4厘米,有6條明顯的肋,頂端有短喙;種子為不規則的多面體,棕褐色,略有光澤。花期5-6月,果期6-9月。

種子繁殖

將圃地整細耙平,打成2m寬的畦,將種子播撒於條狀溝內,覆土厚度為種子直徑的2倍,每平方米用種量為15g左右,每畝產苗量30餘萬株,2-3a可達到生理成熟,開花結果。

分株繁殖

馬藺根狀莖伸長長大時即可分株,一般可隔2-4a分株1次,在春、秋兩季或花後進行。分割根莖時,每段帶2-3個芽,割後用草木灰或硫磺塗抹切口,稍陰乾後再種。一般採用15-500px株行距,每平方米用苗30株左右。

三個月後開始分櫱,二年形成固定墩。

提高種子萌發是通過馬藺種子有性繁殖進行綠色地被建植的關鍵技術之一。播前採用溫水浸種、層積處理、濃硫酸浸種等方法,均可破除種子硬實,提高發芽率和出苗率。

主要價值

綠化功能

馬藺根系發達,葉量豐富,對環境適應性強,長勢旺盛,管理粗放,是節水、抗旱、耐鹽鹼、抗雜草、抗病、蟲、鼠害的優良觀賞地被植物。

馬藺在北方地區綠期可達280天以上,葉片翠綠柔軟,蘭紫色的花淡雅美麗,花蜜清香,花期長達50天,可形成美麗的園林景觀。馬藺耐踐踏,經歷踐踏後無須培育即可自我恢復。 馬藺具有較強的貯水保土、調節空氣濕度、淨化環境作用。因此,在建植城市開放綠地、道路兩側綠化隔離帶和綴花草地等中,馬藺是無可爭議的優質材料。馬藺因其根系十分發達,抗旱能力、固土能力強,又是作為水土保持和固土護坡的理想植物。

經濟價值

馬藺習性耐鹽鹼、耐踐踏,根系發達,可用於水土保持和改良鹽鹼土;葉在冬季可作牛、羊、駱駝的飼料,並可供造紙及編織用;根的木質部堅韌而細長,可制刷子;花和種子入藥,馬藺種子中含有馬藺子甲素,可作口服避孕藥。

馬藺是中國東北最常用的粽子綁繩,馬藺的葉子如手指般寬度,煮熟的粽子帶着蘆葦葉和馬藺特有的香味。

醫藥用途

馬藺具有重要的藥用、飼用和工業價值。馬藺利用年限長,產草量高,營養成分豐富,為各類牲畜尤其是綿羊喜食。馬藺的花、種子、根均可人藥。花曬乾服用可利尿通便;種子和根可除濕熱、止血、解毒種子有退燒、解毒、驅蟲的功效。作為纖維植物,可以代替麻生產紙、繩,葉是編制工藝品的原料,根可以製作刷子。

真可謂「馬藺全身是寶」。

採收加工

  • 馬藺花:開花後擇睛日採摘,陰乾或曬乾。
  • 馬藺子:8-9月份果實成熟時,割下果穗,曬乾,打取種子,除去雜質。
  • 馬藺根、葉:8-9月份採收,曬乾。

[1]

功效主治

馬藺葉:治喉痹,癰疽,淋病。

馬藺花:味咸,酸,微苦,性涼,可清熱解毒。止血利尿,主治喉痹,吐血,衄血,小便不通,淋病,疝氣,癰疽等症。

馬藺子:味甘,性平。可清熱解毒,止血,主治黃疸,瀉痢,白帶,癰腫,喉痹,癤腫,風寒濕痹,吐血,衄血,血崩等症。

馬藺根:可清熱解毒,治喉痹,癰疽,風濕痹痛。

馬蓮(學名:Iris lactea Pall. var.chinensis (Fisch.) Koidz.);

別稱馬蘭、馬蘭花、旱蒲、馬韭等,是鳶尾科鳶尾屬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是白花馬藺的變種,多年生密叢草本。 根莖葉粗壯,鬚根稠密發達,長度可達1米以上,呈傘狀分布。 葉基生,寬線形,高度可達到1250px,寬度0.4~25px,灰綠色,花莖高約250px,2~4朵花,花為淺藍色、藍色或藍紫色,花被上有較深色的條紋;蒴果長橢圓狀柱形,有6條明顯的肋,頂端有短喙;長4~150px,種子為不規則的多面體,棕褐色,略有光澤,種子9月份成熟。花期5-6月,果期 6-9月。 生於荒地、路旁、山坡草地,尤以過度放牧的鹽鹼化草場上生長較多。 分布於朝鮮、俄羅斯、印度和中國。

植物文化

花語

馬蓮的花是淺藍色、藍色或藍紫色的,花上面上有較深色的條紋,花莖很光滑,頂生於枝條的尖端部位。馬蓮的俗稱是馬蓮花或着是馬蘭花,它還有一個美麗富有傳奇的名字叫祝英台花,因為馬蓮外形似蝴蝶,像是梁祝的愛情化身,是傳遞愛的使者,馬蓮本身就充滿了傳奇愛恨悲壯

所以馬蓮的花語是:宿世的情人愛的使者 [2]

馬蓮的傳說

馬蓮的傳說和一種死亡後的希望有關,傳說:

古時候的希臘人總會在墓地裡面種植此花,因為種植馬蓮,可以等到它開花,等到花開完全以後,美麗芳香一片藍紫色的花海,就會引來傳說中的與天堂人間相同的天使愛麗絲,這時,愛麗絲就會找到花的主人,然後問他是否有什麼話帶給已經去天國的人。

這時,人們就可以對馬蓮說出想要說的話,然後交給愛麗絲,愛麗絲就會帶去天國,交給那座墓地里的人的靈魂。這是多麼悲壯卻又溫馨的傳說呀,因為馬蓮花,人們就可以和已經死去的人進行聯繫,寄託思念。

另一個傳說就是梁山伯與祝英台:馬蓮花是不能與梁山伯相守的祝英台所變成的花,其外形像是蝴蝶,所以它也就代表了愛的傳遞,與思念。

馬蓮-功效與作用

馬蓮又叫馬蘭花,馬蓮花,馬蘭。馬蓮的花、種子、根均可入藥。花曬乾服用可利尿通便,種子和根除溫熱、解毒。種子有退燒、解毒、驅蟲的功效。可以治月經過多、小便不通、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咽喉腫痛等疾病。 [3]

馬蓮的作用:

  • 1、馬蓮治月經過多:馬蓮三錢,馬蓮花三錢,石榴皮四錢。共為細末,一日分三次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 2、馬蓮治喉痹腫熱痛悶:川升麻一兩,馬蓮二兩。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蜜水調下一錢。(《聖惠方》升麻散)
  • 3、馬蓮治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馬蓮三錢。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 4、馬蓮治水痢:馬蓮、乾薑、黃連。上三味為散。熟煮湯,取一合許,和二方寸匕, 入腹即斷。冷熱皆治。(《隨身備急方》馬蓮散)
  • 5、馬蓮治咽喉腫痛:馬蓮二錢,牛蒡子三錢,大青葉一兩。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 6、馬蓮治咽喉閉不通:馬蓮一兩,蔓荊子一兩。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暖水調下一錢。(《聖惠方》)
  • 7、馬蓮治面及鼻病酒皶:馬蓮子,杵,敷之。(《肘後方》)
  • 8、馬蓮治偏墜疝氣:馬蓮二兩(蘿白子同炒),川楝子一兩五錢(橘核同炒),吳茱一兩(浸酒,炒),木香二錢(不見火)。為末,每服一、二錢,用好酒調,空心服。(《本草述》)
  • 9、馬蓮治小便不通:馬蓮(炒)、茴香(炒)、葶藶(炒)。為末,每酒服二錢。(《十便良方》)
  • 10、馬蓮治癰腫瘡癤:馬蓮二錢,馬齒莧一兩,蒲公英一兩。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 11、馬蓮治鼻衄、吐血:馬蓮二錢,白茅根一兩,仙鶴草五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