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開花的種類(白花鳳蝶蘭(蘭科,鳳蝶蘭屬植物))
白花鳳蝶蘭(學名:Papilionanthe biswasiana (Ghose et Mukerjee) Garay ):
莖質地堅硬,直立或下垂,粗壯,圓柱形,常不分枝,具多數節,節間長3-4厘米。葉互生,疏離,肉質,斜立,圓柱形。總狀花序通常比葉短,具1-3朵花;花大,開展,質地薄,乳白色或有時染有淡粉紅色;花瓣倒卵形,長1.8厘米,寬1.5厘米,先端圓形,基部收狹,邊緣多少不整齊;唇瓣基部着生於蕊柱足末端,3裂。花期4月。
生於海拔1700-19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分布於中國雲南、緬甸、泰國。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白花鳳蝶蘭
- 拼 音:bái huā fèng dié lán
- 拉丁學名:Papilionanthe biswasiana (Ghose & Mukerjee) Garay
- 亞 界:綠色植物亞界
- 總 門:輪藻總門
- 門 :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 亞 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 綱 :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 亞 綱:百合亞綱
- 超 目:天門冬超目
- 目 :天門冬目
- 科 :蘭科
- 屬 :鳳蝶蘭屬
- 種 :白花鳳蝶蘭
- 保護級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形態特徵
白花鳳蝶蘭莖質地堅硬,直立或下垂,粗壯,圓柱形,長達50厘米或更長,粗5-7毫米,常不分枝,具多數節,節間長3-4厘米。葉互生,疏離,肉質,斜立,圓柱形,長13-16厘米,粗3-4毫米,向先端漸狹而距先端約2厘米處驟然收狹而然後變為細尖。總狀花序通常比葉短,具1-3朵花,花序柄被2-3枚短鞘;花苞片稍肉質,寬卵狀三角形,長3-4毫米,先端鈍;花梗和子房長3厘米;花大,開展,質地薄,乳白色或有時染有淡粉紅色;中萼片和側萼片相似,倒卵形,長2厘米,寬1厘米,先端圓鈍,具7條主脈和多數側生小脈,側萼片基部貼生在蕊柱足上。
花瓣倒卵形,長1.8厘米,寬1.5厘米,先端圓形,基部收狹,邊緣多少不整齊;唇瓣基部着生於蕊柱足末端,3裂;側裂片直立,2裂,其後裂片(近蕊柱一側的)長約1.7厘米,向先端漸狹為線形,而前裂片(遠離蕊柱的)較短小,長約2毫米,其先端凹缺;中裂片伸展,近扇形,長約1.4厘米,先端深2裂,具長約5毫米的爪,基部具3個肉質狀隆起的脊突;距狹長,長約2.5厘米,粗約3毫米,末端變狹而向前下彎;蕊柱長約1厘米,粗3毫米,具長7毫米的蕊柱足。花期4月。
植物文化
蘭花是中國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堯之世就有種植蘭花的傳說。古人認為蘭花「香」、「花」、「葉」三美俱全,又有「氣清」、「色清」、「神清」、「韻清」四清,是「理想之美,萬化之神奇」。最早賦予蘭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據東漢蔡邕《琴操》載:孔子自衛反魯,隱谷之中,見幽蘭獨茂,蔚然嘆曰:「蘭當為王者香」。真正的蘭花文化則起源於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種蘭、愛蘭、詠蘭,以蘭花為寄託,千百年來一直影響着後人。後世詩人在詠蘭時,也有許多的名句,比如陳子昂的「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劉克莊的「一從夫子臨軒顧,羞伍凡葩鬥豔濤」。詩人們將蘭花的高潔與人格的完美聯繫起來,使得蘭花文化不斷得以拓展和延續。
蘭花以高潔、清雅、幽香而著稱,葉姿優美,花香幽遠。自古以來,蘭花都被譽為美好事物的象徵,已廣泛在民間人格化了。蘭花對社會生活與文化藝術發生了巨大的影響。父母以蘭命名以表心,畫家取蘭作畫以寓意,詩人詠蘭賦詩以言志。蘭花的形象和氣質久已深入人心,並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舞劇以「蘭步」、「蘭指」為優美動作,把優秀的文學作品和書法作品稱為「蘭章」,把真摯的友誼叫做「蘭交」,把人的芳潔、美慧喻為「蘭心蕙 質」。又把傑出人物的去世比作「蘭摧玉拆」。蘭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已經成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徵。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名錄》;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Ⅱ,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瀕危(EN)。
種群現狀
數量稀少;珍貴;受威脅嚴重。 [1]
瀕危原因
生境退化或喪失;直接採挖或砍伐。
鳳蝶蘭屬
本屬較易栽培,一般採用板植或綁紮於樹幹上栽培。也可用蘭石、樹皮塊、蕨根等植於盆內。喜充足的散射光,半日照即可,如冬季光照較弱,可見全光照。生長期需保持基質濕潤,並定期噴霧,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以利於植株生長。半個月施1次2000倍的稀薄肥料,生長期以平衡肥為主,花芽分化時增加磷、鉀肥用量。分株繁殖。
下級物種
白花鳳蝶蘭:(Papilionanthe biswasiana (Ghose et Mukerjee) Garay)
莖質地堅硬,直立或下垂,粗壯,圓柱形,長達50?迕諄蚋ぃ?5-7毫米,常不分枝,具多數節,節間長3-4厘米。葉互生,疏離,肉質,斜立,圓柱形,長13-16厘米,粗3-4毫米,向先端漸狹而距先端約2厘米處驟然收狹而然後變為細尖。總狀花序通常比葉短,具1-3朵花,花序柄被2-3枚短鞘;花苞片稍肉質,寬卵狀三角形,長3-4毫米,先端鈍;花梗和子房長3厘米;花大,開展,質地薄,乳白色或有時染有淡粉紅色;中萼片和側萼片相似,倒卵形,長2厘米,寬1厘米,先端圓鈍,具7條主脈和多數側生小脈,側萼片基部貼生在蕊柱足上;花瓣倒卵形,長1.8厘米,寬1.5厘米,先端圓形,基部收狹,邊緣多少不整齊;唇瓣基部着生於蕊柱足末端,3裂;側裂片直立,2裂,其後裂片(近蕊柱一側的)長約1.7厘米,向先端漸狹為線形,而前裂片(遠離蕊柱的)較短小,長約2毫米,其先端凹缺;中裂片伸展,近扇形,長約1.4厘米,先端深2裂,具長約5毫米的爪,基部具3個肉質狀隆起的脊突;距狹長,長約2.5厘米,粗約3毫米,末端變狹而向前下彎;蕊柱長約1厘米,粗3毫米,具長7毫米的蕊柱足。花期4月。
產雲南南部(勐臘、勐海、景洪)。生於海拔1700-19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分布於緬甸、泰國。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中處於瀕危狀態。 [2]
鳳蝶蘭:(Papilionanthe teres (Roxb. ) Schltr.)
莖堅硬,粗壯,圓柱形,伸長而向上攀援,通常長達1米以上,具分枝和多數節,節上常生有1-2條長根。葉斜立,疏生,肉質,深綠色,圓柱形,長8-18厘米,粗4-8毫米,先端鈍。總狀花序比葉長,疏生2-5朵花;花序柄粗壯,疏被3-4枚膜質鞘;花苞片稍肉質、寬卵形,長4-6毫米,先端鈍;花梗和子房白色,長2-3厘米;花大,質地薄,開展;中萼片淡紫紅色,橢圓形,長約2.5厘米,寬2厘米,先端圓鈍,具網狀脈;側萼片白色稍帶淡紫紅色,斜卵狀長圓形,長3厘米,寬2厘米,先端鈍,具網狀脈;花瓣較大,近圓形,長3厘米,寬2.7厘米,先端鈍,亦具網狀脈;唇瓣3裂;側裂片大,背面深紫紅色,內面黃褐色,圍抱蕊柱,近倒卵形,寬約1.5厘米,先端近圓形;中裂片向前伸展,倒卵狀三角形,長約2厘米,先端深紫紅色並具深2裂,上面黃褐色,被短毛;距黃褐色,漏斗狀圓錐形,長約2厘米;蕊柱粗短,長約5毫米,具長約5毫米的蕊柱足。花期5-6月。
產雲南南部(勐臘)。生於海拔約600米的林緣或疏林中樹幹上。分布於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德干高原、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老撾、越南。