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白花鳳蝶蘭(蘭科、鳳蝶蘭屬植物))
目錄
開花的種類:白花鳳蝶蘭(蘭科、鳳蝶蘭屬植物)
莖質地堅硬,直立或下垂,粗壯,圓柱形,常不分枝,具多數節,節間長3-4厘米。葉互生,疏離,肉質,斜立,圓柱形。總狀花序通常比葉短,具1-3朵花;花大,開展,質地薄,乳白色或有時染有淡粉紅色;花瓣倒卵形,長1.8厘米,寬1.5厘米,先端圓形,基部收狹,邊緣多少不整齊;唇瓣基部着生於蕊柱足末端,3裂。花期4月。
生於海拔1700-19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分布於中國雲南、緬甸、泰國。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
白花鳳蝶蘭(學名:Papilionanthe biswasiana (Ghose et Mukerjee) Garay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白花鳳蝶蘭
- 拉丁學名:Papilionanthe biswasiana (Ghose & Mukerjee) Garay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微子目
- 科:蘭科
- 屬:鳳蝶蘭屬
- 種:白花鳳蝶蘭
- 保護級別:列入CITES附錄 Ⅱ、瀕危(IUCN標準)
形態特徵
白花鳳蝶蘭莖質地堅硬,直立或下垂,粗壯,圓柱形,長達50厘米或更長,粗5-7毫米,常不分枝,具多數節,節間長3-4厘米。葉互生,疏離,肉質,斜立,圓柱形,長13-16厘米,粗3-4毫米,向先端漸狹而距先端約2厘米處驟然收狹而然後變為細尖。
總狀花序通常比葉短,具1-3朵花,花序柄被2-3枚短鞘;花苞片稍肉質,寬卵狀三角形,長3-4毫米,先端鈍;花梗和子房長3厘米;花大,開展,質地薄,乳白色或有時染有淡粉紅色;中萼片和側萼片相似,倒卵形,長2厘米,寬1厘米,先端圓鈍,具7條主脈和多數側生小脈,側萼片基部貼生在蕊柱足上。
花瓣倒卵形,長1.8厘米,寬1.5厘米,先端圓形,基部收狹,邊緣多少不整齊;唇瓣基部着生於蕊柱足末端,3裂;側裂片直立,2裂,其後裂片(近蕊柱一側的)長約1.7厘米,向先端漸狹為線形,而前裂片(遠離蕊柱的)較短小,長約2毫米,其先端凹缺;中裂片伸展,近扇形,長約1.4厘米,先端深2裂,具長約5毫米的爪,基部具3個肉質狀隆起的脊突;距狹長,長約2.5厘米,粗約3毫米,末端變狹而向前下彎;蕊柱長約1厘米,粗3毫米,具長7毫米的蕊柱足。花期4月。
生長習性
蘭花一般生長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雜木林陰下。或有遮陰,日照時間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氣濕度大且空氣能流通的地方,有時也生于山溪邊峭壁之上。蘭花宜種植於空氣流通的環境。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15℃至30℃最宜生長。35℃以上生長不良。5℃以下的嚴寒會影響其生長力,這時,蘭花常處於休眠狀態。如氣溫太高加上陽光曝曬則一兩天內即出現葉子灼傷或枯焦。如氣溫太低又沒及時轉移進屋裡,則會出現凍傷的現象。蘭花是肉質根,適合採用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排水性能必須良好,應選用腐葉土或含腐殖質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鬆土或含鐵質的土壤,pH值以5.5-6.5為宜。
繁殖方式
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後每叢至少要保存5個連結在一起的假球莖。分株前要減少灌水,使盆土較於。分株後上盆時,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鋪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細土,然後用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將假球莖剛剛埋入土中力度,盆邊緣留2厘米沿口,上鋪翠雲草或細石子,最後澆透水,置陰處10-15天,保持土壤潮濕,逐漸減少澆水,進行正常養護。
植物文化
蘭花是中國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堯之世就有種植蘭花的傳說。古人認為蘭花「香」、「花」、「葉」三美俱全,又有「氣清」、「色清」、「神清」、「韻清」四清,是「理想之美,萬化之神奇」。最早賦予蘭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據東漢蔡邕《琴操》載:孔子自衛反魯,隱谷之中,見幽蘭獨茂,蔚然嘆曰:「蘭當為王者香」。真正的蘭花文化則起源於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種蘭、愛蘭、詠蘭,以蘭花為寄託,千百年來一直影響着後人。後世詩人在詠蘭時,也有許多的名句,比如陳子昂的「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劉克莊的「一從夫子臨軒顧,羞伍凡葩鬥豔濤」。詩人們將蘭花的高潔與人格的完美聯繫起來,使得蘭花文化不斷得以拓展和延續。
蘭花以高潔、清雅、幽香而著稱,葉姿優美,花香幽遠。自古以來,蘭花都被譽為美好事物的象徵,已廣泛在民間人格化了。蘭花對社會生活與文化藝術發生了巨大的影響。父母以蘭命名以表心,畫家取蘭作畫以寓意,詩人詠蘭賦詩以言志。蘭花的形象和氣質久已深入人心,並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舞劇以「蘭步」、「蘭指」為優美動作,把優秀的文學作品和書法作品稱為「蘭章」,把真摯的友誼叫做「蘭交」,把人的芳潔、美慧喻為「蘭心蕙 質」。又把傑出人物的去世比作「蘭摧玉拆」。蘭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已經成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徵。 [1]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瀕危(EN)。
種群現狀
數量稀少;珍貴;受威脅嚴重。
瀕危原因:生境退化或喪失;直接採挖或砍伐。
鳳蝶蘭屬(學名:Papilionanthe Schltr.)
是蘭科下一個屬,附生草本。莖下垂或攀援,葉疏生。葉肉質,基部具關節和革質鞘,近軸面具縱槽。總狀花序側生,疏生少花大,開展,萼片和花瓣寬,先端圓鈍:唇瓣3裂,側裂片直立,中裂片常2-3裂,距漏斗狀倒圓錐形或長角狀:蕊柱粗短,具蕊柱足,蕊喙細長;花粉團蠟質,2個,具溝,粘盤較粉盤柄寬。
植物特徵
附生草本。莖圓柱形,伸長,向上攀援或下垂,分枝或不分枝,具多數節,疏生多數葉。葉肉質,細圓柱狀,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具關節和鞘,近軸面具縱槽;葉鞘厚革質,緊抱莖,宿存。花序在莖上側生,不分枝,疏生少數花,少有減退為單朵花的;花通常大;萼片和花瓣寬闊,先端圓鈍;唇瓣基部與蕊柱足連接,3裂;側裂片近直立且與蕊柱平行或圍抱蕊柱,中裂片先端擴大而常2-3裂;距漏斗狀圓錐形或長角狀;蕊柱粗短,近圓柱形,基部具明顯的蕊柱足;蕊喙細長;花粉團蠟質,2個,具溝;粘盤柄寬三角形或近方形;粘盤大,比粘盤柄寬。
下級物種
* 白花鳳蝶蘭:Papilionanthe biswasiana (Ghose et Mukerjee) Garay
莖質地堅硬,直立或下垂,粗壯,圓柱形,長達50?迕諄蚋ぃ?5-7毫米,常不分枝,具多數節,節間長3-4厘米。葉互生,疏離,肉質,斜立,圓柱形,長13-16厘米,粗3-4毫米,向先端漸狹而距先端約2厘米處驟然收狹而然後變為細尖。總狀花序通常比葉短,具1-3朵花,花序柄被2-3枚短鞘;花苞片稍肉質,寬卵狀三角形,長3-4毫米,先端鈍;花梗和子房長3厘米;花大,開展,質地薄,乳白色或有時染有淡粉紅色;中萼片和側萼片相似,倒卵形,長2厘米,寬1厘米,先端圓鈍,具7條主脈和多數側生小脈,側萼片基部貼生在蕊柱足上;花瓣倒卵形,長1.8厘米,寬1.5厘米,先端圓形,基部收狹,邊緣多少不整齊;唇瓣基部着生於蕊柱足末端,3裂;側裂片直立,2裂,其後裂片(近蕊柱一側的)長約1.7厘米,向先端漸狹為線形,而前裂片(遠離蕊柱的)較短小,長約2毫米,其先端凹缺;中裂片伸展,近扇形,長約1.4厘米,先端深2裂,具長約5毫米的爪,基部具3個肉質狀隆起的脊突;距狹長,長約2.5厘米,粗約3毫米,末端變狹而向前下彎;蕊柱長約1厘米,粗3毫米,具長7毫米的蕊柱足。花期4月。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中處於瀕危狀態。 產雲南南部(勐臘、勐海、景洪)。生於海拔1700-19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分布於緬甸、泰國。 [2]
鳳蝶蘭:Papilionanthe teres (Roxb. ) Schltr.
莖堅硬,粗壯,圓柱形,伸長而向上攀援,通常長達1米以上,具分枝和多數節,節上常生有1-2條長根。葉斜立,疏生,肉質,深綠色,圓柱形,長8-18厘米,粗4-8毫米,先端鈍。總狀花序比葉長,疏生2-5朵花;花序柄粗壯,疏被3-4枚膜質鞘;花苞片稍肉質、寬卵形,長4-6毫米,先端鈍;花梗和子房白色,長2-3厘米;花大,質地薄,開展;中萼片淡紫紅色,橢圓形,長約2.5厘米,寬2厘米,先端圓鈍,具網狀脈;側萼片白色稍帶淡紫紅色,斜卵狀長圓形,長3厘米,寬2厘米,先端鈍,具網狀脈;花瓣較大,近圓形,長3厘米,寬2.7厘米,先端鈍,亦具網狀脈;唇瓣3裂;側裂片大,背面深紫紅色,內面黃褐色,圍抱蕊柱,近倒卵形,寬約1.5厘米,先端近圓形;中裂片向前伸展,倒卵狀三角形,長約2厘米,先端深紫紅色並具深2裂,上面黃褐色,被短毛;距黃褐色,漏斗狀圓錐形,長約2厘米;蕊柱粗短,長約5毫米,具長約5毫米的蕊柱足。花期5-6月。
產雲南南部(勐臘)。生於海拔約600米的林緣或疏林中樹幹上。分布於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德干高原、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老撾、越南。
蘭花鑑賞|鳳蝶蘭:借枝蝴蝶飛,憑樹天女舞
《與盧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齋》
【唐】韋應物
密竹行已遠,子規啼更深。
綠池芳草氣,閒齋春樹陰。
晴蝶飄蘭徑,游蜂繞花心。
不遇君攜手,誰復此幽尋。
這首詩,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韋應物任職蘇州刺史時,在春天攜友同游永定寺時的一首詩,描寫清幽靜雅的山野寺廟景色。其中「晴蝶飄蘭徑,游蜂繞花心。」對仗工整,狀物傳神,蝴蝶在蘭花叢中翩翩起舞,蜜蜂則在辛勤采蜜,一派春天優美景色。
蝴蝶繞蘭叢固然美妙,可是,您知道嗎?
蘭花品種繁多,而且非常 「聰慧」,其中不少為了誘騙蟲媒鳥媒等進行傳粉,因而花朵進化成擬態,比如我們前面介紹的蜜蜂蘭,使得蜜蜂不停地拜訪,非常有趣。而且還有一種珍稀蘭花,形態猶如蝴蝶,色彩絢麗,香氣濃郁,在花期吸引着蝴蝶之類的飛蟲前來訪花傳粉,這就是——鳳蝶蘭。
鳳蝶蘭原來被劃分在萬代蘭屬,被稱為「棒葉萬代蘭」,後來新歸類為鳳蝶蘭屬(Papilionanthe),全屬約11種,分布於中國南部至東南亞。我國有2種,分別為白花鳳蝶蘭(P. biswasiana (Ghose et Mukerjee) Garay)和鳳蝶蘭。 [3]
* 白花鳳蝶蘭和鳳蝶蘭很好區別:
白花鳳蝶蘭植株要比鳳蝶蘭矮,一般在50厘米左右,葉先端銳尖,離先端1-2厘米處驟然縊縮而變狹;花乳白色,有時染有淡粉紅色。而鳳蝶蘭葉先端鈍,近先端處不縊縮;花紫紅色。
鳳蝶蘭分布在我國雲南南部西雙版納的勐臘,附生於海拔約600米的林緣或疏林中樹幹上;白花鳳蝶蘭則分布在西雙版納的勐臘、勐海、景洪,附生於海拔1700-19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另外據1987年《西藏植物志》記載西藏東南部也有類似白花鳳蝶蘭分布,然而目前尚未採集到標本。
鳳蝶蘭和白花鳳蝶蘭都是非常美麗的蘭花品種之一,鳳蝶蘭附生在樹幹上,植株高大,莖幹圓柱形,猶如樹藤盤繞,因而被蘭界形象成為「棒葉蘭」或「光棍蘭」,並且花朵較大,花色艷麗,紅白紫相間,猶如鳳蝶起舞;而白花鳳蝶蘭的花色乳白,間雜淡紫,素雅倩麗,姿態優美,猶如仙女飛舞。可用「借枝蝴蝶飛,憑樹天女舞」來形容兩種美麗的蘭花,因而這兩種蘭花都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園藝培育經濟價值。
然而,由於鳳蝶蘭和白花鳳蝶蘭分布地狹窄,近些年由於生境退化,野生種群繁殖較為困難,再加上人為的濫采濫掘,使得野生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因而面臨瀕危境地,其中白花鳳蝶蘭更為稀少。
為了保護我國僅有的兩種鳳蝶蘭,如今都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二批)》(討論稿)名錄中,為國家Ⅱ級瀕危重點保護;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CITES)中,都被列入附錄Ⅱ名單,受到貿易管制,需要許可證許可交易。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中,鳳蝶蘭為易危(VU),白花鳳蝶蘭為瀕危(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